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平安驛袁家村“爆紅”說明了什麼

瞿曇寺、佑寧寺、白馬寺、柳灣彩陶、喇家遺址,海東的人文景觀足以代表河湟文化;北山林場、孟達天池、夏瓊林場也是青海數一數二的自然風景區。平安驛袁家村景區與這些相比而言,可謂是“小巫見大巫”,無論從文化還是從風景方面講,它都沒有優勢,但它卻“燃爆”了近幾個節日期間的旅遊市場。

自去年9月份營業以來,袁家村景區一路高奏凱歌,在短時間內成為青海及周邊地區旅遊業中的一匹“黑馬”。這種火爆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種深層的旅遊營銷模式,那就是把文化與旅遊完美地結合起來,再運用合理的營銷手段推向市場。用一句通俗的話概括就是:“在合適的地方、合適的時間,造就合適的景區,讓遊客合適的度過假期。”

平安驛袁家村景區地處海東市平安區,在地理位置上屬於青海東部人口聚居區的中心,加上節假日人口向省會城市及其周邊聚集的因素和省會城市的景點無法承載眾多遊客的現實問題,這裡就成為人們短期旅遊的黃金景區。新時代的“新”體現在多個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的時刻。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結構隨之改變,多元的旅遊需求成為時下游客最為關注的點,平安驛袁家村景區抓住節假日青海短期遊的關鍵時刻,為遊客提供精緻的度假點,迎合了時代發展的時間節點,是高明之舉,也是成功的前提。特別要提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為包括平安驛袁家村景區在內的旅遊產業搭建了一個重要的平臺,也可以說袁家村景區等海東獨具魅力的景區燃爆整個旅遊市場,是“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這個“引線”點燃的。

一般意義上講,旅遊景區的核心競爭力不在其本身的旅遊資源,而在於文化創意方面。或懷舊、或新潮,這都是以文化創意來吸引遊客的。平安驛袁家村景區乘著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浪潮,做足了“供給側”方面的文章,並將河湟文化分類別、分層次體現於景區的建築、飲食、娛樂等全領域,構建了一個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旅遊綜合體,在滿足不同遊客需求的同時,也成為海東旅遊產業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當初,一些人還對平安驛袁家村未來的市場持懷疑態度。但現在看來,這種懷疑絕對是杞人憂天。

同時,平安驛袁家村景區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在營銷方面可謂下足了功夫,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初步達到了“走,去平安的袁家村浪個走!”的宣傳效果。

一言以蔽之,海東市的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是“大美青海”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河湟文化乃至青藏高原風土人情的時代窗口。像海東這樣的旅遊資源是從來不缺市場的,缺乏的只是將優秀旅遊推向市場的的手段和旅遊資源本身的文化創意。平安驛袁家村景區的火爆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