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幾年過去,《暮光之城》結婚那一幕仍然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童話中的王子和公主,也不過如此吧。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婚禮,通過儀式向對方表明心意,愛人之間做出虔誠的許諾,

“無論是好是壞,富貴或是貧窮,疾病或是健康。

都彼此相愛、珍惜,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這應該是無數女孩從小就夢寐以求的場景。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情侶從領證那天起,就已經成為了夫妻。

證都領了,再辦儀式,

更多的意義在於昭告天下“我們結婚了”。

婚禮,體現的是排面。

排面,需要各式各樣繁瑣的流程撐起。

本應是最開心幸福的一天,卻變成了最累的一天。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別人眼裡新郎新娘光鮮亮麗,其實他們早就累得不行。

朋友給我發了一份婚禮流程表,看得我一個頭兩個大。

每一個行程具體到分鐘,這哪是結婚,分明是大型晚會策劃案。

而更讓朋友頭疼的,莫過於所有的劇情,說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表情,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都需要按照腳本呈現舞臺效果。

臺下的觀眾淚眼汪汪,臺上的主角在背臺詞。

旁邊的司儀不斷暗示,身邊的伴郎小心翼翼。

並且,每一個流程都不能出錯。

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時間把控。

生怕,耽誤了時辰......

一場婚禮,不僅要耗費腦力和精力,更需要體力。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2018年10月6號,廣州。

一新郎被捆在路邊燈杆上,後腰間還纏著一捆鞭炮。

在朋友的歡呼聲中,鞭炮被點燃,

在鞭炮的炸裂聲中,男子的屁股開了花。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2017年5月,廣東。

張女士當伴娘的時候,慘遭一群人猥褻。

幾個男的突然撲向她,對她一陣亂摸。

伴娘光天化日被羞辱,喜慶的場合,混進品行不端的人愚弄道德底線。

儀式,反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婚禮搞得低俗不堪,

成為惡俗行為的發酵場,更成為破壞幸福的絆腳石。

傳統婚禮,給年輕人的束縛和壓力太大了。

躲過婚鬧,卻怎麼都躲不開人民幣。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90%的人稱,安排婚禮,自己的喜好可暫放一邊,

爸媽能接受最重要,爸媽高興就好。

因此需要層層考慮父母的意願,照顧父母的審美,

更需要,做到體面。

而所謂的體面,全都是用錢砸出來的。

算一筆賬。

辦一場婚禮,究竟需要多少錢?

1.喜糖和紅包伴手禮

5000+

2.婚車

8000+

3.聘請主持人

2000+

4.婚慶

50000+

四大金剛、婚車裝飾以及婚禮佈置。

5.結婚服裝

5000+

包括主婚紗、晚禮服、旗袍、出門紗以及新郎禮服。

6.跟妝+錄像

8000+

合計,至少7萬!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這還不包括喜糖、喜酒、床上用品、氣球、請帖、服裝、手捧花、喜字、紙巾、紅包袋、酒水、結婚蛋糕、花生、瓜子、禮賓花、綵帶等眾多婚慶品費用。

更不包括開銷大頭,酒店宴席的費用!!

而這,還是保守估計。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用喜歡的方式,追求想要的婚禮。

如此,便好。

旅行結婚,選擇的不僅是新穎的結婚方式。

更是自由、自主。

婚禮是給自己辦的,不是給別人看的。

結婚是自己的事,婚禮自己安排,

隨心、自在、自然。

沒有僵硬的走臺,亦或刻板的儀式。

不需要宴請賓客,不需要操心婚宴的繁縟細節。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邊走邊玩,邊玩邊拍,和愛的人幸福地度過美好的一天又一天。0

想想看,把所有行李往車裡一丟。

租輛車踏上旅程,車外是移動的美景,

車內響著動感的音樂,和愛的人一起馳騁在廣闊的天地之間。

那是何等的悠閒。

人生,不就是追求更多無限的可能嗎?

一輩子只結一次婚,和體面的婚禮相比,

我更想要區別與臺上演講更有價值,更浪漫的紀念。

“那個勸我花20萬辦婚宴的人,被我拉黑了。”

和愛的人一起去看星辰大海,定製專屬婚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