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漫談冬季氣溫低的氣候特徵

今天我們來看看古人眼中的大寒天氣。

大寒吟

[ 宋 ] 邵 雍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

階前凍銀床,簷頭冰鍾乳。

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

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

詩的大意是:前些日子下的雪還沒有來得及融化消逝,新下的雪又封門閉戶;臺階上凍結了一層冰,看上去如銀色的床鋪,屋簷邊的冰掛就像是倒懸的鐘乳石;清冷的冬陽失去了溫暖的光輝,肆虐的北風在狂呼怒號;人們的舌頭也彷彿要被凍住了,說不出話來。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漫談冬季氣溫低的氣候特徵

詩中提及的雪、冰凍、冰掛,都是天氣嚴寒的象徵。冰凍是指水由於冷卻而凍成冰,如雪下到地面後,白天有一個氣溫上升過程,雪融化成水,但又未能及時被太陽蒸發,在夜晚氣溫降到0℃後,就凍結成冰。

結冰與冰凍有一定的區別 ,但它們形成的物理原理是一樣的。結冰是指露天水面凍結成冰的一種天氣現象。冰掛是在潮溼冰冷的天氣裡,超冷卻的降水碰到溫度等於或低於0℃的物體表面凝固而形成的。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漫談冬季氣溫低的氣候特徵

小時候,冬天極冷時,小溪、池塘等就會結冰,一旦爺爺家後院小臘樹葉片上凍結著一層冰的時候,屋簷下往往就會掛著長短不一的冰掛。因為氣候變暖,如今岳陽下雪的強度、頻率都比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小了很多,冰掛更是難得一見了。在欣賞久負盛名的九寨溝和黃河壺口冰掛時,長期蟄居廣東的我,雖然不至於冷得“言語不能吐”,但也都被凍得直打寒戰。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漫談冬季氣溫低的氣候特徵

《世說新語》有一則這樣的故事:司州刺史王胡之有一次冒雪前去他的堂弟王螭府上。王胡之說話時的言談、態度稍微冒犯了王螭,王螭便十分生氣。王胡之也覺得冒犯了王螭,就把坐床挪近王螭,拉著他的手臂說:“你難道為這些便和老兄計較!”這讓我想起小學的時候,數九寒天,手腳冰冷,小夥伴們常在課間休息時一齊跺腳取暖,或者突然將冰冷的手指伸入對方脖子後面,冷得對方哇哇大叫,以此相互逗樂。巧合的是,我們岳陽人也喜歡將冰冷的手稱作“鬼手”或者“鬼爪子”。

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漫談冬季氣溫低的氣候特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