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音】還不瞭解湖州嗎?把“湖”字拆開來聽

去年的9月,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由浙江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加強編寫,介紹湖州風物和歷史的專著:《湖州之遠》。

全書根據湖州的人文特產分為了“絲”、“瓷”、“筆”、“茶”四大部分,分別介紹了這些特色產物的發展過程,特別是與湖州歷史和當前時代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及背後所相關的文化淵源。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還特別邀約了白巖松來為本書作序,這位從2005年就與湖州結下不解之緣的著名媒體人,用他生動細膩的筆觸,向大家解讀了湖州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以及蒸蒸日上的當代風貌。本期的“浙北稿事”,我們就來聽聽白巖松,是如何通過“拆字戲說”來向大家介紹湖州這座極富魅力的太湖之州。

做湖州的導遊,不妨把“湖”字拆開來說一說。首先是“氵”,也就是水。湖州守著太湖的南岸,也因此得名,即便是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湖州人也把這片水域照料得還算乾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浩瀚的水面,為湖州打了底,淡來泡茶,濃可釀酒。水,滋養著湖州,也定義了湖州的滋味。而且順應了這句話所說,湖州不僅有水,還有山——莫干山。上面不僅有蔣介石的居住地,更有毛澤東的。50年代初,毛主席在浙江,起草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有一次在莫干山上開會,主席早到了,在山頂的會議室裡等。那個時候的山路彎彎曲曲不好走,其他人由於天氣的原因大多遲到。人齊了,毛主席幽了一默,把他自己創造的名言,以口頭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鄉音】還不瞭解湖州嗎?把“湖”字拆開來聽

莫干山別墅-毛澤東下榻處

你看,名山必留名言,而名言多了,山就更有名。到了今天,莫干山獨創了洋家樂的模式,“裸心谷”,想訂個房都難。不過我還是留戀有一次住在山頂老房子裡的時光——深夜出去散步,伸手不見五指,怕踩到路上時常跳過的青蛙, 幸虧同行的李輝大哥有遠見,拿出一頂有燈的帽子,才照亮了那個難忘的夜晚。

一山一水,像是湖州厚重的裡子與清爽的面子,他們也定義了湖州的性格。人說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你又該怎樣愛湖州?

拆“湖”這個字,說完了“氵”,就該說中間的“古”,這更是湖州的強項。湖州一直就在中國的歷史當中,你稍微留意便繞不開它。“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是不是中國比較古老的鄉愁?它就在湖州被寫就; 如果你愛茶,離不開陸羽的《茶經》,也誕生在湖州; 提起絲綢之路,自然忘不了先探究“絲”的神奇,那也可以到湖州來打聽有關的故事。蘇軾在這停留過,而“一部書畫史,半部在湖州”更不是誇張。沒辦法,除了趙孟頫的趙體,湖州人還奉獻了湖筆,有多少經典是用湖州產的筆書寫在了歷史當中?到了湖州,你還可以去逛逛著名的南潯古鎮,如果覺得這一切都還不夠古,我勸你直奔古木博物館。湖州誕生的梅花大王掙了錢,卻天南海北地尋找成千上萬年前的各種木頭,運回來,遇上一拍即合的湖州政府,給了地,就成了獨一無二的古木博物館。看著千奇百怪的古木頭,想著他們成千上萬年的歲數,你就知道自己的渺小。在湖州,容易明白,誰都是歲月和歷史的過客,也因此該懂得珍惜現在。

【鄉音】還不瞭解湖州嗎?把“湖”字拆開來聽

“湖”這個字拆得就剩一個“月”沒說了。只是幾年的時間,我就看湖州在太湖的邊上,生生的長出了一個月亮酒店。因其形狀,老百姓稱其為“指環王”。而它究竟是六星還是七星級,已經不那麼重要了,反正它成了湖州這座古老城市新的地標,連政府官員的名片上都驕傲的印上了它,可見人們對它的喜愛程度。而月亮酒店,恰恰代表著湖州這座古老城市的現代感。湖州從來不是躺在過去,而是恰如其分地引領著未來。十年前的一天,我帶著家人從杭州開車去湖州,誰都沒通知打擾,路過他們的市委市政府大院,發現居然沒有任何人阻攔,就開車進去轉了一圈,出來時,明白了“開放”兩個字的含義。對了,湖州也對導演李安開放,《臥虎藏龍》裡最美的一段竹海大戲,就是在湖州安吉拍的。說到安吉,還該重重地記下一筆:代表現代觀念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正是在這塊土地上擲地有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