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必康償債能力存隱憂

延安必康近期披露的公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兩位股東存在被動減持的情況。而延安必康本身也頗為受市場人士關注,在經歷了利潤下滑之後,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復甦,與此同時,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低於1,意味著公司未來的償債能力欠佳,投資者宜注意相關投資風險。

延安必康曾因為債券付息產生過一次危機,雖然目前已經順利渡過,但是從延安必康的財務數據看,目前仍有較大的償債壓力,未來如果延安必康不能獲得新的融資或者有更大的經營性現金流出現,那麼不排除未來仍有償付危機出現的可能。

根據延安必康2018年度報告,雖然公司出現了約4.03億元的經營性現金流,較2017年增加了10倍左右,但是取得這些現金流量的代價是公司利潤的大幅滑坡,即在銷售收入增加57.35%的時候淨利潤卻下滑了54.72%。

與此同時,2018年度報告顯示,延安必康流動負債高達96億元,其中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21.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6.6億元,這些數據都較2017年末出現大幅增加,而公司的流動資產合計只有60億元,即一年內延安必康還有36億元的償債缺口需要彌補。假如2019年度延安必康還能取得4億元的經營性現金流入,也還有32億元需要通過融資補足。

再看延安必康的流動資產構成,60億元中的貨幣資金13.5億元,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33.3億元,可以發現,延安必康的生產環節中給予客戶的賬款時間非常優厚,回款速度也自然很慢,對於這樣的不足,延安必康通過對上游供應商拖延付款的方式彌補,從而形成了隱形的“三角債”關係,這樣的鏈條任何一個環節如果出現問題,將會對延安必康的經營出現較大影響。

假設延安必康的客戶沒有及時向延安必康支付貨款,那麼就有可能構成延安必康對供貨商的違約或者無法償還欠款本息,從而可能引發延安必康的供貨商拒絕向延安必康供貨或者引發債務糾紛,而且從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數據看,延安必康的速動比率和流動比分別為0.7123和0.6347,已經出現比較明顯的流動資金不足。故在本欄看來,延安必康的償債危機僅僅是暫時解決,而非根治。

從延安必康的應對措施看,公司發佈了16億元的可轉換債券發行方案,但是按照本欄的測算,延安必康的資金缺口大約為32億元,16億元的可轉換債券如果發行成功,只能解決一半問題,延安必康如果不能進一步獲得更多的融資,或者獲得更多的經營性現金流,那麼不排除2019年還會出現償債困難的情況。

對於投資者來說,目前延安必康的動態市盈率約為48.5倍,這在A股市場中並不算很便宜,如果未來延安必康真的出現新的危機,不排除股價大幅再度下跌的可能。延安必康曾一度是市場追捧的白馬股,但近兩年業績卻連續出現下滑,本欄認為,投資者還是應該在公司業績出現真正的止跌回升之後再進行佈局,這樣的投資安全邊際會高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