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最近火熱數碼圈的事件,莫過於一加7即將發佈的消息了,據說一加7Pro花了1個億,找三星定製了一塊頂級2K曲面屏。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相信注重屏幕體驗的機油,一定會注意到自從全面屏時代來臨開始,國產機除了華為Mate20Pro,全部都是一水的1080P+分辨率的屏幕,從兩千到五六千的國產旗艦無一例外,而國外品牌,像三星、LG、索尼、HTC、蘋果的旗艦機,甚至冷門一點的谷歌、夏普、諾基亞,從2017年開始旗艦機就標配2K屏幕。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Mate20Pro是唯一的國產2K全面屏手機

可能有人會說原因是考慮到續航功耗,確實有這方面的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說不上2K屏是因為考慮續航,就像不買小汽車而買摩托車是因為省油一樣——背後原因大家都懂,買摩托車絕不是因為省油,還不是錢不夠。一加花了一個億定製2K全面屏足以說明問題。

成本,是國產機不上2K全面屏的最主要原因。自從2013年VIVO發佈第一款2K分辨率的手機後,魅族、小米、華為等等國產機相繼發佈了諸多2K屏手機,尤其以魅族和華為居多。如今2K屏技術可謂已經相當成熟。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VIVO XPLAY3S,第一款2K屏手機,發佈於2013年

像魅族MX4PRO、魅族Pro6Plus、魅族Pro7Plus、魅族15Plus,華為P10Plus、華為MATE9PRO、華為MATE10、華為MATE20PRO、華為榮耀V9、榮耀NOTE8,這些手機都採用了2K分辨率,當時怎麼不見說耗電問題?索尼甚至在4年前就把4K屏搬到手機上。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2015年的索尼Z5P,4K屏,PPI恐怖到800多

到了全面屏時代,2K全面屏手機在國產機中幾乎成了空白,按道理說屏幕更大了,分辨率應該要用更高才對,大家都知道分辨率越高,屏幕越小的話PPI就越高,同樣1080P的屏幕,一個5.5英寸,一個6.2英寸,前者觀感絕對比後者精細。更不用說現在很多全面屏都是三星A屏,

因為像素排列方式不同,實際PPI只有LCD屏幕的2/3,無2K不A屏不是白叫的。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同分辨率LCD屏對比A屏,後者PPI只有前者2/3

當然,不追求屏幕觀感的機油倒是可以忽視這個差別。小編實際體驗,在5.8英寸及以下屏幕大小的手機上(對比5.8英寸的華為P20、小米8SE和2K的三星S8),2K和1080P區分不大,6.2英寸(許多劉海屏是這個尺寸)A屏上,1080P近距離能看到像素點,非A屏看不到,正常距離無影響。6.4英寸及以上尺寸的1080P屏幕,A屏的像素點就很明顯了……也就是傳說中的果粒屏。

為什麼全面屏時代,國產機屏幕都不用2K屏?

如果大家選購6.4英寸以上還是1080P分辨率的A屏,而且你又特別注重屏幕觀感的話,那你就要斟酌了。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同樣1080P,6.1英寸的華為P30屏幕明顯要比6.47英寸的P30PRO更為精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