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縣石板河村:一條從懸崖絕壁上鑿出來的幸福通道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 黃和春)“曾經,這裡是鳥飛來都站不穩的地方,我們村民去獨山趕集要從深谷裡繞小道出去,來回要6個多小時;去赫章縣城,步行要走30多公里,來回要一天……”姚支書說。

石板河村是赫章縣113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轄10個村民組519戶2720人(其中:貧困戶260戶1424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2.35%。該村位於赫章縣城以西25公里處,距白果街道所在地20公里,這裡有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適宜發展黑山羊養殖。

20年前,這裡的村民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百姓全部被關在了大山深谷裡。沒有通路,無法採購煤炭取暖,只能靠燒柴做飯,生態嚴重遭到破壞,沒有通電,晚上採光點的是煤油燈,人均收入最高只達到815元,吃不飽,穿不暖,住的是茅草屋,教育、醫療更無法得到保障。很多高齡老人住一輩子沒到過7公里外的獨山趕過集,簡直達到與世隔絕的地步。

這個讓鳥飛來都站不穩的地方,叫川溝大巖,是數百米高的懸崖絕壁,就是因為這些大山深谷,阻斷了石板河村519戶老百姓的發展。

赫章縣石板河村:一條從懸崖絕壁上鑿出來的幸福通道

如今,這裡鑿出了一條懸掛在萬仞絕壁上的公路,長470餘米,人們稱它為“掛壁公路”,這條路成了石板河村的咽喉要道和脫貧之路,但這條路的修建並不簡單。

據該村姚支書介紹:石板河村的這條“掛壁公路”,是村民們一錘一鑿幹出來的,全村人民付出了極其艱辛的努力,但這條路的來源要從2000年前開始說起。

記得是1999年的春季,村裡唐家坤老人做80高壽,晚輩們為討老人喜歡,特准備宴席邀請親朋好友前來祝壽,於是安排人馬到獨山趕集買菜。在回來的途中,由於馬匹馱得很重,來到“梯子巖”深谷處,不慎踩滑,連馬帶菜一起掉下深谷,馬匹當場活活摔死。當晚參加祝壽的村民們議論,建議“村支兩委”牽頭,向上級報告,帶領大家將這條路打通。

於是當年夏天,“村支兩委”在群眾的呼籲和支持下,向原白果鎮人民政府申請報告,得到了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原黨委副書記、鎮長安勇親自實地考察調研,經過反覆3次的偵察考證,決定從川溝大巖上開鑿一條路,連通石板河村。

當年秋季,不甘於被大山和懸崖束縛的石板河人,在“村支兩委”的精心組織下,男女老少齊上陣,義務投工投勞,每天作戰12小時左右,就連大年初一都不停歇,因當時資金短缺,黨委、政府只能幫助提供爆炸物資。

開工建設過程中,由於施工難度極大,加上當時群眾技術有限,其中1村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10餘人受傷。

白果鎮黨委、政府得知此消息後,立即阻止施工,並出12.8萬元從外地協調聘請5名技術員,深入到“川溝大巖”絕壁處參與技術施工。

黃天不負苦心人,石板河村男女老少決戰3個年頭,大戰約260多個日夜,義務投工投勞約40000多個。終於在2003年鑿通了一條470餘米長,懸掛在“川溝大巖”絕壁、勉強可通小車的“掛壁公路”。

聽說公路鑿通那天,石板河村比過年還熱鬧,大家全都集中到川溝大巖,穿著民族盛裝,載歌載舞,慶祝通車。第一輛車開進時,70多歲的蘇連學老人,因從未見過汽車,特意叫年輕人扶他出來看看,一看通村路修得咋樣,二看車怎麼開進來,是什麼樣的。

“石板百姓真是牛,鑿條通道半山頭。貧困快刀來斬斷,直奔小康不用愁。”石板河村人民“絕壁鑿道”的這股拼勁,表現了他們反貧困的頑強鬥志。

路通當年,全村人在除夕夜晚就點上了電燈。2014年,石板河村又得到了國家“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支持,爭取300萬元的資金投入,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將這條懸崖上的“掛壁公路”擴建成了寬約4.5米的水泥公路。

這條“咽喉要道”,給石板河村人民帶來了幸福,為全村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徹底解決了這個深度貧困村“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

2018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4800元左右,已脫貧86戶496人,貧困發生率已降至34.83%,通電、通水、通路等“三通”問題已全部解決,村裡每天過往車量百餘輛,茅草房搖身變成大平房,教育、醫療得到有效保障,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好的維護。

現全村已成立專業合作社7個,其中有2家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從事生豬和肉牛養殖,帶動29戶群眾脫貧,有13名貧困人員參與了護路公益崗位,有效拓寬了貧困群眾脫貧門路。到2020年,石板河村將實現整村脫貧退出,與全縣人民一道同步邁向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