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對於“擇校熱”,近年連續發佈了《十項嚴禁》

《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一系列等文件給“擇校熱”降溫,為根治擇校熱這一社會問題。

《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今年秋季所有的普通中小學學校必須按照要求,嚴格執行招生入學規定,禁止招收學區外的任何學生。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擇校的現狀

擇校的傳統在中國由來以久,古有孟母為孩子三遷其家,今有家長為孩子多購房產。為防止家長擇校、名校掐尖招生,教育部出臺了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嚴禁各類學校提前招生等政策。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達到根本的目的,結果是名校依然在掐尖,家長依然廢盡周折在擇校。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優質的學生、優秀的教師、正確的教育教學管理方法,是名校存在的三大支柱,缺一不可。學校為了確保自己的名校地位,會想盡各種辦法掐尖招生。

俗法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上級有政策不讓提前考試,學校不用提前考試的方法也可招的優秀學生。在我們這兒,兩個較好的高中為了爭奪生源,制定了各項政策。對優秀學生免收各類費用,而且在校吃飯、住宿、在校所穿服裝都免費,考上相應大學,最高可給十萬補助。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這些針對優等生的政策,通過各種宣傳讓家長、學生都知道,讓學生主動擇校。再通過深入各學校,瞭解各校的前幾名學生的學習成績,把前幾名學生提前錄取。或者查看全縣每學期的考試成績,把成績較好的提前錄取。總之,會想盡一切辦法招到優質生源。

學生家長為了孩子能上好學校,也把各種方法想盡。有錢的靠錢,沒錢的託關係、求人情。劃片招生政策,催生了學區房。名校片內的房價,高得離譜,許多家長為了孩子,負債也要買。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名校效應使個別名校得利。學生大量湧入,收費普遍較高;使大量的課外輔導機構得利。為了取得好成績,家長不得不花大價錢,讓孩子報各類輔導班。受損的是大量農村中小學校,和絕大多數的家長。名校的優秀學生是從其它學校選拔的,優秀學生的費用是由其它家長補上的。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為什麼擇校越來越熱了呢?

1.隨著政策的開放,其實相比十幾二十幾年前,家長的選擇越來越寬,孩子可選的途徑越來越多:戶口不在是唯一的限制。一些特色的私立學校紛紛拔地而起,新建小區要求有配套學校,解決了入學問題,流動人口增多,人口流動越來越頻繁,大量的農村人口湧入城市,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2.當然:教育很重要, 教育可以改變命運,大家都想把自己孩子培養成精英,希望將來孩子的路途走的平坦。

3.再有:對於大學畢業之後,重點非重點,一本二本三本甚至專科院校在市場上的差別待遇,就業的不容易進一步加劇了家長的“擇校熱。

不得不承認,中國的父母是對自己的孩子是非常負責任的,都說父母愛子,必為其計深遠。他們會考慮到長大成人之後,希望在教育上給孩子鋪平一些道路,儘自己所能給孩子上號學校是他們在能力範圍內做的最大做容易的努力。

在當前,各行各業都在競爭的社會大環境中。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就開始擇校。為了讓孩子能上好大學,找好工作,在工作競爭中能處處領先,有能力的家長步步為營,上名校的心願不改,家長擇校的熱情就不會被澆滅。

全國中小學家長的“擇校熱”病恐根治?以後再無機會擇校?

要怎麼改變這個擇校熱呢?

1.禁令並不能根治家長的“擇校熱”,或許說能抑制很小的一部分吧。 要改變這一局面:就是優勢教育資源增多,整個師資力量提升,學校之間三六九等的差距縮小。當然,這個也有一些改變。

2.家長觀念的改變,能夠客觀的看待孩子的發展,或者說作為父母不在那麼替孩子考慮,不在想著那麼久遠,不在傾盡所有的替孩子鋪平道路。這個不知道要多久,似乎無解。

再多的文件,可能也擋不住家長為學生擇校的熱情和步伐。為學生選擇好的學校,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不分貧富貴賤。

總之:其實“擇校熱”不奇 怪,擇校也正常,但是需要的是家長理性對待,否則無論出多少禁令,家長都會不甘心,想辦法,這個似乎是學校沒有辦法控制的。

希望各地方都嚴格按照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對"擇校費"進行零容忍,還教育市場一片淨土,為均衡教育發展作出貢獻。

看元元,知教育!更多升學政策,教育相關訊息,關注元元后獲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