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很重要,且用且珍惜

近日,有很多粉絲私信問我,自己的徵信莫名其妙就會多出來一條不良信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影響徵信的到底都有哪些因素呢?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三個案例,同時也要告訴大家,不要因為一時之快,讓自己的徵信蒙受不白之冤。

案例一:編出來的"首套房"

去年11月,市醫院的李醫生到人民銀行查詢個人信用記錄。據他稱,他在辦理房貸時,被告知必須按二套房辦理貸款,但是自己沒有自有住房,怎麼會按二套房辦理貸款?且如果按二套房貸款利率和首付款計算,比首套房總體下來要多交2多萬元。

經查詢,李醫生的信用記錄顯示其已擁有自有住房,且地址明確。據他回憶,兩年前有某銀行的信貸人員到他們醫院辦理信用卡,單位不少人辦理了信用卡,李醫生也辦理了。其中,在填寫登記表格信息時,他雖然沒有自己的住房,但為了增加信譽度,就填上了已有住房,並隨便編寫了一個地址。這樣就把信用卡辦下來了,但現在,當他真想購買房子時,便遇到了先前的一幕。為證明自己沒有住房,李醫生先後跑了多家相關單位,最後終於通過房產部門證實他原本沒有住房。接著,又等了2個多月,為他辦理信用卡的銀行才變更了他的基本信息。

徵信很重要,且用且珍惜

注意:居民在辦理貸款,申請信用卡等與徵信相關的產品時,個人應向商業銀行等機構提供正確的個人基本信息。同時,還要及時更新自身信息,並關心自己的信用記錄,發現有疑問的地方及時向銀行方面諮詢。

案例二::都是"第三方代理還款"惹的禍

2月14日,孟先生因購房計劃,向居住地縣農聯社申請個人住房按揭貸款10萬元,期限10年。但縣農聯社在審查其個人信用報告時發現: 2013年4月11日,孟先生在一家銀行辦理了汽車消費貸款,還款期限為24個月,貸款現已還清。但在還款的兩年時間內,其信用報告中顯示"累計逾期次數16次"。面對如此多的不良記錄,農聯社審貸會沒有通過孟先生的住房貸款審批。後經多方調查,孟先生辦理汽車消費貸款後,都按時將應還款金額交給某汽車銷售公司,但這家汽車公司,卻沒有及時將孟先生的錢劃轉給銀行,所以造成了孟先生信用報告中出現多次逾期,形成了不良記錄。

徵信很重要,且用且珍惜

注意:建議還款時,個人最好直接與銀行辦理相關信貸業務,如果採用第三方代理的方式,應特別注意代理合同的相關條款,並關注自己的信用記錄。萬一發生第三方機構未及時向銀行還款的情況,應及時與第三方機構進行交涉,必要時可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案例三:信用卡透支不按期還款記入徵信系統

黃某,經營著一家鋼鐵公司,資產過億,前不久因業務的需要,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通過認證調查,認為可以為黃某發放貸款,但在辦理貸款的過程中,銀行發現黃某在人民銀行的個人信用記錄檔案中有不良記錄行為,經查,黃某在兩年前辦過一張信用卡,該卡有透支後5期不還的記錄,按照規定,個人信用記錄不良行為的客戶,銀行不能辦理貸款,這樣黃某的銀行貸款就此卡殼,事後黃某追悔莫及。

徵信很重要,且用且珍惜

注意:徵信代表著個人金融信用體系水準,對金融機構而言,金融機構通過徵信系統實現了信息共享。在全面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運營狀況和信用風險水平等的基礎上,金融機構可以識別高風險客戶,防範貸款風險,保障銀行信貸安全。

知信生活市場調研經理徐先生說,徵信在生活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你的金融生活中,它作為你的身份證明以及你的"個人說明書"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那些剛需族和邁入成家立業步伐的八零九零後們,更是要注意自己的徵信問題,因為這是你創業是否成功、能否成狗買到房的第一條標準線和敲門磚,如果徵信上不良記錄過多,則會被列為失信人員,會讓你後悔終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