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2003年3月17日,海灣上空烏雲密佈,美國總統小布什向薩達姆發出最後通牒,他要求薩達姆在24小時之內必須自動離開伊拉克,否則伊拉克將面臨戰爭。

而此時的薩達姆早已焦頭爛額,作為中東地區的政治強人和美國的“死對頭”。薩達姆心知肚明,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接受他的流放。話又說回來,以薩達姆的性格,他也不會甘於過流亡的生活。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12年前,薩達姆曾率領伊拉克軍民抵擋住了多國部隊的狂轟濫炸,最終,他等到了美國換屆選舉,等來了戰爭的轉機,雖然海灣戰爭他也是以慘敗而收場,並且讓伊拉克接受了多年的制裁。但是,薩達姆至少保住了自己的政權。在伊拉克戰爭開打之前,薩達姆幻想這一次也能夠順利的挺過去,自己能夠再一次絕處逢生。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戰爭打響,美英聯軍迅速攻佔伊拉克各個戰略要地,僅用了20天時間就攻克了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軍事專家普遍認為,薩達姆的部隊如此不堪一擊的主要原因是:備戰不利,導致薩達姆的制定的作戰方針“流產”。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那麼,在伊拉克戰爭開始之前,薩達姆的軍隊是如何備戰的?薩達姆又制定了什麼作戰方針?薩達姆的作戰方針又是如何“流產”的呢?

薩達姆與美國可以稱為是“老對手”了,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薩達姆的軍隊就領略過美國現代化戰爭的威力。而對於即將到來的伊拉克戰爭,薩達姆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早在2001年12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就直接發出過戰爭威脅。並且在伊拉克戰爭開打之前的15個月的時間裡,美英兩國一直在開展頻繁而大規模的外交攻勢,爭取更多國家對這場戰爭的支持。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在此期間,薩達姆並非無所事事,他在伊拉克國內積極開展了備戰工作。比如制定戰略計劃、調整兵力部署、擴充武器裝備、加強民兵組織的建設、開展大規模的演習和練兵,以及爭取國際組織的支持等等。尤其是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的三個月時間裡,薩達姆多次親臨前線部隊視察,並制定了“分區堅守防備,立足巷戰殲敵”的戰略方針。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為此,薩達姆還將伊拉克新劃分的4個分戰區進行了重新調整部署。與此同時,薩達姆還啟動宣傳機器,在國內外的新聞媒體上大肆宣揚伊拉克人民同仇敵愾、舉國迎敵的風貌。一時之間,伊拉克留給國際社會的印象是:這個國家和人民已經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他們是一個炸不垮、打不爛的堅強堡壘,美英聯軍攻打伊拉克,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實戰檢驗了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薩達姆的備戰方針是雷聲大、雨點小,空話多、實事少。薩達姆雖然提出了“分區堅守防備,立足巷戰殲敵”的戰略方針。但是,伊拉克部隊既沒有鞏固掩體加強防禦,也未隱身於大街小巷之中。伊拉克的有生力量的戰略部隊在美英聯軍的狂轟亂炸中迅速分崩離析,首都巴格達竟然成為了一座不設防的城市,美英聯軍不僅在巴格達沒有遭遇巷戰,很多巴格達市民甚至走上街頭,與美英聯軍一起推倒了薩達姆的雕塑。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最令人費解的是:在伊拉克戰爭打響之前,薩達姆就安排人在伊拉克十幾座重要交通要道的大橋上安放了炸藥,但是戰爭打響之後,這十幾座大橋竟然還沒來得及炸燬就落入了美英聯軍的手裡,原本薩達姆想依靠炸燬這些橋樑阻止美軍進攻的步伐的計劃竟然落空了。這些狀況的出現,並不是美英聯軍施以誘惑的結果,也不是伊拉克軍隊心慈手軟使然,它恰恰顯示出美英聯軍配合默契、行動迅速,更加襯托出伊拉克軍隊的備戰不足以及人心渙散的現實。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在伊拉克戰爭的備戰過程中,薩達姆雖然充分的吸取了海灣戰爭的教訓,並制定了相對完善的作戰方針,但是由於缺乏周全細緻的組織,導致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最終“流產”。實際上,在這場小國與超級大國的作戰中,即使薩達姆做了周全的準備,也一定不會是美英聯軍的對手,更何況他沒有做好周全的準備。

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

關於“在伊拉克戰爭中,薩達姆制定的作戰方針為何會流產”這個話題,您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評論。歡迎關注【方圓視界看歷史】,每天為您提供新鮮的歷史資訊,讓您足不出戶就能知曉天下事!

(本文章由【方圓視界看歷史】整理編輯,此文章為原創文章,抄襲必究。文章中的插圖全部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作者會在第一時間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