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甲辭職後,我跳槽並定居在了英國

「辭職」,看似帶我們擺脫了當下困境,殊不知,一段漫長而煎熬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凱瑟琳花了 5 年,從零做起,只為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不長不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等待和「熬」,但大多數人的迷茫就在於,不知道眼前的這個方向究竟能不能「熬出頭」。


在哪個瞬間,你突然覺得自己要辭職了?

丁香人才《2018 醫療人才求職就業調研報告》中指出,每 5 名醫生,就有 1 名想立刻跳槽;每 10 名醫生,則有 1 名想徹底離開醫療相關行業。

但是辭職後去哪裡,是大多數人面臨的新問題。是繼續留在醫院體系,還是去其他醫療單位,或是更多其他可能性?

一名護士的中年危機

到英國 7 年,凱瑟琳買了房子,並將全家都帶到了英國。而 7 年前,她還是個某大城市三甲醫院急診科的一名普通護士。

每天 8 點上班,24 點下班,加班費 7 元一小時,這樣的生活凱瑟琳過了 10 年。

作為一個 30 出頭、中專畢業的高年資護士,孩子和家庭分散了自己的精力,同時,本科及以上學歷護士越來越多,凱瑟琳一時間感受到了來自社會、家庭、工作的三重壓力。

「上學的時候我就很想出國,但是因為家庭條件的原因沒能如願。」凱瑟琳說,回頭看起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中專時英語條件不錯,工作後自考了本科,再加上從未間斷過的抽空學習,凱瑟琳辭職後只花了2 個半月準備雅思,隨後順利申請到了英國西倫敦大學的護理本科專業。


想要的生活,沒那麼容易

但從辭職到進入新工作的這段時間裡,凱瑟琳和大多數人一樣並不順利,甚至焦慮。

沒有朋友,語言不通,去學校報道的第一天,她遇到了 13 箇中國人,得知她想留在英國當護士的想法後,紛紛告訴她有多難。

其中不少人都在英國待了 5 年以上,因為雅思成績達不到就業要求,只能通過不停上學暫時留在英國。這無疑給凱瑟琳潑了一大盆冷水。

儘管覺得灰暗,甚至偶爾會後悔和不知所措,凱瑟琳還是努力調整心態,找到了一份養老院的護理工作,支撐自己的日常開銷。

白天上課複習,晚上去養老院上班。本科畢業後,凱瑟琳開始攻讀碩士,同時準備雅思和護理理論及操作考試( OSCE )。

等拿到英國註冊護士證號,凱瑟琳也碩士畢業了。

以為自己終於熬出頭,卻不知這只是開始。


從辭職到安定,花了 5 年

「辭職」,看似帶我們擺脫了當下困境,殊不知,一段漫長而煎熬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儘管雅思考了 4 個 7 分,但英語儲備完全不夠用於日常工作。加上沒有在英國醫院的實習經歷,最困難的時候,凱瑟琳甚至不敢接護士站的電話。

「怕自己答不上來患者的問題,更怕聽不懂。」

這是個放長線的過程,雖然煎熬,可為了自己的夢想,不辜負此前所有的付出,凱瑟琳咬牙堅持,上班時不恥下問,下班後一直學習。

2017 年,在倫敦工作了 1 年後,她搬到了東部的沿海城市,買了房子,把全家接了過來,還創建了自己的公眾號。

從辭職到安定,她花了 5 年,生活終於有了「生活」的模樣。


做命運的掌舵者

談起中英醫院的差異,她說英國醫院幾乎沒有醫患糾紛,頂多就是投訴,不會有人指著腦門罵你,更別提送花圈、毆打醫護人員。

雖然,投訴你的人很可能是 10 分鐘前對你非常友好的患者。

「而且,英國人的工作生活分得非常開。下班後不會有奪命連環 call ,可自由選擇加班,加班費是平時的 2 倍,還有 6 周以上帶薪假。」

類似國內的多點執業,英國的護士更像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全職或兼職,任意選擇工作場所,甚至可以加入護士中介,根據中介安排去不同的地方工作。

凱瑟琳說,如今生活自由,雖然收入和過去相差無幾,但覺得自己不再被工作困住。回顧起自己在三甲從業的經歷她很是感慨,也很感激當時鼓起勇氣跳出圈的自己。

5 年,從零做起,只為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不長不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等待和「熬」,但大多數人的迷茫就在於,不知道眼前的這個方向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十年三甲辭職後,我跳槽並定居在了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