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擬新設500億科創母基金 聚焦硬科技與科創板

欲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的青島,要通過新設科創母基金的方式,為創投風投機構和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

5月9日上午,在2019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上,青島市政府副市長劉建軍表示,青島將用最有力的政策舉措激活創投風投。

這種支持首先表現在政策的制定上。日前,青島市出臺了《打造創業投資風險投資中心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簡稱“青島十條”),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原則提出更具競爭力的26款具體措施,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努力做到“政策體系全、扶持力度大、創新活力足、服務措施實、營商環境優”。

“青島十條”覆蓋“募、投、管、退”全流程。其中,在支持募資方面,新設500億科創母基金,為創投風投機構提供全方位資金支持,同時支持債券、信託、保險資金等多渠道募資。

“科創母基金得到了山東省政府的大力支持,首期120億元,其中山東省出資20%,青島市出資25%,社會出資55%。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在四年內分六期出資到位。基金存續期為10年,其中投資期5年,退出期5年,如有需要可適當延長。”劉建軍介紹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青島之前,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均已設立科創母基金。而此次青島打造創投風投中心,則源自其“學深圳、趕深圳”的規劃。

一個多月前(3月25日~28日),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王清憲率青島市黨政考察團赴深圳考察學習。期間,王清憲明確指出,“學深圳、趕深圳”就是要放大座標找不足,提高標準找差距。

“在我國五個計劃單列市中,按經濟總量計算,深圳第一,青島第二。深圳在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創造了2.4萬億(元)的GDP。深圳的面積只是青島的1/6,但產出是青島的整整兩倍。”不過,在王清憲看來,這正表明未來青島的發展空間巨大。青島市一位政府人士向記者表示,“創投、風投是撬動一個城市科技創新、產業升級、人才集聚的重要槓桿,更是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增強經濟生命力的重要動能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劉建軍做推介之前,王清憲做發言時表示,青島要通過大力發展風險投資來聚合激發創新發展的勢頭,來促進形成科創孵化的生態。

“聚焦硬科技,對標科創板,重點支持原始創新、成果轉化及高端科技產業化項目培育。”對於科創母基金的使用,劉建軍表示,參股初創期子基金的資金不低於60%;用於直接投資項目的不高於40%。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