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地鐵:這是最先進,也是最落後的地鐵

最有故事的地鐵

倫敦地鐵,有很多故事可以講,因為夠老。然而又因為年紀也大了,總有些跟不上形勢的地方。現在,以線路長度計算,倫敦在全世界只排第四,中國地鐵後來居上,上海、北京和廣州分別佔據了前三名。

伦敦地铁:这是最先进,也是最落后的地铁

倫敦地鐵雖“老”,但不時會注入年輕活力的元素,圖為體操運動員在車廂裡帶給通勤族的驚喜。 (東方IC/圖)

1863年,倫敦人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條地鐵線,從帕丁頓(Paddington)通往法靈頓街(Farringdon Street)。最“新”的一條地鐵線維多利亞線建成於1968年,一年後,中國的第一條地鐵線才在北京通車。倫敦地鐵11條地鐵線全長402公里,有270個站,其中70個車站是英國特殊建築和歷史遺產法定列表登錄建築。

倫敦地鐵也是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鐵系統之一,每天運送乘客500萬人次,2018年度運送乘客超過13.6億人次。從1960年開始,吉尼斯世界紀錄增加了一個條目,抵達倫敦地鐵所有車站的最快速度,截止目前,紀錄由芬蘭人Andi James和英國人Steve Wilson保持,2015年5月21日,他們花了15小時45分38秒達成。

如今全世界很多城市都在使用的拓撲地鐵線路圖,其理念也源自倫敦地鐵。從前的地鐵圖只是在城市地圖上疊加地鐵線路,但這帶來一個問題,就是市中心的地鐵站過於密集,城市外圍的地鐵站則間隔很遠。直到1931年,在倫敦地鐵工作的技術製圖員Harry Beck提出,對於地鐵乘客來說,站點的實際地理位置和距離並不是那麼重要,他們更關心站點的分佈順序、要搭乘幾個站、怎麼換乘等。於是,他根據電氣原理圖的概念,設計出一個各站點幾乎等距分佈的地鐵圖,路線多以水平、垂直、45度角來呈現,並以顏色加以區分,將複雜的地鐵線路圖變得大為簡潔清晰。

一開始,地鐵官方認為這個方案過於激進,只印了500份進行小範圍測試,結果地鐵圖大受乘客歡迎,在次年加印到上百萬份。不過,在後面的歲月裡,倫敦地鐵又拋棄了Harry Beck,啟用其他設計師的版本,他的名字也從地鐵圖上刪掉,Harry Beck直至去世前還在改進自己的設計,但再也未被採用。直到2018年,Harry Beck去世近半世紀後,他的名字終於重新回到倫敦地鐵圖上。如果你到倫敦旅行,請你看看手上的倫敦地鐵圖,感謝這名製圖員對世界地鐵作出的貢獻。

最具文藝氛圍的地鐵

倫敦地鐵的海報與別處不同。一幅幅,都是讓我愛著倫敦的理由:從博物館和美術館的特別展覽,到音樂劇和芭蕾舞演出,到新出版的文藝小說和新上線的電影……當我走在北京地鐵裡,被鋪天蓋地、字體巨大、色彩鮮豔的商業廣告視覺壓迫時,我想念倫敦地鐵,想念倫敦。

伦敦地铁:这是最先进,也是最落后的地铁

南肯辛頓站的畫展海報。 (駱儀/圖)

光是在2000年,倫敦地鐵收到超過200個電影拍攝申請。我們也曾經在許多電影裡看到倫敦地鐵的身影。在哈利波特迷心目中,國王十字車站(King’s Cross)9又3/4站臺是必須朝聖打卡的地方。但倫敦地鐵還有更多神秘車站。《007:大破天幕殺機》裡,邦德和席爾瓦在倫敦地鐵上演追逐戲,取景地是銀禧線(Jubilee Line)廢棄的查令十字車站(Charing Cross)。《神探夏洛克》則對在1994年關閉的奧德維奇站(Aldwych)情有獨鍾,在此拍攝了第三季第一集《空靈柩》。

雖然大部分停運車站都已被拆除,倫敦地下仍殘存著超過40座廢棄車站,它們被稱為“幽靈車站”,幽黑,詭異,猶如靜靜躺在地下的另一個世界。查令十字站和奧德維奇站因為電影取景而知名,更罕為人知的是,大英博物館地下也有一座同名的幽靈車站,曾在1900年-1933年間使用。坊間傳聞,通過地鐵站的秘密甬道,可以去到收藏著無數珍寶的大英博物館地窖,政府出於安全考慮關閉了該地鐵站。是否有一天,會有一部小說或電影以此站為靈感,創作一個從幽靈車站潛入大英博物館的藝術竊賊故事呢?

幽靈車站並不對公眾開放,但倫敦交通博物館(London Transport Museum)會在每年某些日期組織“隱蔽的倫敦”地鐵主題遊,帶你深入探索其中7座幽靈車站,包括曾經作為丘吉爾戰時內閣的唐郡街站(Down Street)。當倫敦被納粹空軍密集轟炸時,丘吉爾就躲在這座防空洞裡。

最不與時俱進,但還底氣十足的地鐵

倫敦地鐵的列車跑起來震耳欲聾,每個週末總有一些線路要停運修整,一下雨下雪就癱瘓一大片,這些我都忍了。最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的是,地鐵裡竟然沒有手機信號!我曾經約一位朋友見面,搭地鐵去的路上臨時有變,我只能下地鐵,上到地面,試圖聯繫他,不出意料又無可奈何,他的手機無法接通,想必他也在地鐵上。這種不便每天都在發生。

當我很鬱悶地跟英國同學抱怨時,他們卻很吃驚:“難道其他城市的地鐵裡都有信號?”英國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沒信號,有人猜是為了避免打手機吵到其他乘客,也有人猜是技術上有困難,還有人說是為了反恐。

2007年,曾經有一小段地鐵調試接收手機信號。2012年,倫敦地鐵與維珍移動合作,在多個站點覆蓋了免費WiFi熱點,但隧道里還是不能上網。他們也曾計劃在2012年倫敦奧運之前擴建地鐵裡的手機信號網絡,最終因為經濟和技術原因而終止。直到現在,倫敦地鐵裡還是沒有手機信號,只有部分移動服務商的用戶可以通過APP連上維珍移動的WIFI,來接收短信和來電——複雜到我舌頭都打結了——然而只有約半數地鐵站有WIFI。

伦敦地铁:这是最先进,也是最落后的地铁

海德公園站壁畫。 (駱儀/圖)

從前的倫敦地鐵也沒有空調,1906年貝克盧線(Bakerloo Line)開通時曾經打廣告稱,地鐵內最高溫16攝氏度。一個世紀過去,2006年夏天,地鐵曾經錄到47度高溫,乘客們無奈稱之為“烤箱”。如果那時候試圖用地鐵運送動物,你甚至會因為高溫而違反歐盟動物保護法。

直到2010年8月,倫敦終於有了史上第一條安裝空調的地鐵線。2018年夏天,全球各地紛紛被熱浪侵襲,可憐倫敦只有4條地鐵線有空調。其餘地鐵線則因為建造得太深,使得熱空氣更難擴散,又因為隧道空間狹窄而無法容納加裝空調的車廂。中央線(Central Line)的霍爾本站(Holborn,就是如今距離大英博物館最近的站)溫度一度高達46度。一名忍無可忍的中央線乘客發推特問官方:到底有沒有在採取什麼措施來解決這個“無法接受的狀況”?中央線的官方賬號回覆稱:“全線安裝了空氣冷卻系統的新車會在2030年初到來……”噢,這是怎樣的英式幽默!

伦敦地铁:这是最先进,也是最落后的地铁

牛津廣場站出口。 (東方IC/圖)

先進也好,落後也好,倫敦人的生活不能沒有地鐵。每年幾次地鐵大罷工,就是全城通勤族最緊張的日子。即使反覆看新聞、計劃好替代出行方案並提前至少一個小時出門,還是免不了遲到。不過,你也許還是第一個到的。

倫敦地鐵,不叫Metro也不叫Subway,叫Underground,暱稱“the Tube”(管子),它是倫敦的血管。

駱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