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積分入學常見問題大盤點(政策、積分標準、申請指引)

東莞積分入學新政什麼時候發佈?

目前,東莞市積分入學的政策還是2017年發佈的《東莞市義務 階段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制入學積分方案》,根據該文件的說明,有效期至2020年5月14日。

所以,2019年的積分入學政策,還將以現行政策為準

東莞積分入學常見問題大盤點(政策、積分標準、申請指引)

東莞積分入學什麼時候開始?

這個問題其實跟上個問題類似,2019年積分入學日程安排均暫未公佈,但報名時間在此前的家長答疑會中,教育局提到2019年積分入學報名時間預計是在4月份至5月底

積分入學多少分才能上公辦?

東莞積分入學不是單單的按分數分配公辦學位或者民辦補貼,而是結合各鎮街的學位數量、積分排名情況、志願填報進行分配。

所以積分入學申請是沒有固定的分數的,每年的分數線、各個鎮街、各個學校的分數線都會不一樣,具體還是看你的分數排名排在第幾。

簡單來說,你的分數越高,錄取到公辦、民辦補貼的機會就越大。

積分入學申請需要什麼條件?

想要在東莞申請積分入學的家庭,首先要滿足一定的資格才能報名,具體為:

1、作為積分方的父或母必須為非東莞戶籍;

2、在東莞市就業或經商;

3、積分方必須有東莞居住證;

4、積分方必須在東莞繳納 ,並在提交申請時必須處於正常參保並有1個月或以上繳費記錄;

5、申請人(小孩)達到對應的入學年齡(小一必須年滿6週歲即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其他年級以此類推。初中不設年齡限制)。

簡單來說,小孩年齡符合、父母有居住證、有繳社保、一方是外地人,既可申請。以上條件必須全部滿足才可以申請,否則不具備報名資格。

東莞積分入學在哪裡報名?

2017年東莞積分入學便開始實施網上報名,對於不會使用電腦的家長,可以前往申請地鎮街的新莞人服務管理中心,在現場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報名。

對於報名操作方面,積分入學寶典裡會有詳細指導,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報名網址為http://jfrx.dg.gov.cn/

東莞積分入學報名流程有哪些?

單來概括就是達到報名時間進行申請、公示排名、填寫志願、現場確認、等待錄取結果。這一塊其實對積分入學申請過程幫助不大,同樣的,積分入學寶典會對各個環節做詳細的說明。

積分入學每年都要重新申請嗎?

不需要,東莞市積分入學申請通過並獲得了學位名額後,只要學段未結束,可以持續享受相關的待遇。

比如小學申請的,可以持續到小學畢業,初中申請的可以持續到初中畢業。只有小升初時,才需要重新提交申請

東莞積分入學材料哪裡下載?

東莞積分入學需要下載的資料並不多,主要是計生證明和房產共有人同意表(在莞接受教育年限可能也需要下載,但是一般都會由原學校提供)。

需要注意的是,每年的表格可能都會有一定的變化,最好以最新的下載模版為主,並且以東莞市教育局提供的模版為主。


報名資格


報名一定要有居住證嗎?

是的,擁有居住證是報名的必備條件,需要清楚的是登記受理回執是無效的

同樣的,由於居住證忘記續期,補辦的時候告知需要等半年的,也是屬於新辦的情況,無法進行申請。

需要注意的是:根據東莞12345官網顯示,只要是2010年之後辦理的居住證,無論之前間隔多久都可以辦理延期,

無須重新辦理居住證,前提是,你的居住證原件還在

報名時一定要在東莞繳納社保嗎?

是的,必須有在東莞繳納社保,判斷能否入學申請,對於參保的理解,是當審核部門審核時,你必須是正常的參保狀態!

對於報名資格本身而言,不要求你一定要累計繳納多久,但是至少要保證審核時,社保屬於正常參保,且有最近的一個月或以上的繳費記錄

兩個關鍵詞:東莞繳納、1個月或以上繳費記錄,否則,無法進行積分入學申請。

小孩年齡不夠可以申請嗎?

如果是小學的話,年齡不夠是絕對無法申請的,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的小孩需要報名小學的積分入學,那麼少1天都不能報名

那麼如果小孩的年齡超過了入學年齡呢?這個就要看你的小孩是否有建立學籍了。

也就是說,只要是正常的入讀,不存在復讀、重讀的情況,那麼是可以正常報名的。

離異家庭可以進行入學申請嗎?

離異家庭的的積分入學申請同樣按照正常的家庭進行計算,注意以下條件:

申請方必須是法定監護人,不得以非監護人進行積分入學申請。比如在進行離婚時,明確剝奪了某方的監護權利的,將不能以非監護人方進行積分。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你是法定監護人,那麼就可以作為積分方給小孩申請積分入學

但是具體如何提供關係證明,請諮詢申請地鎮街的教育局瞭解清楚。

未婚生育類單親家庭可以申請嗎

這個問題與上個問題是類似的,答案是可以,只不過屬於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無法獲取那20分罷了,其他方面與正常家庭申請是沒有區別的。

我有雙胞胎可以同時申請嗎

可以照常申請,因為申請報名時是以小孩的身份證號進行申請的,所以你有多少個小孩都不會影響。

報名資格只和年齡、居住證、社保、戶籍有關,其他不作為報名資格參考條件。


計劃生育


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會扣分嗎

可以正常報名,不會扣分,但是也不加分。

不符合計劃生育要提供計生證明嗎

不需要提供,因為只要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不管你提不提供計生證明,都是沒有那20分的,所以為了方便,不需要提供計生證明。

簡單來說就是,只要你是不符合計生政策,提供了計生證明也不加分。

計生證明只提供一份可以嗎

需要視情況而定,如果夫妻雙方是在一個戶口本上,或則戶籍所在地在同一個村委,那麼只需要提供積分方的計生證明即可。

如果夫妻雙方不在同一個戶口本,且戶籍所在地不在同一個村委的,那麼必須夫妻雙方各自提供一份戶籍所在地的計生部門開具的計生證明。

可以不使用東莞的計生證明模版,但是一定要符合東莞對計生證明的內容要求,也就是說在當地開具的計生證明一定要有以下內容

1、基本資料:

本人或夫妻雙方的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戶籍地址、身份證號碼。

2、婚姻狀況:

包括“未婚”、“已婚”、“喪偶”、“離異”,註明結婚日期。

3、生育情況:

已生育子女的,註明子女數量、各子女的出生日期和政策屬性;未生育子女的, 註明“已婚未生育子女”或“未婚未生育子女”。

4、落實措施情況:落實措施的類型和日期。

5、是否違反計劃生育政策:

如違反計劃生育政策,註明社會撫養費徵收決定書發出日期、應徵 金額、已徵金額、徵收日期、是否徵收完結。

6、相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加具意見並蓋公章。

所以,為了方便的話,還是直接用東莞市教育局提供的計生證明模版吧!

計生證明的有效期是多久?

正常情況下計生證明的有效期是6個月(也即半年),但是部分家長提及,長安鎮的計生證明有效期只有3個月,所以申請地選擇長安的,請合理安排好時間。

獨生子女證還可以加分嗎?

只討論獨生子女證本身,是不能用來加分的。

但是如果你具備獨生子女證,那麼說明你是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的,所以可以在“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積分項中進行20分的加分的。

另外,獨生子女證可以作為判斷親子關係的證明,比如你無法提供出生證時,獨生子女證可以代替出生證。

出生證遺失了可以報名嗎?

可以,前提是可以提供其他的證明材料,證明你的孩子是你的。

有效的親子關係證明材料包括有:戶口本(必須是積分方或者積分方配偶是戶主,小孩也在戶口本上)、出生證、獨生子女證、收養證明、公證處開具的親子關係證明等。


申請地判斷


積分入學申請地如何判斷?

申請地簡單來說,就是你準備給小孩在哪個鎮街申請入讀,這個鎮街就是所謂的申請地。

對於申請地的判斷,只有兩個標準:

1、服務地,也即積分方就業或經商的鎮街。

2、自有房產所在地,也即積分方購買產權清晰的房產所在地鎮街,需要注意的是,小產權或者非住宅類房屋是無效的。

所以,申請地只和你上班/經商的地方有關和你買房所在鎮街有關,跟社保、居住證地址是無關的,具體案例可參考下文。

居住證地址可以作為申請地嗎?

居住證地址是不能作為申請地依據的,在此舉例說明:比如居住證在A鎮,工作地點在B鎮,無購買房產,那麼只能以B鎮作為申請地。

租房地所在鎮街可以作為申請地嗎

不能,無論你是否能提供租房合同,都不能作為申請地進行積分入學申請,所以在報名時選擇申請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了!

社保繳納地所在鎮街可以作為申請地嗎

單純的社保繳納地並不能作為申請地,這裡有家長之所以產生疑問,是因為部分家長的社保繳納地點和實際工作地點是不統一的,同樣用舉例來說明。

某積分方的在A鎮上班,但社保是在B鎮繳納的,無購買房產,那麼只能把A鎮作為申請地

簡單來說,選擇服務地作為申請地時,以實際工作地點為準。

在這裡要提醒一下,正常情況下社保地和工作地都是一樣的,請不要因為要調整申請地,故意對工作地點造假。

同類問題:

我在X鎮繳納了社保可以申請在X地入學嗎?

社保繳納地和工作地不一致怎麼選擇?

積分方配偶的房產可以作為申請地嗎

可以,無論是積分方自身,還是申請人(即小孩),又或者是積分方配偶名下的房產,只要是產權清晰的住宅類房產,都可以作為申請地。

只不過在作為申請地依據現場確認時,需要提供對應的關係證明,比如證明服務關係的結婚證、證明親子關係的出生證、戶口本等。

還沒有拿到房產證可以作為申請地嗎

不一定,這個就要看具體的情況

如果你選擇以自有房產所在地作為申請地,只要你能提供房地產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或已辦理登記備案的購房合同,那麼都可以作為申請地進行申請。

以服務地作為申請地是不是一定要勞動合同

如果你是在莞就業,那麼某種程度必須提供與公司簽訂的最新的有效勞動合同。

但是視不同情況,也可提供其他證明,如下:

1、就業的,提供積分方的勞動合同或事業單位聘用合同(合同不能顯示工作所在鎮街的,需輔助提供工作單位證明);

2、以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等形式在莞工作的,提供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3、經商的,提供工商營業執照副本;

4、代理制保險營銷員,提供保險代理合同,且通過核查其在莞參加社會 保險情況作為在莞從業的依據。

所以關鍵還是要你的具體情況,才能更好的提供對應的證明材料。

積分方是母親,能以父親的工作地申請嗎

不能。除了涉及到房產、計劃生育政策的項目,其他只能以積分方的條件作為依據。

申請地是A鎮,去了B鎮讀書,還能領補貼嗎

不能。領取積分入學民辦補貼,必須是在申請地鎮街自行聯繫民辦學校就讀,跨鎮街入讀的,視為自動放棄領取民辦補貼。

沒有固定的上班地,怎麼證明申請地?

以勞動合同上的公司地點或上班地點為準,如果公司地點與實際上班地點不一致的,需單位開具相關工作地證明。

需要提醒的是:切勿虛開"證明"對實際上班地點作假,一旦查出取消入學申請資格,並在往後3年內不受理入學申請。

申請地詳細說明案例

為了方便家長更加清晰的瞭解申請地選擇,在此小九詳細舉了幾個典型例子給大家參考:

1、在A鎮上班或經商,那麼A鎮可以作為積分入學的申請地;

2、在A鎮上班或經商,但社保在B鎮繳納,同樣只能在A鎮申請,B鎮不能作為申請地;

1、沒有購買房產,在A鎮上班,住在B鎮,居住證地址在C鎮,只能以A鎮作為申請地;

2、在A鎮有購房,在B鎮上班,居住在C鎮,可以在A、B兩鎮中二選一作為申請地,C鎮不能做申請地。

以上就是申請地的詳細說明。


年限計算


在莞參保年限怎麼計算?

計算“在莞參保年限”積分項目時,將會計算各個險種的累計繳納時長情況來計算,每個險種每滿1年則計為1.5分,不滿1週年的部分不計算分值。

這裡算的是累計繳納年限,只要你沒有直接把錢取出來,那麼無論是停保、斷繳都會把你累計繳納的部分一起計算,注意:一次性補繳的年限是無效的。

舉例說明:醫療、養老、生育2015年前共繳納了10個月,17年後繳納了9個月,工傷、 只繳了3個月,那麼計算時,醫療、養老、生育為各1年(累計19個月,滿1週年而不滿2週年),所以分數為1.5*1+1.5*1+1.5*1=4.5分。

在莞服務年限怎麼計算?

在莞服務年限有三種方式計算,分別為:

1、以社保繳費年限計算,將根據積分方身份證號碼,選擇五險種中繳費年限最長的險種核實評分。

2、以勞動合同積分,要求提供歷年所有的勞動合同電子照片,以上傳的勞動合同累計簽訂年限計算,這裡對勞動合同有要求,在後續的「關於勞動合同」問答部分會有詳細說明。

3、以在東莞市經商營業年限計算,在報名系統上填寫“企業名稱”、“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號”等相關信息,由工商部門核實評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計算方式只能三選一,不能交叉積分

在莞居住年限如何計算?

在莞居住年限同樣有三種方式計算,分別為:

1、直接選擇在莞服務年限進行計算,也就是說,你服務年限多少分,居住年限同樣多少分。

2、以居住證辦理年限進行積分,計算的是累計辦理時長,具體的需要前往派出所或公安局現場查詢,不能網上查詢。

3、以產權清晰的自有居所的擁有時間積分,也即你購買房產的時間計算;

其中購買一手房產的,以購房合同備案的辦結時間為開始計算時間;

購買二手房產的,以產權轉移辦結後,新房地產權證/不動產權證的出證時間為開始計算時間;

以上計算方式

只能三選一,不能交叉積分

在莞接受教育年限如何計算?

以在東莞市批准開辦的學校接受教育時長為準。簡單來說,就是小孩在東莞讀了多少年書,具體標準為:

1、申請入讀小學一年級

在東莞市批准開辦的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

累計滿2個學期:3分

累計滿4個學期:6分

累計滿6個學期:10分

2、申請入讀非小學一年級

在東莞市公、民辦中小學接受教育並有學籍的

累計滿2個學期:2分

累計滿4個學期:4分

累計滿6個學期:8分

累計滿8個學期:12分

累計滿10個學期:16分

累計滿12個學期:20分

累計滿14個學期:24分

需要注意的是,不滿2學期的不計算分值,申請非小一年級的,只計算小學接受教育年限,不重複計算幼兒園年限。

年限積分的截止時間是什麼時候?

截止時間以相關部門審核日為準,如對應部門在2018年5月31日審核你的信息,那麼截止時間即為5月31日。

以上規則無論是參保年限、居住年限還是服務年限都是適用的。

小孩入讀了多個學校的,如何積分?

只要是小孩在東莞接受了教育,都可以積分。

比如1-3年級在A校就讀,4年級在B校就讀,那麼分別開具A校和B校的在莞接受教育證明,即可累計計算為8個學期。

參保年限最低要求是多久?

對於參保年限本身,並沒有規定最低年限,如果你不夠一年,只是無法獲得參保年限的積分而已。

但是入學申請要求你必須是屬於有效參保狀態,並且有且至少有1個月或以上的繳費記錄,所以還沒交社保又要申請積分入學的,請儘快繳納。

深圳的社保可以積分嗎?

不能。無論社保是用來計算參保年限還是服務/居住年限,都要求是必須在莞繳納的累計時長

所以無論是否是在廣東省內繳納社保,只要你的社保不是在東莞繳納的,那麼都不能計算分值。

同樣的,通過社保關係轉移到東莞的、一次性補繳的社保也不能作為積分年限,因為要求必須是:在東莞市逐月繳納的累計社會保險費年限

社保有斷繳怎麼算年限?

將你斷繳的時長和一次性補繳的時長去掉,以剩下的在莞累計繳納時長作為計算

舉例說明:2010年-2015年繳納了5年,2016年-2017年斷繳,2018年3月份開始重新繳納了2個月,那麼計算的時長就是5年零2個月,由於不滿一年的部分不計算分值,所以累計繳納時長為5年。

居住證中間有停辦、未續期怎麼算?

同樣以累計辦理時長計算,具體多少建議直接諮詢所在地派出所查詢,因為目前東莞是無法網上直接查詢辦理時長的。

可以用配偶的信息計算服務年限嗎?

不可以,只能提供積分方自己的信息進行計算。

可以用配偶的房產信息計算居住年限嗎?

可以,房產信息用積分方、積分方配偶或申請人本人均可計算。


學校分配


申請了積分入學一定可以讀公辦嗎

當然不是,積分入學申請只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的其中一種方式而已。

而積分入學能否讀公辦、能否入圍民辦補貼,關鍵是由你的積分分值在申請地鎮街的排名情況決定的。

只有當你的積分排名名次處於學位數量之上,才有可能能夠入讀公辦。

入圍了是不是可以隨便選學校?

不是,除非你的積分分值非常高,在申請地鎮街排名極其靠前,才能說你想選哪個公辦就在哪個公辦入讀。

否則還是要考慮到你的志願填報情況,志願填報填好了,分數略低一樣可以入讀到心儀的學校。

就讀學校是由政府直接安排嗎?

不是只有極個別的情況會由鎮街教育局通過電腦排位、抽籤的形式進行學校分配。

正常情況下,公辦學校以申請方填寫的志願錄取結果為準

至於民辦補貼學位,當你入圍了民辦補貼分數線,那麼需要家長自行聯繫申請地所在鎮街的民辦學校入讀,政府是不進行分配的。

民辦補貼隨便選一個民辦學校都可以?

不一定,對於民辦學校的選擇,是有要求的。具體為:

1、所選學校必須是申請地內的民辦學校,比如申請地是長安,那麼只能在長安區域內,由家長自行聯繫民辦學校入讀。

2、所選學校必須是非市直屬民辦學校,否則無法領取民辦補貼,截止至目前教育局公佈的市直屬民辦學校有:東莞市東華高級中學、東莞市東華初級中學、東莞市東華小學、東莞市光明中學、東莞市光明小學、東莞市翰林實驗學校6所。

也就是說,以上6所民辦學校,是不能領取民辦補貼的。

所以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一定不能選到市直屬民辦,且一定不要跨鎮入讀。

如何查看各鎮街的學校名單?

目前東莞積分入學寶典,已經收錄了全市各鎮街的民辦學校名單,有興趣的家長請自行前往查看。

對於公辦學校名單,由於各教育局的網站不穩定,暫時小九還沒有整理完詳細的數據,請先諮詢當地鎮街教育局瞭解,後續小九也會在積分入學寶典裡公開詳細的數據!

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哪個好?

這個問題交流群裡有家長討論過一次,家長意見各異,對此只能說: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每個學校都有好與不好的班級,每個班級都有好或不好的老師,無法簡單的“一刀切”說清楚到底是民辦好還是公辦好。

但是最簡單的區別,倒是絕對可以確定的:公辦免費,民辦貴,所以學校選擇方面,建議家長還是以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擇校

比如,是否要考慮到上學成本?對於小孩的接送問題上,學校離家遠近是否有要求?等等。


志願填報


志願填報可以填寫多少個學校?

志願填報總共可填寫3個志願,分別是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所以最多自然只能填寫3個學校。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第一志願是最重要的,非特殊情況下,第二志願、第三志願(尤其是第三志願)基本上沒有太大作用的。

想要申請民辦補貼如何填志願?

因為民辦補貼需要家長自行聯繫申請地鎮街的民辦學校,所以在填寫志願時,如果你要填寫民辦學校,可直接填寫“民辦學位補貼”,不用寫具體的民辦學校名稱。

是不是一定要勾選符合調劑?

這個如果你的目的是一定要上公辦,對於具體學校沒有要求,那麼就勾選上。

之所以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講,是因為2017年南城申請初一年級的某家長的志願錄取出現了比較“奇葩”的情況:

由於勾選了服從調劑,導致空缺學位順位補錄時,學位反而被積分分數低於該家長但未勾選服務調劑的家長獲得了,由於最終解釋權由教育局主導,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沒有被錄取至心儀的學校。

雖然這個情況比較少見,但是一旦出現,也不好說到底是誰對誰錯,作為家長也只能無語了,所以小九提醒,一定要先明白你自己申請的目的是什麼

志願填報的學校可以進行修改嗎?

2017年的志願填報只可以修改1次,2018應該也是一樣。

這裡簡單說一下志願填寫出現的時間,第一次出現在報名申請時,家長在提交報名申請過程中會首次填寫志願。

第二次志願填報,也即唯一一次的只願修改,出現在積分排名、學位公佈後,這個時候家長對自己想要去的學校、自己的積分排名情況和學位數量情況都有了一定的瞭解,此時便可在規定的時間內對志願進行修改操作了。

所以需要修改志願的,一定要注意好志願修改時間在什麼時間段。

入圍公辦但只想拿補貼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不方便多說,根據諮詢多個鎮街教育局後,各鎮街的處理方法均不一樣,所以如果你有此問題,請及時諮詢申請地所在鎮街教育辦。

可以跨鎮街進行志願修改嗎?

很多家長問到,能不能跨鎮街進行志願填報,比如申請地是塘廈鎮,但是志願填報南城街道的學校。

可以很明確的說,不可跨鎮街填寫志願!如果這樣都行的話,那麼進行申請地填寫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所以填寫志願的時候,一定要跟申請地鎮街一致,否則志願是無效的。

一定要進行志願修改嗎?

很多家長談到根據積分公示自己沒有達到公辦入圍線,是否就可以不用去修改志願了?

個人建議,最好還是按照你的實際意願修改一下,至於為什麼,請參考下一個問題。

入圍公辦錄取線的人沒有去,學位怎麼處理?

“因特殊原因不能去公辦學校就讀的,可選擇申請就讀政府學位補貼的我鎮轄區內的民辦學校。由此產生的公辦學校學位空額,按積分從高到低的原則,錄取積分達到享受政府學位補貼且願意服從安排的申請人。”

而部分鎮街甚至會對同分人群直接進行補錄。所以,靠近公辦入圍線的家長,如果你想“撿漏”上公辦,一定要做好志願修改,同時勾選服從調劑/分配

重分的如何錄取?

重分就是分數相同導致自己的排名剛剛好掉出錄取人數線,這部分如何錄取呢?

根據市教育局相關文件,對此類的處理方法為:“因申請人積分相同而超出積分學位供給計劃數的,由屬地教育部門通過抽籤、電腦派位或其他形式進行錄取。

也就是說存在一種情況,就是同分人群還是可以正常被錄取的,具體的以各鎮街教育辦的標準為主。

積分入學志願錄取原則是怎樣的?

簡單概括就是“志願錄取,排名優先”。

也就是說從高分到低分的錄取原則,每間學校均先錄取第一志願,名額不滿時才錄取第二志願、第三志願


民辦補貼


民辦補貼標準是多少?

民辦補貼分為兩檔,小學和初中的補貼標準不一樣,具體的為:

小學民辦補貼標準:

一檔:5000元/年

二檔:3500元/年

初中民辦補貼標準:

一檔:6000元/年

二檔:4500元/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補貼標準裡是包含了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和免費義務教育教科書補助,大概是每年1270左右,所以實際能領取到的補貼還要減去這個值。

如何決定是一檔還是二檔補貼?

與你的積分入學記分分值排名情況有關,一般情況下各鎮街入圍民辦補貼裡排名20%的為一檔、剩餘80%為二檔。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你的積分分數越高,排名越好,那麼你就能更大幾率領取到一檔民辦補貼

錄取為民辦補貼後每年都要申請嗎?

不需要,民辦補貼發放持續到學段結束,只有小升初時才需要重新進行積分入學申請。

民辦補貼什麼時候發放?

符合學位補貼條件的隨遷子女需自行選擇積分制入學申請地範圍內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申請入讀,被民辦學校錄取後,隨遷子女按照“先交後補”的原則,先全額繳交民辦學校的學雜費及其它費用;

待開學後,由市、鎮財政委託民辦學校

按照相應的學位補貼標準將學位補貼發回給隨遷子女。

具體的時間以各民辦學校實際發放時間為準,需要注意的是,學校發放補貼標準是一學期一發

關於民辦補貼發放還需知道這些

如隨遷子女自行選擇入讀的民辦學校的學雜費高於本暫行辦法規定的補貼標準,其差額部分由家長自行承擔

如隨遷子女自行選擇的民辦學校的學雜費低於本暫行辦法規定的補貼標準,其學位補貼經費按照該民辦學校的實際收費標準退回給隨遷子女。

簡單來說就是,多不退,少不補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取得學位補貼資格的隨遷子女因個人原因需要選擇或轉學到積分制入學申請地以外

其他鎮(街、園區)民辦學校入讀的,視為主動放棄學位補貼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