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預測—徐高:2019年去槓桿調整為穩槓桿 疏通貨幣傳導路徑

“去槓桿”是2018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進入2019年,宏觀經濟或繼續面臨壓力,去槓桿政策將如何走向?

專家預測—徐高:2019年去槓桿調整為穩槓桿 疏通貨幣傳導路徑

“2019年,全球經濟景氣進入下行通道,中國經濟無法依靠外需,能否在今年取得穩定,取決於國內宏觀政策調整是否到位。”1月17日,在上海金融與法律研究院舉辦的“鴻儒論道前瞻2019”論壇上,光證資管首席經濟學家徐高如此表示。

徐高認為,目前宏觀政策已經更多偏向了穩增長,2019年,政策從去槓桿到穩槓桿,需要通過放鬆去槓桿政策去疏通貨幣傳導路徑,從而消除實體經濟融資難。他認為,中國債務水平的上升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中國的社會融資是債券型融資方式為主導的結構,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必然不斷在國內形成增量債務。與此同時,中國居民消費低、儲蓄率高,削減債務的治本之策是調節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消費,從而降低儲蓄,但是在消費轉型進展有限的情況下,最終選擇了基建和地產這兩個消費性投資來拉動經濟總需求。上述原因導致了中國債務水平的提升,由此,金融去槓桿政策在中國推開。

但是,過去兩年過於嚴厲的去槓桿政策帶來了不少不利影響,使得貨幣政策傳導路徑再阻塞,實體經濟融資難與金融市場流動性氾濫的局面並存。

專家預測—徐高:2019年去槓桿調整為穩槓桿 疏通貨幣傳導路徑

徐高進一步分析,2018年,中國基建投資和地產投資增速均明顯下滑,經濟增長也有明顯減速。同時,實體經濟的信用緊縮已經讓民企和國企之間的信用利差拉大到歷史高位,加大了民企的經營壓力,並且反而帶來民企更大幅度的加槓桿和工業企業整體資產負債率的明顯攀升。

“在此形勢下,宏觀政策需要進行調整,而且正在調整。” 徐高表示,“2019年政策以穩為主,從去槓桿過度到穩槓桿,需要放鬆去槓桿政策:包括金融去槓桿和地方政策去槓桿。”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徐高認為,2019年,債券牛市走入下半場,信用債的配置價值凸顯;A股估值已經下降到歷史地位,長期配置價值顯現;大宗商品進入熊市;美元牛市接近尾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重獲支撐。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