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回頭看”工作被點名 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今日向四川省反饋“回頭看”及專項督察情況。督察指出,四川省督察整改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和成效,但同時,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思想認識和推動落實上還有差距,部分整改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

2018年11月3日至12月3日,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四川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針對沱江流域水汙染防治工作統籌安排專項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

四川省高度重視此次“回頭看”工作,邊督邊改,立行立改,推動解決一大批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截至2019年3月,督察組交辦的群眾舉報問題已基本辦結,其中責令整改1956家;立案處罰716家,罰款1350萬元;立案偵查13件,拘留8人;約談219人,問責249人。

督察指出,四川省督察整改工作雖然取得重要進展,但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思想認識和推動落實上還有差距,部分整改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甚至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認識還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門政治站位不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對督察整改工作要求不高、抓得不緊,部分整改任務進展滯後,督察組交辦的一些群眾舉報問題查處不力,一些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未得到有效解決。內江市委、市政府對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質量不高等問題重視不夠,市第二汙水處理廠和威遠縣第二汙水處理廠均未按期建成投運,11條黑臭水體治理無明顯進展。2018年1月至10月,全市沱江流域24個監測斷面有14個水質不達標,威遠河羅家壩斷面至破灘口斷面水質由Ⅲ類降至劣Ⅴ類。

綿陽市及安州區原定於2018年底前全部消化歷史堆存的磷石膏,實際消減不到20%,目前仍堆存約210萬噸。堆場“三防”措施不到位,滲濾液和沖洗廢水未經處理直排。安州區天明磷化工、啟明星磷化工等黃磷企業長期違法生產,汙染十分嚴重。綿竹市磷石膏“產用平衡”整改任務未按期完成,新市工業園區內龍蟒磷化工、三佳飼料等企業違規處理生產廢水,偷排磷石膏滲濾液,磷石膏堆場周邊地下水總磷濃度最高超過地表水Ⅲ類標準569倍。

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整改過程中打折扣、搞變通,降低整改要求。攀枝花市擅自取消整改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對運行不正常的汙水處理廠整改缺乏階段性目標,同時未按要求對全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明確具體時限,甚至還擅自放寬攀鋼集團所屬礦業有限公司石灰石礦在自然保護區違法生產活動的整改時限,導致生態破壞嚴重。

一些地方對群眾環境舉報重視不夠,上面不督促,下面辦理不認真、不徹底。群眾反映的西昌市馬道大山坡廢舊回收市場違規回收廢舊電池、電瓶問題,西昌市在未落實整改要求情況下,即於2017年11月向涼山州政府上報整改完成,涼山州未經核實即於當日向省政府上報整改完成。自貢市沿灘區九洪鄉蓮花垃圾處理廠嚴重環境汙染問題,自貢市於2018年8月上報整改完成,但此次督察發現,該處理廠仍積存約4.5萬立方米垃圾滲濾液,且部分滲濾液違規處置,導致周邊地下水和沱江受到汙染。

二是整改責任落實不力。

攀枝花市督察整改實施方案及部門職責劃分文件職責交叉,邊界不清,導致住建、水務、城管等部門相互扯皮,推卸責任,全市應於2018年建成的25個汙水處理項目,至“回頭看”時仍有18個未開工。廣安市經開區管委會和前鋒區政府在代市鎮至園區汙水處理廠之間管網維護管理上,相互推諉扯皮、互不承擔職責,管網破損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推進工作不力,部分市(州)存在“等靠要”思想,甚至擅自放鬆整改要求,全省應於2018年完工的544個城鄉生活汙水處理項目,至“回頭看”時仍有190個尚未開工;160個雖已開工但無法按期建成投運。第一輪督察指出的88個運行不正常的汙水處理廠,仍有27個整改不到位。水利部門推進落實不力,全省上報已完成生態流量下洩措施的971座小水電站,僅有140座按要求安裝了在線監測設施,且多數未與管理部門聯網,無法有效監控下洩生態流量。

四川“回頭看”工作被點名 存在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裝整改等問題

內江市在2017年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目標考核中,未按規定對第一輪督察被移交問責的威遠縣進行扣分,該市東興區在2017年環境保護目標考核中排名倒數第一,並被內江市委約談,但“四大班子”一把手年度考核均為優秀。

三是敷衍整改問題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和部門工作抓得不緊,下的真功夫不夠,甚至存在僥倖心理,導致相關整改措施難以落地。寶頂溝、草坡、臥龍等國家級或省級自然保護區實際並未按要求整改到位,相關市(州)、縣林業部門工作不實、審核不嚴,省級林業部門督促指導不力。宜賓市長江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緩衝區內17艘餐飲躉船沒有依法取締到位,現場檢查時5艘正在運營。

全省192個應於2018年建成的生活垃圾處理項目,截至“回頭看”時仍有77個尚未開工。阿壩州應於2018年完成的18個生活垃圾處理項目,截至“回頭看”時仍有15個尚未開工;南充市南部縣東壩鎮、巴中市南江縣元壩鎮等6個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不到位,對周邊地下水和農田造成汙染;另外,南充市南部縣楠木、伏虎、建興等鎮非正規垃圾填埋場雖已封場,但堆存垃圾尚未清運,汙染隱患明顯。

四是表面整改、假裝整改時有發生。

四川省經濟信息化委在“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中敷衍應對,不嚴不實,以調度代替檢查,既不加強指導,也不開展考核,全省“散亂汙”企業清理整治工作效果不彰。同時,由於整改工作推進不力,應於2018年建成投運的14個省級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有7個難以按期建成投運;25個市(縣)級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也無法按期建成投運。

成都市高新區一直到2018年11月才明確沱江汙染治理整改工作要求。截至“回頭看”時,絳溪河流域水質達標方案仍未出臺,絳溪河支流48萬立方米的清淤工作尚未開展;12個鄉(鎮)18座汙水處理設施未按要求建成。三岔鎮甚至採取在排汙溝安裝鋼絲框架填充碎石過濾的方式治理汙水,作表面文章,無實際效果。由於整治工作流於表面,絳溪河水質從2016年Ⅲ類惡化為2018年Ⅳ類,2018年4月甚至出現劣Ⅴ類。

瀘州市在推進長江干流、沱江等重點流域水環境整治中不作為、慢作為。城南、城東汙水處理廠處理能力不足、管網建設滯後,主城區大量汙水直排環境。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羅漢釀酒基地汙水處理站汙水處理能力不足、汙水漏排、汙泥處置不規範;瀘州國粹酒廠將生產廢水通過雨水管網偷排長江。資陽市入河排汙口整治工作流於形式,九曲河雁江段21個排汙口、陽化河資陽段84個排汙口均未接入截汙管道,汙水直排沱江。

涼山州將瀘沽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內違建的2.35公里景觀道路調整用於監測、科普,但無法阻止遊客進入,整改有名無實;核心區內違建的王妃府遺址博物館及2座遊客碼頭未納入整改範圍,督察時仍在營運。涼山州鹽源縣政府工作不實,於2018年5月公示完成整改,州林業局還於2018年8月向省林業廳報送整改銷號資料,弄虛作假。

專項督察發現,四川省近年來加大了沱江水環境問題的整治力度,並取得初步效果,但沱江流域結構性、佈局性汙染問題依然突出,形勢不容樂觀。

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不到位。九曲河和陽化河資陽段26個汙水處理廠項目、12個汙水管網項目,以及成都市新都區6個汙水處理廠擴能提標改造項目均無法按期完成。沱江流域目前正在運行的28個城市和縣城生活汙水處理廠,有4個運行不正常,19個配套管網未實現雨汙分流。德陽廣漢市三星堆汙水處理廠因管網建設不到位、破損以及雨汙混流等原因,2018年8月化學需氧量平均進水濃度僅46.9毫克/升;什邡市汙水處理廠設計規模3萬噸/日,由於雨汙分流不徹底,大量雨水、河水混入管網,運行負荷長期超設計能力50%左右。

農業農村汙染依然嚴重。沱江流域內畝均化肥施用量達16.5公斤,畝均農藥用量0.35公斤,農藥化肥利用率僅約30%,導致流域面源汙染問題突出,總磷超標情況普遍。成都簡陽市禁養區內省畜牧科學研究院石盤研究所等8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仍未按期完成搬遷工作,內江市東興區文安養殖小區養殖廢水直排。

黑臭水體整治力度不夠。沱江流域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共24條,截至2018年10月,13條才剛剛開工,整治工作明顯滯後。2018年1—10月,沱江球溪河口、幸福村、拱城鋪渡口3個考核斷面未達到考核目標,威遠河廖家堰國控斷面化學需氧量、氨氮平均濃度不降反升。

督察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要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要堅守陣地,鞏固成果,統籌謀劃推進水環境保護,持續緊抓長江干流及沱江、岷江等重要支流水汙染防治,加快推進城鄉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著力解決管網不配套、運行管理差等問題。要依紀依法嚴肅責任追究,對失職失責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釐清責任,並按有關規定嚴肅、精準、有效問責。(據中新網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