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如今時代,人們個性越發凸顯,書法派別越來越多,除千古難以撼動的歐顏柳趙,二王等體外,現階段大家也經常可以聽到另外一種體,曰

江湖體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提及江湖體,大家耳熟能詳,但腦中卻無一個標準概念,何謂江湖?怎樣江湖?為何江湖?

關於江湖體,有貶低,有高抬,有引以為時間絕美,有視之為書法糟糠,議論紛紛,不休不止,各有所見,互不相讓。

“江湖體”沒有紮實的功力支撐,筆畫寫不出挺俊的效果,於是人類的懶惰天性支配著他們想一些小聰明來遮掩缺陷。總結為三:起、行、收:花哨的起筆、誇張的轉折點畫、過度修飾的收筆結體。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起筆中,影響最大為橫畫、豎畫的起筆。此二筆最為簡單最為基本,也最為難寫、最為體現書家功力。所以重點從這個方面入手詳細說明。

行筆中,那些把“點”胡亂改成誇張撇或捺的還不算真正的吐槽點,真正能看出問題的是折畫。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收筆或結體中,除了過度扭曲的撇捺之類,還有每個字的節奏控制。如果不懂得見好就收,不必要的扭動就會過多過於頻繁,導致整篇看來亂如雜草。

江湖體亦可細分,多種多類,不可同臺而論,同批同叛,同贊同德。所謂江湖,大體而論,非同古賢風格之路,追求自我性格發展或者商業,炒作,宣傳需求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吾分江湖為二,一為“美術體”。學的三分古,七分己身風,有一些確實過分誇張很多筆畫,不按照傳統書法的審美來,但是筆畫能尋到一些規律,不綿軟雜亂,很多設計獨到,是具有觀賞性的。作為個性簽名或者海報的設計,亦有其獨特美感。

二為“虛誇體”。不習古帖,追求己風。打著正規練字的旗號,卻不願意吃苦練字,不懂寫字的基本規則,筆畫寫的沒風骨,字體的基本間架結構經不起推敲,不耐看;其不具備知識水平和審美力,寫不好的地方就隨心所欲地瘋狂表演筆鋒,極盡龍飛鳳舞(張牙舞爪)之能事。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若論為何江湖之體遭人批判,其因明顯。因為不需要複雜筆法,不需要筆力、筆勢等的辛苦練習,也不需要考慮收放章法等等,行筆規律符合人類天性所有的不加約束(書家們稱之為不良習慣),因此學習起來簡單。被批評詬病的,大就是此不認真練習、欲走捷徑,時而伴有不可一世、拒絕學習的態度。而古代先賢們則為了剋制,使“

書法有法”,書寫之時,將骨氣、挺拔、險峻、欹側、溫潤、韻味等等各式各樣的優秀文化內涵賦予其中,使寫字不再隨心所欲。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若論其為何被大多數人所喜,皆因人類天性懶惰,認真臨帖、多年積累對多人來說並非易事,因沒耐心。而江湖體則無許多條框標準,練習簡單,釋放天性,至於內涵、風骨,一概不用關心,只覺讓人乍看一眼皆以我瀟灑不羈即可。形式簡單,且引人注目,無需苦工,即獲名利,其樂而為之。

書法的江湖體背後,究竟是悲哀,還是慶幸?

若論江湖,需知江湖,且勿盲目批判,盲目追從。需知字有意境要臨古,貫通古義存己風!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而觀之高遠,追求自己的個性也要有底有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