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禹:瞄準薄弱環節推進企業管理創新

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2019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於4月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出席並演講。他表示,要著力解決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並且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著力點。

王忠禹:瞄准薄弱环节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現任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

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深入推進管理創新,加快企業高質量發展”。圍繞會議主題,我談幾點想法,供大家參考。

著力解決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徵的新工業革命迅猛發展,企業面臨的宏觀環境、國際形勢、市場需求、技術條件等都發生了重要變化,與此相對應的是企業的管理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需要著力解決。

一是管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管控能力是衡量企業集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大了國資國企的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力度,通過行政劃撥、合併、兼併、重組等多種方式組建了許多特大型企業集團。民營企業的併購投資和兼併重組也十分活躍,形成了許多跨行業、跨區域、多層級、多業務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但這些集團的管控能力卻並沒有同步提升,存在著集而不團、管而不控的問題。一方面表現在合併後的重組整合力度不夠,使得管理層級多、鏈條長、內耗嚴重,協同效應沒有充分發揮;另一方面表現在總部和下屬公司之間的功能定位不清,權利邊界模糊,職能交叉。

二是管理流程有待進一步理順。組織與流程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決定了企業管理的效率。早在20世紀90年代,針對傳統職能化、科層制管理的弊端,美國便興起了業務流程再造的管理變革熱潮。總體來看,我國企業的組織與流程仍然停留在傳統管理階段,即使投入大量資金購置了許多先進管理軟件,企業管理能力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改變,機構臃腫、推諉扯皮、溝通不暢、流程冗長、內耗嚴重的現象還普遍存在。

三是管理信息有待進一步通暢。信息化是企業改善管理、適應市場和技術發展變化的重要舉措。經過長期的努力,許多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信息收集處理的能力不斷提高。但企業內部“信息孤島”還廣泛存在,企業管理信息分散,流通不暢,導致管理的準確性、有效性和時效性大大降低。在當前大數據應用的時代,企業要高度重視信息資源的管理與應用,用大數據、雲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企業各類數據信息的高度集成、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探索依靠數據來決策、依靠數據來管理的新方式。

四是管理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根基,必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持做好。當前,有的企業認為生產經營已經自動化、智能化了,因此基礎管理工作便不再那麼重要了。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雖然自動化裝備、工業機器人能夠根據指令自動完成任務,但是它們仍然需要輸入程序。編程的工作便是基礎性工作,編程的水平就是基礎管理的水平。近年來發生的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產品質量事故等,可以說許多都是企業基礎管理鬆懈、規章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嚴格造成的。

推進企業管理創新工作的著力點

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全方位改變經濟形態和生產生活方式,推動人類社會從工業化時代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新時代呼喚新管理。同時,我國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也為管理創新提供了機遇條件。我們從理念到思維、從組織到流程、從方式到手段、從領導到員工都要變革創新。當前,要著力在以下四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全面”上下功夫。“全面”就是要綜合系統地加強管理。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學習借鑑西方已經成熟的管理理論和管理經驗,企業管理水平顯著提升。過去十多年,我們抓住了消費互聯網的發展機遇,誕生了一大批互聯網企業,同時也引領了互聯網企業管理的潮流。今天,隨著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快速向產業領域滲透,傳統企業將面臨一次鳳凰涅槃般的升級換代,誕生於工業革命的傳統管理已經不能適應發展要求,需要對企業管理進行一次綜合系統全面的改造,重新認識企業中人與物的關係、物與物的關係、技術與管理的關係、企業與客戶的關係、企業與員工的關係、領導與員工的關係,著力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引領時代發展潮流。

二是要在“適應”上下功夫。管理是企業主動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優化配置資源的過程。當前,企業管理至少要適應三個方面的變化:一個是適應宏觀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變化。這是中國企業未來發展的大背景,企業要圍繞這條主線開展管理創新,提升發展質量。第二個是要主動擁抱數字經濟、新工業革命,要將增長從主要依靠物質資源轉變為主要依靠數據、信息和知識,使數據資源真正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性、內生性要素。第三個是要主動適應新生代員工的特點。當前,80後、90後已經成為企業員工主體。他們普遍知識水平高,生活條件較好,且從小生活在互聯網環境中。許多企業中大學畢業生當工人、當操作人員已經很普遍。這就對企業領導提出了新要求。領導的觀念和思想如何跟上時代變化?如何領導和管理這些員工?如何通過管理創新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成為當前企業領導面臨的重要挑戰。

三是要在“精準”上下功夫。效率與質量是企業管理永遠追求的目標。今天,精益管理走到了數字化、智能化的新階段,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精益管理思想結合,探索基於大數據分析的精準管理,使管理的顆粒度、準確性、時效性、前瞻性有了顯著提升。

四是要在“提升”上下功夫。創新無止境。中廣核集團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時,“一磚一瓦”全套引進法國的技術和管理經驗。經過30多年的持續創新,他們實現了後來居上,核電機組走進了歐洲,研發設計和運營管理能力進入世界前列。時代在發展,市場在變化,尤其在全球化、網絡化時代更是如此。我們只有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否定自己,不斷提升自己,持續創新。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