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國內互聯網圈有一個潛規則:一家做起來了,就會湧現出一大批同類產品。當微信成為如今的九億霸主之前,就曾與米聊有過一番廝殺;海淘熱過去後,不知多少跨國境海淘平臺死在沙灘上;就連最新的共享單車圈,如今人們記得住的也就 ofo 和摩拜……

無論你做什麼,要想活下去並且活得久,一場沒有硝煙的混戰必不可免。如今正值輿論焦點的小程序也正是如此,必定是要經歷百團大戰時期的,看最後誰能突破重圍,獨佔鰲頭。支付寶從去年 9 月就開始在內測小程序,在今年 8 月 17 日終於對外宣佈公測,公測階段主要開放了六大行業:航旅交通、商業及生活服務、勝過百貨、網絡虛擬服務、專業服務和專業銷售。

繼支付寶涉足微信小程序後,小米隨著 MIUI 9 的更新推出重磅產品“小米直達服務”,宣告正式進軍小程序領域。

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自此,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正式開始圍繞小程序進行新一輪的角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微信、支付寶、小米推出小程序呢?

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一、構建更為完善的平臺生態圈

微信擁有近 10 億活躍用戶,支付寶實名註冊用戶超 6 億,小米憑藉著自身強硬的營銷手腕穩坐國內安卓硬件第一把交椅。微信早就不是隻想做社交軟件的微信了,它要構建自己的微信生態圈,讓用戶在微信裡就解決掉吃穿住行。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卻很骨感。就算全能如微信,也敵不過小米自己就擁有強大的硬件支持。不然的話,如果蘋果爸爸不加干涉,微信小程序就叫“應用號”了。

就目前來說,微信小程序因為推出時間較早,發展相對成熟,不僅有微信官方的開發工具,也催生了一批優秀的微信小程序開發公司,就像螞蟻雄兵,為用戶提供傻瓜式的操作體驗,可直接套用,覆蓋全行業的模板,十分鐘就能做出來一個小程序。

支付寶雖然一直都很努力地試圖打入社交領域,卻始終擺脫不掉工具屬性,生活圈都挫敗和負面新聞讓支付寶的社交之路變得更加艱難。還好,淘寶粉絲群的活躍度與用戶粘性都不錯,給了阿里系的社交多了一些信心。支付寶漸漸意識到,若想突破自我壁壘,首先就是放棄社交,向全能工具類生態圈發展 。推出小程序,正是支付寶完善自我生態圈的關鍵第一步。而小米生態圈相對於微信和支付寶更為成熟,此次推出的直達服務猶如穿針引線般將小米內部的服務成功串聯,實現了進一步優化。

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二、搶奪全面用戶數據

微信、支付寶、小米推出小程序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用戶只待在自己的生態圈裡,且多多益善。從微信和支付寶日漸完善的水電費代繳、償還信用卡賬單等功能、到打車軟件等第三方品牌的陸續入駐,由平臺到生態,由大量但又片面的數據到全面用戶數據的爭奪,已經愈演愈烈。

支付寶小程序在推出伊始,就被冠上“像素級複製微信小程序”的抄襲罵名,但即便如此,支付寶仍舊堅持要推出小程序產品,說明這其中可得到的利益遠比遭受的質疑與群嘲更“值”。誰都不想浪費如今中國互聯網上價值客觀的全用戶數據。

小程序的出現,僅僅是這場用戶數據掠奪大戰的開始,未來還會有其他形式的掠奪,只是渠道和載體不一樣。市面上的第三方小程序開發平臺突然暴增,而螞蟻雄兵正在以優美的界面、豐富的模板、流暢的體驗、穩定的產品獲得更多用戶的認可,在螞蟻雄兵,小程序開發最快只需要 10 分鐘!

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三、提升用戶體驗,更少決策時間

用戶體驗與售後服務類似,留住一個老用戶永遠比吸引一個新客戶更難,而如何提升用戶體驗,就是一門大學問了。大部分用戶對產品形式沒有感知,只關心使用體驗。小程序這一“無需安裝無需卸載,用完即走”的新型應用,就是打破用戶體驗壁壘的助力。無論是微信小程序,還是支付寶小程序,亦或是小米直達,歸根結底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同時也減少用戶的決策時間。

對於小米這樣的企業來說,用戶體驗不僅包含軟件還包含硬件。現在硬件+軟件做得好的品牌也不是特別多,比如說樂視,想做硬件又不捨得放掉軟件,最後只能兩頭都落不著好處。而小米能堅持到現在,並且做得還不錯,其實已經挺不容易的了。況且小米還擁有強大的開發實力,一路走來,從從期貸、粗糧到為夢想發燒,小米從萬人嘲變成了一個萬人迷,這正是軟硬件綜合實力撐起來的。從小米直達的推出就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小米建立應用生態的策略:打通數據壁壘,提供更全面更智能化的體驗。

微信、支付寶、小米,為啥都要搶著做小程序?

小程序作為“互聯網下一站”的開篇,具有強大的潛在價值,隨著三大巨頭紛紛涉足小程序,互聯網的下半程無疑又將迎來全新的挑戰與機遇。選擇螞蟻雄兵開發小程序,我們滿足您對小程序的所有期待,與你一起創造未來!

運營人員:張楊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