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一直以來,水稻生產用工多、勞動強度大,種植成本居高不下,為此水稻田撂荒嚴重。針對這一難題,沾益區農業農村局積極探索水稻機械移植新模式,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加快推進水稻機械化生產薄弱環節和關鍵技術的發展。今年,沾益區預計完成水稻機械播收面積3萬畝。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這幾天,正是水稻移栽的最佳節令,在大坡鄉新莊村委會大海子水稻田裡,機聲隆隆,只見插秧機正在田裡穿梭,只一會兒功夫,一塊稻田就披上了綠裝。新莊村委會布里村村民李寧仙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農戶李寧仙說:“我們農村栽這個秧,一畝要四到五個工才能栽完,還要一早忙到晚的,腰痠背痛的才可以栽掉。但是今天看了這個機器的效益,二十多分鐘就能夠栽完掉一畝,對我們農民來說,有很大的改善,栽的和我們手工栽的也差不多,一排一排的,又通風,非常好。”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李寧仙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人員逐漸增多,好多農戶放棄了水稻種植,好田好地出現了撂荒現象。這幾年,她陸續種植著好幾家的農戶的水稻田。李寧仙:“ 向我們這裡,外出務工比較多,我一個人在家裡盤的四、五家的田,在20多畝,如果能夠用機械化栽秧,解決了我們很多的難題。”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據沾益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介紹,僅僅在水稻移栽環節,人工移栽每畝需4-5個工,而用插秧機機插一畝田僅需20至30分鐘,既節省時間、節約勞力,又減少成本,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機插秧具有分櫱好、長勢強、利通風、透光好的特點,可有效提高水稻產量,與傳統種植方式對比,平均單產提高2%以上、化肥和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2%以上、節本增效達5%以上。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沾益區農業農業局農機人員顧祖彪說:“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和必然需要,也是現代農業的主要標誌,農業機械化能夠節省成本、節省人力,讓農業成為一中體面的職業,不再需要人工彎腰辛苦栽秧,我們通過水稻機械化作業,僅僅在移栽環節,每畝可以節省成本300到400元,同時把這些人力省出來,外出務工,發展二三產業,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從而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水稻全程機械化破解了水稻生產高成本的難題,為提高水稻畝效益,沾益區農業農村局還在水稻品種上下功夫,積極引進產量高、質量好、適應性強、綜合性狀優秀的品種,指導農戶種植。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水稻專家李小林說:“這個品種是雲科1號,是我們最新選育的一個優質軟米品種,所謂的軟米,就是介於糯米和飯米之間,吃起來偏軟,口感偏糯這麼一種特性。它的優勢第一個是適應性強,在高中低海拔都適宜種植,這是今後我們育種的方向,第二,結合綠色生產的要求,主攻它的抗病性,它的抗病性非常強,尤其對稻瘟病、百枯病之類的有較強的抗病性,我們對60個布點,沒有發現這類病。好處就是少施農藥,為綠色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據沾益區農業農村局人員介紹,今年,沾益區預計完成水稻機械播收面積3萬畝,建設水稻全程機械化核心示範樣板3片,核心示範面積500畝,示範帶動面積30000畝,重點突破機械化移栽等薄弱環節,著力培育農機合作社及農機大戶等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機作業組織化程度,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全面提高沾益區農業機械化水平。

沾益:水稻全程機械化種植有力破解水稻種植難題

記者 吳竹芬 通訊員 顧祖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