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技巧丨最常問的5個問題,面試前必看!

2020年廣東農信社面試陸續開啟

小可愛們都準備好了嘛?

是在為等待面試通知而焦慮

還是在糾結半結構化面試的套路

給大家安利面試官常見的那些問題

你更需要了解!

面試技巧丨最常問的5個問題,面試前必看!

1

你為什麼申請這個職位?

這幾乎可以算作農信社半結構化面試中最常見的開放性問題,回答時可以結合自身性格、優點、組織文化、職位要求等來回答。儘量突出自己適合該職位的特質和做好這份工作的信心

以客服崗位為例

我覺得自己挺適合做客服的。客服需要很高的做事效率,既要快,又不能出錯。在學校的時候,同學公認我做事麻利,集體活動一般都由我收錢,做記錄。除了做事快,我的個性也很適合,我的朋友都說,即使是打電話,都覺得我是在笑著說話。我覺得做客服肯定要讓別人覺得親切才行啊。

2

請說出你經歷過的最成功/失敗的事例。

此類問題考查考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回答此類問題可用STAR模型。

S=Situation,完成某事戒者做出某決定是在怎樣的背景下,當時具有怎樣的資源,面臨怎樣的問題;;

T=Target,此件事情最終的目標是什麼;

A=Action,如何行動的(利用資源、克服困難、解決突發狀況等);

R=Result,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如果是失敗的事例,那麼結果之後還需要分析失敗的原因,總結得到的經驗教訓。

注意舉的例子最好是與學習或實踐相關的。考生在答此類題目的時候要做到從實際出發,巧妙表達,凸顯自我與崗位的匹配性。

3

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許多應聘者把自己的缺點說得模稜兩可,希望考官會看作是你的優點。例如回答說:“我性子急。”希望主考官認為你幹勁十足,這類話主考官早聽膩了。

大家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點,可以說一些對勝任崗位影響不大的缺點,以自己的誠實和勇氣來贏得考官的認同和欣賞,但要注意的是,不能說完全與崗位相悖的缺點,比如櫃員對細心的要求很高,那大家應聘該職位時最好不要所自己的缺點是“粗心大意”。

這類問題的惟一對策就是,真誠暴露自己的弱點,只要這個弱點不是所申職位的"致命傷"。

回答示例

我覺得我有時候會過分在意別人的感受,比如不會直接表達不同意見,覺得會讓對方丟面子,其實這樣做很不利於快速有效地開展工作。我希望自己能夠逐漸學會更加爽快,對人對事更加直接。

4

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時,考生所闡述的優點,是否為職位所需的素質(禁止撒謊)。

回答示範

我的優點是表達能力強,而且樂於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學校上課總是踴躍發言,還參加過演講比賽;在工作崗位上,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是對工作負責的一種表現,如果我們愛一份工作,一定會獻計獻策讓它更好(精選與所申職位最吻合的優點)。

5

你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當聽到這個問題,一般就意味著一場面試基本接近尾聲了。很多應聘者經過幾番與HR的對答已經十分緊張了,突然主動權又回到自己手裡就不知該如何使用,除了對於上下班時間、保險這種泛泛的問題簡單的提及之外,大多數人都是以“我沒有什麼要問的了”結尾,除了緊張的因素以外,也擔心問的過多反而讓HR覺得自己很難纏以至於影響了面試分數。那究竟有沒有需要問的問題呢?

入職前對於企業的深入瞭解,有助於應聘者找到更合適的崗位,也避免了日後雙方資源和機會的浪費。而且,如果HR對你興趣十足,當你在表達你的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這次主動性的出擊而更為自己加分,或者你前面表現的不是特別令HR滿意,你也能夠通過提及一些有營養的問題以讓HR對你有所改觀。當然,提問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對HR語言和肢體的表現而判斷,你是否合格了。可以遵循“與職位相關的問題要多問,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少問”的原則,在提問的期間可以觀察HR的反映,以作判斷。

與職位相關的問題要多問

以職位為中心的問題會讓HR認為你在力圖知道這份工作的完整描述,分析你的業務水平和對於工作的思考能力是一個什麼狀態,為HR最終將你判斷為是有實力有潛力肯動腦的的員工打下基礎。

例子

1、我知道該職位的首要職責,但公司有沒有其他的要求?

2、我的專長是XX,請問XX部門在公司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3、在未來一年內,該部門的工作目標是什麼?

4、我打算考取XX方向的XX資格證書,這個證書對公司該職位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嗎?

5、從員工和公眾的角度看,您覺得貴公司與其競爭對手的區別在哪兒?

6、我從招聘信息上看,貴公司似乎更偏向有經驗的人,那麼會對沒有經驗的人在錄用上做什麼考慮?

7、面試之後的安排都是什麼,您會在什麼時候做出決定?

面試是一件嚴肅的事情,由應聘者發問的階段,應聘者既不能不聞不問,也不可毫無界限的隨意發問,要掌握好一個度。

同時及時觀察HR的反映並隨機應變,讓形式可以更好或是逆轉。要記住的是,去了解重要的信息以確保你和工作的契合度,這既是對所應聘的企業負責,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