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水鄉:一村有一品 油茶正當時

陽光明朗的龍水,除了漫山遍野透黃的枇杷,便要數青翠繁茂的油茶最吸引人了。放眼望去,龍溪村大坪上組成片的油茶樹長勢良好,紫紅色的油茶果密密麻麻地掛在樹枝上,生機盎然。

“我們前期栽種的油茶今年就能投產了,預計可採收3.5萬斤油茶果,按每斤4元的價格算,預計可收入14萬元左右。”貴州惠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仵鐵牛告訴筆者。

龍水鄉:一村有一品 油茶正當時

距離開陽縣城52公里的龍水,鄉域內大部分土地貧瘠,山高坡陡,產業基礎相對落後。近年來,龍水鄉在充分考慮地理、氣候、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本地氣溫、海拔、土壤等資源優勢,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大力發展枇杷、蜂糖李等特色產業,先後發展種植了5000畝枇杷和5000畝蜂糖李,切實讓老百姓嘗足了水果的“甜頭”。

然而,隨著多地枇杷等水果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加上龍水鄉的枇杷平均樹齡已達10年左右,部分果樹已逐步開始老化。為及時調整和更新種植品種,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該鄉積極引進貴州惠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龍溪村大坪上、金竹灣一帶規劃種植油茶1000畝。今年,已投產400畝,預計採果期可解決15-20名困難群眾臨時就業問題,按每人每天100元計算,可增收8000餘元。

龍水鄉:一村有一品 油茶正當時

“開花開出蜜來,結果結出油來”,有著“綠色銀行”之稱的油茶樹,盛產期可達80年以上,群眾一次種植,便可長期受益。

為把經濟效益高、生態效益強的油茶打造成龍水人民的“綠色銀行”,龍水鄉積極謀劃,先後到5個村組織村幹部、駐村幹部、包村工作人員、村民代表等召開產業發展調研會,認真梳理各村產業佈局和發展現狀,針對各村當前的土地存量、氣候環境等實際,科學規劃招商示範帶,引導群眾以土地資源入股,加大與貴州惠農公司等落地企業的合作,利用閒置土地資源發展油茶種植。同時,支持轄區種植大戶成立龍水鄉富硒農特產品商會,推廣“村集體+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極大地促進了油茶產業的蓬勃發展。

龍水鄉:一村有一品 油茶正當時

下一步,計劃在氣候溫和、降雨量適中的新場村發展種植油茶2000畝,屆時,龍水鄉將形成以油茶、蜂糖李、枇杷、甜柿、桃子等為主的“一村一品”產業發展佈局。同時,按照縣委、縣政府提出的“一竹”特色產業佈局,依託林業部門引進實施主體,著力打造龍湖竹海美景,努力呈現出“春有花、夏有果、秋有實、冬有青”的龍湖美景,逐步構建起具有龍水特色的高效生態產業體系,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注入了新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