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家鋰電企業Q1業績剖析 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鋰電企業在2018年增收不增利的現象延續至2019年第一季度,企業繼續承壓,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續下滑。

高工鋰電統計了60家鋰電企業2019年一季度報發現,僅有23家企業出現營收淨利同步增長。超過半數企業出現營收或淨利大幅下滑,這表明一季度鋰電產業鏈整體發展情況並不理想。

此前,高工鋰電梳理了66家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2018年的業績快報發現,有31家企業的淨利潤出現下滑,其中鋰電池企業佔比達三分之一。

總體來看,2018年鋰電產業鏈出現了企業增收不增利或增速放緩、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滑、應收賬款高企、行業兩極分化的行業特徵。

60家锂电企业Q1业绩剖析 盈利能力持续下滑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腰斬”,在此背景下主機廠提出更嚴格的降價要求,上述行業發展特徵將進一步加深。主機廠降成本壓力將直接傳導至整個鋰電產業鏈,企業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下滑將無法避免。

這意味著包括動力電池、四大材料、設備等鋰電企業在未來的時間內都將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這需要整個產業鏈協作配合共渡難關。

具體來看:

1 鋰電池領域

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增長,新能源車企紛紛搶裝帶動一季度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增長。

GGII統計數據顯示,Q1國內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12.32GWh,同比增長179%,帶動動力電池企業業績增長。

其中,寧德時代實現營收99.8億元,淨利潤10.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68.93%和153.35%,保持市場領先優勢;而比亞迪則實現淨利潤7.5億元,同比增長631.98%,成為淨利增幅最大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動力電池市場高度集中,行業呈現兩極分化的發展趨勢。

在16家鋰電池企業中,僅有6家企業營收淨利保持增長,其餘電池企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猛獅科技淨利潤虧損1.8億元,同比下滑975.37%,成為淨利降幅最大的企業;而堅瑞沃能在2018年虧損39.97億元之後,一季度再度虧損5.4億元,經營狀況沒有明顯好轉。

2 材料領域

包括正極、包負極、隔膜和電解液等領域的企業都出現了淨利潤下滑的現象。

正極方面,廈門鎢業淨利潤降幅最大同比下滑187.38%,而富臨精工、豐元股份、湘潭電化、當升科技、格林美等正極材料企業淨利潤都出現增長。

電解液方面,新宙邦營收淨利雙雙同比增長,而石大勝華、多氟多、江蘇國泰等都出現了營收或淨利下滑的現象。

隔膜方面,恩捷股份淨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長164.89%,雙傑電氣淨利降幅最大同比下滑82.59%。

3 設備領域

受一季度動力電池投擴產需求拉動,鋰電設備企業迎來發展利好,龍頭設備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出現強者恆強的發展趨勢。包括先導智能、百利科技、星雲股份、金銀河等鋰電設備企業在一季度都實現了營收淨利同步增長。

4 鈷鋰材料領域

受上游供給端新建產能集中釋放和下游市場需求減弱影響,鈷、鋰材料價格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行通道。材料價格大幅下滑,產品毛利率和盈利能力降低,導致大批鈷鋰上市公司2018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發展情況,淨利潤同比2017年大幅下滑。

進入2019年,鈷、鋰材料價格下行趨勢不減,供過於求的狀態仍將持續,下游材料企業按需採購,市場需求疲軟,導致鈷鋰材料企業的利潤增長受阻。

包括華友鈷業、洛陽鉬業、盛屯礦業、寒銳鈷業、道氏技術、天齊鋰業、雅化集團、江特電機等大型鈷鋰上市公司,在一季度都出現了淨利潤同比下滑的現象。其中道氏技術降幅最大同比下滑230.04%。

總體來看,受補貼大幅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影響,鋰電企業的盈利能力正在下滑,增收不增利或將成為鋰電產業鏈的普遍情況。

當前主機廠正在向動力電池廠大幅壓價以抵消補貼退坡的壓力,進而傳導至鋰電產業上游,降對鋰電材料、設備、鈷鋰等鋰電企業提出更大的降成本要求,從而影響上述企業的利潤增長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