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貿易投資指數在京發佈

新華社北京5月8日電(記者周武英)《經濟參考報》5月8日刊發題為《“一帶一路”貿易投資指數在京發佈》的報道。文章稱,5月7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路孚特、國家開發銀行研究院等多家國內外知名機構共同編制完成的《“一帶一路”貿易投資指數(BRTII)》(下稱BRTII)在北京發佈。

BRTII分為貿易指數和投資指數兩大指數框架,基於路孚特數據支持,以及WDI、UNCTAD、ICRG等多家數據庫,從總體、區域、國別、行業等不同層面,對2012年-2017年的41個樣本國進行分析測算,並從規模、便利化、風險、潛力四個維度,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投資發展情況及未來趨勢進行全面評估與量化分析。

結果顯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間的貿易往來不斷擴大,投資合作持續深化。“一帶一路”貿易總指數呈逐年上升態勢,倡議有效提升了相關國家間的總體貿易水平,逐漸釋放進出口貿易對各國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中間品貿易成為“一帶一路”區域貿易主要形式,資本品貿易增速不斷加快。電器機械設備及能源大宗商品等成為“一帶一路”主要貿易品。同時,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外資流動規模在全球資本流動中的佔比不斷上升,“一帶一路”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外資流入區域,未來“一帶一路” 將創造巨大的投資和資本需求。

從區域上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充分激發了東南亞、西亞、中亞、中東歐等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和協同優勢,區域內貿易聯繫愈發緊密。同時,與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比較,“一帶一路”內部貿易在全球總貿易中的佔比提升明顯,成為全球重要貿易板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通過促進提升“一帶一路”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降低軟硬設施互聯互通綜合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和營商成本,將大大提升參與各國的經濟全球化廣度和深度。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部部長、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洪俊傑教授認為:“此次貿易投資指數的編制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投資狀況的一個全景式刻畫。可以預計,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將持續成為未來全球經貿增長的新亮點。”

路孚特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陳芳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場數據和架構的提供商之一,路孚特希望在未來繼續與相關機構保持緊密合作,幫助投資者找到“一帶一路”上可盈利、可負擔以及可持續的投資項目。

報告認為,當前全球增長、貿易與投資格局醞釀重大而深刻的調整,各國正處於經濟復甦及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希望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激發發展活力與合作潛力。“一帶一路” 倡議作為國際合作的新模式,不僅有利於各國貿易投資,也有利於促進區域乃至全球互聯互通,為全球化發展注入新的力量和發展動能。BRTII研究預計,未來 “一帶一路” 有望成為全球新的貿易投資增長中心之一,但也需要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彌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提升價值鏈合作、縮小區域間的不均衡等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