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近年來,隨著影視劇市場的持續火爆與互聯網新媒體發展趨勢的日新月異,不同類型的影視劇項目對於營銷的需求越來越細分和多元。要想打造一部現象級的作品,營銷上的創新愈加重要。 如今,影視劇的營銷方式花樣迭出,又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呢?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直擊社會痛點精準營銷

劇集想要發熱成爆款,在大眾間獲得高影響力和美譽度,抓住並不斷吸引更多路人粉是關鍵。而想要贏得路人粉的好感,口碑營銷則是關鍵。但在口碑營銷的過程中,相對題材類型、後期製作、主演或製作陣容,從劇情提煉出社會話題、帶動全民熱議在當下顯然更具效果。以《都挺好》為例,這部劇能甩開同類型題材,穩坐同時段收視第一寶座並霸屏社交平臺,與其直擊社會痛點的精準營銷密不可分。




前段時間完結的《都挺好》借蘇明玉在蘇家遭遇的不平等待遇,把話題營銷的發力點集中於“重男輕女”,以此直戳女性觀眾的痛處,讓她們從“蘇明玉”的不平等遭遇出發抒發自己的感受,進而在社交平臺上引發討論;隨後又借蘇明成用蘇家的錢買房、結婚發力“啃老”,借蘇明玉在蒙氏集團的工作處境發力“女權主義”和“職場困境”,借蘇大強的各種作妖以及蘇家兄妹之間的相處,發力現代社會原生家庭中的糾葛。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與此同時,宣傳團隊也會從觀眾的討論聚焦點出發,把劇中的人物、事件再放大,並以劇情截圖、表情包的方式在網絡上傳播,借微博轉發、微信分享、朋友推薦做到社交平臺全面覆蓋,從而實現話題熱度反哺劇集熱度,吸引更多的路人來看劇。對比來看,現實題材劇集在這點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宣傳營銷時可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在劇播前明確劇集內容裡能切中人心的痛點,播出後以此為發力點展開營銷。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營銷也要內容為王

新媒體也好,傳統媒體也好,營銷當中最主要的不是渠道,而是內容。不管營銷還是作品,都得有魂。傳遞給觀眾最核心的內容、價值觀,才是整個營銷當中最重要的。大家喜歡看故事,不論電影還是電視劇,都需要一個好故事來打動觀眾、打動人心。眾所周知,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信息,量多且複雜。如果影視劇作品只是沒有過硬的原創內容,是很難引起他人興趣的。毋庸置疑,原創內容是用戶最喜歡的,因為無法複製令人眼前一亮,一個高質量的原創內容,其傳播力和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營銷也需要講個好故事,所謂的碎片化營銷只是手段而已,即使會不斷更迭、變換花樣,但最核心的還是要講好故事。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依託明星,營銷前置


互聯網時代,電視劇的營銷手段也要講究個性,力求依託明星領袖,打造規模效應,利用明星對受眾的影響力,基於社交平臺或媒體,營銷前置,達到未播先紅的效果。早在《古劍奇譚》播出期間,電視劇就利用演員楊冪的影響力進行營銷,利用微博等社交平臺,不斷炒熱明星與電視劇之間的話題,比如“天氣姐”的討論、“峰冪戀”的熱捧,同時掀起明星的領袖作用,演員與製作方精心策劃,通過藝人的私人賬號不斷推動有關電視劇劇情發展的互動消息,與劇情實時保持同步,使得電視劇不斷在媒體上進行傳播,維持了電視劇話題的熱度,引起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可以說,媒體上的每一次分享與轉發,都對電視劇的推廣與覆蓋起到了一定作用,而話題度與曝光度的迅速提高,收視率自然同樣會居高不下。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劇集與品牌聯動營銷,雙向引流

如今,電視劇、網絡劇中的創意廣告成為熱門,為了讓劇集獲利更多,劇情中往往暗藏諸多廣告,不過,尺度處理不得當的話,就容易被觀眾噴。而創意十足的聯動營銷,卻會帶來劇集與品牌的雙向引流,實現共贏。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現象級網劇《白夜追兇》不僅官微很“皮”,聯動營銷策略也做得很好。開播之初,該劇曾推出過“不要在淘寶上搜白夜追兇”的推廣活動,充分利用觀眾的好奇心理。來自《白夜追兇》的Face Time電話,恐怖音效令人毛骨悚然,卻也成功調動起了網友對《白夜追兇》的興趣。這樣的聯動使得參與人數飆升到3000萬人次,在有趣又好玩中推廣了劇集,實現了阿里和《白夜追兇》的雙向引流。


影視劇營銷方法論



剛剛收官的《東方華爾街》與京東的聯手效果同樣不俗。視頻廣告與劇集的契合程度極高,劇集聚焦金融題材,京東則以“職場新訴求”為核心打造相關廣告。活動還開設了專題活動頁,播出平臺騰訊視頻為京東用戶提供VIP卡的獎品,讓用戶從這次聯動營銷中切身獲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