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國-龍川風

走遍中國-龍川風

龍川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績溪縣,總佔地約26.6平方公里,主要由龍川景區、鄣山大峽谷景區、徽杭古道景區三個景區組成。風景名勝區自然山川壯麗,田園風光秀美,歷史文化深厚,人文景觀突出。以錢塘水系之源、徽文化發祥之源在同一地域空間中的完美結合,形成其典型的資源價值,體現了我國風景名勝區的特點。風景名勝區生態與人居環境保持良好,風景資源與環境風貌保存完整,在我國同類風景名勝區中佔有較高的位置。

走遍中國-龍川風

龍川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色怡人,山川兼天目、黃山之秀。水資源也較豐富,有遍佈全區地表的溪、潭、湖、瀑,形成千溝萬壑、峽谷幽深、懸瀑飛落、潭池溢彩的華美景觀。主要溪流有登源河、卓溪河。山上清泉四季長流,水質清純,水量充沛,瀑潭相接。

走遍中國-龍川風

龍川風景名勝區文化積澱厚重,擁有豐饒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種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耀若群星,遍佈徽嶺南北。風景區名勝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27處,其中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4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古街區1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8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非遺”項目59個。

作為和藏文化、敦煌文化並駕齊驅的地域代表性文化之一,徽文化在這裡淋漓盡致地展現出讓人驚歎而難忘、典型而稀有的生態面貌。它既有以古村落、古祠堂、古牌坊、古民居、古亭閣、古戲臺、古橋、古道、古刻碑、古水灘、古寺廟等為代表的物質遺存,又有三十成人禮、鞦韆臺閣、安苗節、花朝會、太子會、放蒙山、抬五帝、游龍舟、求雨、跳棋、祭社、賽瓊碗等彰顯地方民俗特色的活態傳承。自然資源同樣具有稀有性。徽杭古道是古徽州遺留下來唯一一段保存最完好、史蹟最真實的人文歷史與自然風光相融合的古商道;鄣山大峽谷景區有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天下第一巨石”百丈巖和天然神似的偉人石像;龍川景區的龍鬚山曾以盛產洛陽紙貴的龍鬚紙的製作原料——龍鬚草和楮樹而聞名遐邇。

走遍中國-龍川風

龍川風景名勝區是徽菜、徽劇、徽廚的發源地,徽商的故里,徽州民俗的保存地,由於歷史文化的積澱,濃縮了內涵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特別是名人文化、徽商文化、宗祠文化、三雕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園林文化,豐富多彩,被譽為名人故里,和諧之源,徽菜之鄉,文化之邦。如果說,自然景觀資源、動植物資源、人文景觀資源的多樣化,使龍川成為五彩斑斕的山水畫廊、動物樂園和人文天堂,那麼,完整的村落形態與周邊水系、完整的風景資源序列、完整的空間地理單元,則共同成就了風景名勝區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互交融、山環水繞、秀美靈俊的原生態風景全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