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唐賽兒起義撕破了永樂盛世的謊言

本文節選自《大明權力場》 出版機構:臺海出版社

讓我們將目光回到明朝最初的歲月。元末明初最悲慘的地方是山東。這裡是紅巾軍跟察罕帖木兒爭奪的焦點。無論是進攻大都的橋頭堡,還是防守大都的屏障,山東都是名副其實的主戰場。

這裡不僅有因為戰爭而大量死亡的人口,水災、饑荒、瘟疫更是肆虐著齊魯大地,從洪武年代起移民就在不斷地進行。如果說元末明初山東人民遭受了最大的災難,那這些跟永樂時代相比只能是微不足道。從靖難之役開始,山東人民的末日才是真正來臨。

靖難之役的主戰場依然是山東。李景隆的大軍跟燕軍圍繞著德州、濟南殺來殺去,山東人民慘不堪言。五徵蒙古,山東人民自然又負擔糧草的轉運,數十萬民夫被徵調。接著又是遷都北京,營建北京故宮的民夫又有很多是從山東抽調。等北京營建完畢,山東人民本以為可以喘口氣了,開鑿運河又開始了,而且首當其衝的就是山東境內的會通河。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山東百姓再也忍受不了這位濫用民力的君主,一場轟轟烈烈的國初起義終於爆發了。

這場起義的領袖叫作唐賽兒,依託的依然是白蓮教的外衣。

白蓮教並沒有隨著明帝國的建立而消逝,它仍舊存在於底層民眾組織中跟官府做對。白蓮教代表的始終是民眾的利益。它並不以奪取政權為目的。任何不關心民眾疾苦的政權都是他討伐的目標。

關於唐賽兒的版本相當多,這裡只選取最流暢的一個。

1399年,唐賽兒出生于山東省蒲臺縣一個習武的農戶家庭。父母為她取名賽兒,就是希望她能賽過男兒。唐賽兒自幼習武,性格潑辣,成年後嫁給了農戶林三。夫妻倆生活的年代正是那個民不聊生的年代。長期的乾旱使得山東顆粒無收。林三帶著農戶們去官府討糧食。糧食沒討到,林三等人卻被關進了牢獄。不久林三死於牢獄中。唐賽兒默默地收了丈夫的屍體,運回家安葬。在這一刻,造反的種子種下了。

安葬完了林三,在回家的路上唐賽兒拾到一個石盒子。盒子裡有一把神劍和一部妖書。很快唐賽兒習會了驅鬼神、剪紙為人馬等秘法。生活的困苦、親人的離去、時局的搖曳使得唐賽兒毅然剪掉青絲,削髮為尼,開始在四周傳教。在那個時代,唐賽兒被人們視作唯一活下去的希望。很快周遭州縣的白蓮教眾發展到數萬人。我們從這裡可以捕捉到一個重要信息,那就是唐賽兒應該是出生於白蓮教世家。在這個極其注重傳承性的宗教領域內,如果她沒有深厚的根基,是不可能在短短的時間內將白蓮教發展到這麼大的規模。

民眾的確已經活不下去了,揭竿而起才是唯一的出路。

大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正當永樂皇帝躊躇滿志的籌劃北征之際,一封奏書到了皇帝手中。書中言道山東有妖婦唐賽兒聚眾作亂,聚集500人佔據益都的御石柵寨。朱棣一下子懵了。他正躊躇滿志地締造永樂盛世,一切都按照他設計的軌道運轉。天子腳下,為何有人造反?他不理解。這直接是對永樂盛世的否定,甚至是對他正統性的否定。的確這是國初最大的一次非君浪潮。

青州衛指揮使高鳳已經戰死,莒州千戶孫恭前往招撫也被殺掉。朱棣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隨即命令安遠侯柳升為討逆總兵官,率京營前往平叛。為了響應唐賽兒,山東境內的萬餘名白蓮教信徒暴動,莒州、即墨相繼被攻破。眾人開糧倉、毀官衙,殺富濟貧。唐賽兒依然在她的大本營御石柵寨。柳升率領全副武裝的精銳禁軍直向御石柵寨奔來。這其中有2000名神機營士兵。帝國最優秀的軍隊都來了。

大量的囚車列於陣前,唐賽兒並沒有被這個陣勢給嚇倒。此時唐賽兒的主力部隊都調到外圍去圍攻安丘城,留守禦石柵寨的部隊並不多。唐賽兒給柳升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投降。柳升接信一看,所有的顧慮全部消失,原來他也害怕打仗。入夜,唐賽兒偷偷打開寨門,率領眾人直向官軍大營奔去。一切都已經遲了,整座軍營頓時大亂,副總兵劉忠戰死。等到柳升回過頭來,唐賽兒已經無影無蹤。

義軍連殺兩名大將,天下震動。唐賽兒隨即跟攻打安丘城的董彥生合兵一處,開始猛烈攻打安丘城。朱棣大驚失色,火速調山東沿海備倭提督衛青率騎兵向安丘城奔來。雙方的主力終於在一起進行了一場會戰。義軍失利,戰死大半,剩下的也都被斬殺,唯獨唐賽兒不知所終。

朱棣大為惱怒,重責柳升,並下令將京畿數省的萬餘名尼姑、道姑押往京城辨認,也沒個結果。唐賽兒依然在民間傳教,她依然活在百姓們的心中。統治者千方百計地妖魔化她,百姓們千萬百計地神聖化她。這場農民起義雖然只持續了短短數月,但是它給永樂王朝傳遞了一個信號。它更是對永樂之治的一次徹底否定,也成了皇帝至死也無法揮去的一塊心病。

永樂王朝的盛世下潛藏著危機,疲弱的財政、民力的濫用、連綿的災荒、氣候冰河期的到來,朱元璋時代留下的底子都在永樂時代的擴張中消耗殆盡,後世的緊縮已成了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