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習和風至,過條不自鳴——漫談微風和大風對樹所產生的影響

涉及風力的古詩詞非常多,下面我們結合風力對樹產生的影響談談微風和大風。

習習和風至,過條不自鳴——漫談微風和大風對樹所產生的影響

微風是指輕微的風。

風不鳴條

[ 唐 ] 盧 肇

習習和風至,過條不自鳴。

暗通青律起,遠傍白蘋生。

拂樹花仍落,經林鳥自驚。

幾牽蘿蔓動,潛惹柳絲輕。

入谷迷松響,開窗失竹聲。

薰弦方在御,萬國仰皇情。

風不鳴條意即和風輕佛之下樹枝不發出聲響,並且從後面的“花仍落”“鳥自驚”“蘿蔓動”“柳絲輕”來看,這次微風當屬“動葉”等級。“風不鳴條”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成語,比喻社會安定。

習習和風至,過條不自鳴——漫談微風和大風對樹所產生的影響

大風是指強勁的風,氣象上專指8級(17.2米/秒)以上的風。不同季節,造成大豐的天氣系統也不同。秋冬季和春季,伴隨著冷空氣的南下,經常出現大範圍的寒潮大風,以偏北風為主,持續時間較長。夏秋季節,大範圍的大風主要是由颱風(熱帶氣旋)造成的。局部性大風則多為強對流天氣,如雷雨大風、龍捲風等,多發生在春夏季節。

長幹行

[ 唐 ] 李 益

憶妾深閨裡,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渺渺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浦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這首詩的主人公是一位商人婦,她丈夫長年在外經商,或五月西下巴陵,或八月東發揚子。婦人通過她的回憶、夢境與幻想,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思念牽掛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她寂寞哀怨之情。

習習和風至,過條不自鳴——漫談微風和大風對樹所產生的影響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意思是說,昨夜狂風大作,將江邊的樹木都吹折了。這次大風天氣發生在秋季,可能是由冷空氣造成的,為“折大枝”等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