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天下苗族第一縣的臺江老街,滿眼還是百年前的模樣,令人稱奇


每個城市都會有條老街,既然是老街,當然就會記載著許多有關這個城市的故事。隨著城市發展,大部分狹窄的弄堂、低矮的平房已經被高樓大廈取代,保存著老城最真實生活風貌的老街已經越來越少。

我每到一個地方喜歡去老街轉轉,用相機記錄下發生在老街裡的故事,給自己和這座城市留下一些記憶。

在黔東南臺江縣也有這麼一條老街,鋪前老街記載著的是百年來的老時光老記憶。老街不長,還不到一公里。鋪滿青石的路面,灰濛濛的房屋,七零八落的店鋪,一頭沿山勢蜿蜒而上,兩邊是老街坊。

臺江縣苗族人口占全縣人口的97%,堪稱“天下苗族第一縣”。所以老街是苗族工藝品的天堂。

平時,那裡有很多銀匠師傅租門面加工、出售銀飾工藝品,逢值臺江“趕場”天,四鄰八鄉的苗族婦女前來購置銀飾去裝扮自己的兒女,也順道將自繡的繡服等工藝品帶進市場,出售給遠方的遊客。

兩把簡陋的長凳撐起一張門板,她們將帶來的工藝品放在板子上或掛在板子邊,忙碌地張羅自己的生意,雖然,她們中有很多人連漢話都不會說,卻從不妨礙與遊客討價還價。

一根針,一根線,一塊布料,兩三個苗家婦女心安理得地坐在自家門口或者“美人靠”上刺繡,這是進入許多苗寨常看到圖景。

這些心靈手巧的苗家婦女所處支系儘管不同,然而,她們都傳承著先人的意志和記憶,在一張張用藍靛染制的布料上穿針引線,精心勾畫出一個個精美別緻的圖案。

在臺江,銀飾和刺繡已成了推動當地群眾致富的一項重要產業,每年均有幾千人在外面跑銷售。然而,老街的工藝品多半都是成品,學習其製作過程還需要到農村去。

這些繡圖銀飾,大多都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非常考究,讓人嗅出一股濃濃的苗族古老文化氣息。

老街的店鋪從敞開的大門就基本能看出店老闆的行當。這裡的客人也大多是老客,他們對店老闆也都是知根知底的。

這家理髮店有將近百年的歷史,老街的理髮店是真正在理髮的,店老闆是個老把式,一招一式都透露著大匠風範。一生的經歷,一生的寄託全在這老店裡了。

老街上的人們,依然保留著那份淳樸民風,不過,於不知不覺中也多了幾絲現代氣息。一個又一個青年走出老街,闖蕩數年後又返回老街。

老街就像一座城市的活化石,走在老街裡,各種什物,各種行當的出現,喚起了被塵封的童年記憶。

穿過老街幽深的巷子,驀然回首,一幢高大的建築擋住了青磚黑瓦的老屋,擋住了青石板街道,擋住了老街的喧譁和吆喝,好像老街只是保存在時光中的圖片,輕輕地閉上眼睛去想,去回味,去追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