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下一任:前任》的失敗

由郭采潔、李學東、鄭愷等出演的《下一任:前任》在“五一檔期”期間於各大影院陸續上映。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下一任:前任》海報

帶著“前任”系列的光環,一度受到了很大的期待和關注。雖然《下一任:前任》的製片方和“前任”系列方面紛紛發文表示,《下一任:前任》並不屬於“前任系列”。但在啟用郭采潔、鄭愷等演員,以及影片名字方面,不免有蹭熱點之嫌。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豆瓣評分

遺憾的是,自上映以來,該片口碑一路下滑,隨著口碑下滑的當然還有票房。

無疑,《下一任:前任》失敗了。在豆瓣上評分已經跌倒了2.6分(滿分10分),甚至被觀眾批為又一“爛片”。本文試將從影視作品的文藝創作理論出發,將《前任3》與《下一任:前任》作比較,尋找後者票房失敗、成為爛片的原因。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觀眾批評

《前任3》:共鳴下的緩解

《前任3:再見前任》(以下簡稱“前任3”)是由韓庚(飾演 孟雲)、鄭愷(飾演 餘飛)等於2017年拍攝的愛情喜劇作品,在當時獲得不錯票房成績。不是說這部電影有多麼出奇地好,但相較於《下一任:前任》,緣何會獲得成功呢?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前任3:再見前任》海報

答案是“共鳴”,觀眾能夠在《前任3》中獲得“認同性幻想”。

觀眾觀看電影是一種集體的行為,當電影本身能夠滿足觀眾的“認同性幻想”、產生共鳴的時候,觀眾本身就會成為宣傳體而口口相傳,從而使這部影片票房飛躍,甚至成為現象級的影視作品。這其中,《戰狼2》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之前的《前任3》雖然沒有成為一部現象級的影片,但票房的成功在某些程度上說明了這部影片是能夠獲得至少一部分觀眾的認可的。這一部分的觀眾毫無疑問,大多數都是青年人。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前任3》孟雲

這些年輕人在這部《前任3》中獲得了怎樣的共鳴呢?

信息時代下,社會極速變遷,年輕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工作、婚戀、人際……彷彿是無形的大山壓在了這些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身上。另一方面,如此壓力的年輕人們因為獨生子女的關係,家庭對他們的期望值也是越來越高。在這矛盾衝突的兩方面之下,讓這些年輕人的焦慮感與日俱增。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焦慮的年輕人

正如朱大可所說:現代人焦慮的本質是慾望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所以,這些21世紀的、90後的年輕人們不顧一切地追逐著,卻滿臉慌張。這就是他們日常生活的樣子。而這部《前任3》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作為刻畫當下年輕人生活狀態的作品,非常容易地就會讓他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臆想。有人在這裡看到了愛情的苦痛與美好、有人在這裡看到了人際的複雜、也有人在這裡看到了職場的壓力……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分分合合的餘飛與丁點

《前任3》通過一個簡單通俗得不行的故事,激發年輕的觀眾去反省和舔舐自己的生活。正如一些人所說,這部叫做《前任3》的電影不是在讓你追憶你的前任,而是為了讓你學會珍惜、珍惜現在身邊的人。《前任3》是開放的,彷彿一首憂傷的歌曲,形成一種文藝的療傷之法給觀眾以停頓和反思。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這就是《前任3》能夠取得一定成功的原因。多多少少於上世紀80年代前後的“傷痕電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前任3》受眾的設置,也決定了它不可能有《戰狼2》、《流浪地球》似的大面積的成功。

《下一任:前任》:三觀不正,何來共鳴?

然而鄭愷、郭采潔的《下一任:前任》為什麼會成為一部爛片呢?

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認同性幻想”的缺失。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下一任:前任》黃克群、林心恬

毫無疑問,《下一任:前任》的受眾設想也是這一代的年輕人。

然而,在這部作品中卻難以引發當下大量年輕人的共鳴,其中的罪魁禍首是主旨的三觀不正。試問,我們現在的年輕人又有多少是會如影片中的女主人公林心恬(郭采潔 飾)一樣只是因為看見了一眼自己曾經讀書時的“暗戀對象”,就毅然結束自己三年多的戀情;遇到吾川(鄭愷 飾)這樣的有錢的、有婦之夫的社會精英,而後迅速成為“小三”……

和《前任3》相比,鄭愷、郭采潔《下一任:前任》為何成了爛片?

《下一任:前任》吾川、林心恬

整部影視作品中充斥著不正的三觀,而這些在我們正常的年輕人一代中又何來共鳴?其實沒有共鳴也無所謂,如果可以拍得更激烈、矛盾衝突更難以釋懷,就是一部“對撕”的作品也是可以的。然而這部劇的情節也並不出色。

或許,與《前任3》相比,正是這種受眾共鳴的缺少、認同性幻想的遺失,才導致了這部《下一任:前任》的失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