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時間調回到2011年,那一年我高三。在別人都沒日沒夜學習的時候,我買了一套【標準日本語】教材,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僅僅是因為橘色封皮好看的原因吧。五十音圖代替了高考前的慌張,假名讀法填滿了暑期的匆忙,或許我是個幸運兒,竟然誤打誤撞的考上了省內一所外語學院的日語專業,我和日本的故事開始了。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本著學習一門語言就一定要到當地去看一看的原則,在大一的第一個寒假借著旅遊的機會去到了日本。那時日本給我的感覺就兩個字:震撼!即使學了半年日語仍只會說你好、謝謝、多少錢,但語言上的壁壘也無法消減這份新鮮感帶給我的衝擊。說句“不愛國”的話,那個時候真的是認為日本的一切都要比國內好,現在回頭想想應該不止我一個人。也正是因為這次旅行,讓我下定決心無論如何都要來這個“幸福”的國度住上一段時間。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2013年,通過學校交換留學項目,我完成了兩年前的夢想,將自己的肉體和思想“流放”到了這個東方的島上。這時候的我,彷彿和兩年前第一次來的我有些不一樣了,早已拿到N1,語言上不再有障礙;錢包裡也不再是薄薄的幾張一萬元。可是升學唸書的壓力從走出機場的那一刻開始,就讓自己無法再像旅遊那樣開心了。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短暫的吃了兩天的便當,就不得不開始自己學習做飯、洗碗、扔垃圾了。沒有室友可以幫你到食堂買飯,就連跟父母視頻都是請教做飯、洗衣服的細則。只能自己默默的對著柴米油鹽醬醋茶琢磨下一頓會做什麼,注意:是自己會做什麼!而不是想做什麼... 記得我當時最好的朋友就吃了一個月的蒸土豆,因為他只會做這個。另外,手機網絡、登錄辦卡這些事當時可以折磨死我;傳教推銷、收費投訴的例子就更多了。當時自己的名言就是:留學一年可以抵得上國內大學四年的生活能力。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因為在日本的孤獨,讓我在假期回國後換了一幅面孔。看到中國人無比的親切,無論是出租車司機、搓澡師傅、路邊大姨我都想上去嘮嘮嗑!生怕自己錯過這個短暫的交流機會。看到這裡你別笑,或許我自己是怕孤獨體質,也可能你真的體會不到孤獨的可怕。日本人,尤其是東京人真的很冷漠,如果說“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國內是一個貶義詞,那麼在日本毫無疑問這是個中性偏褒義的詞彙。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錢也是留學生們最重視的東西了,打工讓每個人過早的體會到了賺錢的艱辛。很少有人會在異國他鄉借你錢不求回報,你能靠的只有你自己和遠在祖國的父母。可是漸漸地我們都學會了報喜不報憂,父母給的錢永遠夠花,自己賺的錢可以一直生活瀟灑。其實殊不知,面對價格較高的水果和蔬菜,我們也曾因為100日元而困惑,節省真的不再是說說而已。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生活上的難題只是初級階段,真正的挑戰其實是升學壓力。都說日本大學升學容易,可是很少有人真正體會過箇中艱苦。你試過三個月內背下來一本字典厚的書嗎?你試過整宿整宿的熬夜寫研究計劃書嗎?算了不說了,回憶起來挺鬧心的。耗費這精力和金錢,到頭來沒有考上名校,真的有點痛苦了。好在我順利的通過了萬人都在擠的那座獨木橋,成功的靠著運氣在日本續了兩年簽證。


去日本留學,我後悔了...



總之這幾年,我老是有事沒事的喝酒,站在陽臺上看著家的方向,吹吹風,可能自己受過的苦能夠隨風消散,可能日本的風就像國內的大海,能夠帶走留學生的所有哀愁吧。

對於日本留學,我後悔了,後悔沒有老老實實的待在家裡,按部就班的走完青春;後悔在不應該躊躇的年齡段裡,學會了太多;後悔自己當初心血來潮,背井離鄉,後悔的太多太多... 但是如果讓我坐著時光機回到高三,我可能還會選擇相同的路。因為我到現在都信奉一句話:別讓自己安逸的時間太久,一旦有一點挑戰,你都以為自己在拼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