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雞不是雞,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資機會還是人傻錢多?

原來只知道“素雞不是雞”,直到這幾天滿屏飄香“人造肉 ”,我才知道原來肉也可以不是肉。

這兩天,人造肉相關概念在全球資本市場可謂是出盡風頭。在吃貨們默默追問:“真肉不好吃嗎?”的時候,資本市場上大家都在問,這投資熱土還是市場泡沫?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這一切的開端要從上週三說起。上週三,史上第一家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在美國上市,登陸了納斯達克交易所。

這家IPO價格為25美元的公司,上市首日開盤價就高達72美元,較發行價大漲188%。三個交易日後,股價最高飆升至85.4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近250%。

一家公司熱推“人造肉”還不夠,除了“Beyond Meat”以外,美國當地還有“不可思議的食物”、“點亮生活”等不少“人造肉”相關企業。

與此同時,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泰森食品也表示,將在未來幾個月推出一款無肉蛋白產品。此外,麥當勞和漢堡王也計劃在德國開始推出“人造肉”漢堡。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在諸多刺激下,A股中產業鏈上的相關概念股也順勢大漲。哈高科、豐樂種業、維維股份、來伊份等多股強勢三連板,登海種業、京糧控股、海欣食品兩連板,另有四環生物、融捷健康等多股封板。

資本逐鹿下,爆紅的人造肉概念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起飛的“工業大麻”?一時間成了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那麼,到底什麼是人造肉?

據瞭解,目前“人造肉”分為兩種。

一種是素肉,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是豆製品生成的各種食品,這在各國的素食主義者中非常流行。而中國更是這方面的高手。早在中國宋代,陶谷在《清異記》就記載了用豆腐作為素肉的飲食文化。我們常吃的傳統豆制食品素雞,就是以素仿葷,口感與味道像極了原肉。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二種就比較有科幻色彩了,如果說“素肉”是用植物蛋白質“拼”出來的,我們可以叫它“培育肉”,它是用動物細胞“種”出來。它是與真正的動物肉類相似,其大致過程是把氨基酸、糖、油脂等物質在器皿中培養幹細胞,讓肉慢慢“長大”。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早在2013年,就有荷蘭科學家向全世界展示了人造漢堡,從此掀起在實驗室中培育人造肉的熱潮。據說人造肉做出的漢堡足以以假亂真,連漢堡店的員工都分不清。

“Beyond Meat”主營的素肉類型就屬於這一種。

以培育人造牛肉為例,分為四步——

第一步:對牛進行活檢,獲取活的肌肉組織

第二步:從肌肉組織中分離出幹細胞

第三步:把幹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增殖生產出肌肉纖維

第四步:在肌肉纖維中加入脂肪細胞和其他細胞,製成肉餅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看起來很複雜很高科技是不是?嗯,沒錯,再加上,目前,“培育肉”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因此,價格……可以想象,高得嚇人。不過,儘管技術還不成熟、價格不親民,但是很多專家認為,從長遠看,“培育肉”無疑代表人造肉的未來。

說到這兒就有很多吃貨要問了,明明有“真肉”,也很好吃,為什麼還要人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對此,大家也從不同的角度給出了很多理由。

比如,在健康主義者看來,吃肉導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對人類健康有害;在動保主義者看來,吃肉是一件很殘忍、不道德的事情。此外,還有專家解釋說,據預測,全球總人口將在2050年達到90億,需要大量的食品,現在飼養家畜的環境負擔越來越大。相比來說,人造肉對環境破壞很小。

而且,“培育肉”生產條件簡單,很容易擴大產能。以豬肉為例,豬崽從出生到出欄,養育100天才能產出90斤的肉,而在實驗室裡利用細胞培育,60天就能長出5000多噸的肉。一旦技術成熟,實現規模化生產,“培育肉”的成本必然大大低於原肉。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數據也顯示,假設“人造肉”未來能夠替代全球1%的肉食消費,則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40億美元。

以此類推,如果人造肉能佔據肉類10%的市場,這就是萬億量級的市場。

廣闊的市場前景,吸引了風投湧入,也引起了億萬富豪的極大興趣。

李嘉誠、推特、維珍集團和PayPal的創始人都投資了人造肉公司。

比爾·蓋茨也是人造肉的忠實支持者,一口氣投資了3家人造肉公司。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李嘉誠試吃人造肉漢堡)

好處說了這麼多,市場前景看起來也廣闊,還有資本大佬的助力,那人造肉概念是不是就可以放心投資了呢?

未必!

雖說人造肉可能是個好東西,但炒過火就不好了。有分析師認為,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湧入“人造肉”領域,這種蜂擁可能會使“人造肉”市場出現泡沫。

而且當前人造肉行業主要問題是成本較高,其中以植物蛋白為技術路線的“素肉”產品價格稍高於傳統肉製品,尚可被市場接受,而以生物工程為技術路線的“培育肉”價格高昂,仍不能量產,甚至還存在倫理風險。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首先,當培育肉逐漸替代真肉之後,動物養殖的必要性會逐漸消失。未來,生物鏈的平衡是否會受到影響有待研究。其次,培育肉只需要獲得動物的幹細胞就可以進行。

因此,理論上來說,未來,任何動物的肉都可能會走上餐廳的餐桌。(細思極恐吧?)有人甚至大膽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人們在聚會前會不會約定:“誰遲到就吃誰的肉”呢?

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造肉行業本身並不成熟。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我們熱烈討論的時候,其實人造肉的明星光環在公司上市前就已經不復存在了。

5月初,IPO後的Beyond Meat原始投資者紛紛拋售他們手上的股票。不但包括多家專注食品業投資的機構,比爾·蓋茨也已清倉手中股票。

素鸡不是鸡,人造肉不是肉,是投资机会还是人傻钱多?

所以,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我也應該認識到,人造肉雖然為人類未來解決食物困局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但作為新生事物,其未來的發展路徑及技術前景依然存在著許多未知。

而股市在資金的推動下,極易出現對某一題材炒作過頭的情況,因此,不論是想“大快朵頤”的吃貨還是想“大賺一筆”的投資者,都不應盲目跟風。到底是投資熱土還是市場泡沫我們還要且行且觀望。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網友的評論,“改變人類的味蕾,將是災難的開始。”本吃貨深以為然,您怎麼看呢?

監製:王俊稷

“第一財經廣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