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圖文信息提供:岑溪市第三小學

5月6日,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在市第三小學隆重舉行。重慶樹人教育研究院教科研中心副主任陳際航,廣西區域群文閱讀項目負責人唐鳴鵬老師,岑溪市教科所小學教研員陸平老師、覃妙容老師,市一小校長高潔萍,市三小校長陳恆堅,馬路鎮教辦教研員梁厚思老師出席了本次活動,參加活動的還有來自全市各學校的領導及教師代表。

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市三小陳恆堅校長為本次活動致辭,她認為現在的語文課堂缺少沉浸式的閱讀,這不利於孩子們語文素養的提升。應以“讀書為要”,以“群文閱讀”活動為裁體,倡導孩子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

陳際航副主任以《群文閱讀,集體備課》為題,圍繞“備課五部曲”從讀懂文本、分析文本、提煉議題、擬定目標、設計教案五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釋,與參會老師分享了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這一講座讓老師們看到了群文閱讀改革的方向,摸索到了群文閱讀教學的門路,嚐到了群文閱讀的甜頭。

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陳主任對“設計教案”包含的六個版塊進行了分小組實操訓練:全體老師以小組為單位,在一小時內完成一個議題的教學設計。老師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期待自己組能交出一份別具一格的、滿意的答卷。

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豐富多彩的童年,蘊含著各種滋味,值得細細品嚐。在小組展示環節中,市一小及馬路鎮兩個代表小組不約而同地選擇了《童年的滋味》這一議題,他們從議題的擬定到文本的選擇,從教學過程的制定到板書設計的展示等各方面分別做出了闡釋。同樣的議題,“構”出了不一樣的教學設計,讓老師們感受到了童年的百般滋味。

市三小代表小組緊扣課本中的《元日》一詩為切入點,確定了《節日習俗》這一議題。他們以“1+n”的方法引入《上元竹枝詞》《謝人送粽》《真州竹枝詞·祀月》三首古詩的賞析,整個教學設計重難點突出,教法靈活恰當,並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學理念的小組合作過程設計。板書設計結合了新派作文的思維發散圖,極具創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自由探討中,陸文靜老師就執教議題《故事中的狐狸》中的教學內容虛心請教,陳主任指出議題的選擇必須符合學生的年段特點,再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採用舉一反三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廣西岑溪市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培訓活動

乾貨滿滿的半天培訓,精彩紛呈,受益頗多。群文閱讀,是架起孩子學會閱讀的一座橋樑。它作為一種全新的閱讀理念,已經掀起語文課堂教學的大轉變,相信在教育局和學校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在老師們的積極踐行下,我們的語文課堂定會因群文閱讀教學而綻放別樣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