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機一動,看農村婚慶攝像師如何為新人化解尷尬

作為一名合格的農村業餘婚慶攝像師,掌握一定的攝像技術,為新人留下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是最起碼的職業要求。同時,攝像師還應該是婚禮前半場(後半場指飯店典禮)的策劃兼導演,時時掌控婚禮前半場的行進節奏,快慢結合,避免出現失誤,還要善於發現現場變化,關鍵時候,挺身而出,替新人化解尷尬。

下面是本人親身經歷的幾起接親現場的突發事件,由於處置得當,避免了新人尷尬,保證了之後程序的正常進行。

之一,與“倔強”老丈人交涉,讓接親隊伍順利進門。去年臘月十六,我到縣城附近的一個村莊為一對青年男女結婚錄像。原訂接親隊伍到女方家的時間是上午8點半,由於男方家僱的車隊緊著為下一家接親,便一個勁地催著出發。結果,到女方家時,才剛剛7點,聽到叫門聲音,新娘的父親打開了門,一看,頓時臉色一變,問新郎,不是說好8點半到嗎!怎麼現在就來了!帶隊的趕緊上前說好話,可不管怎麼解釋,新娘的父親就是不通融,一直說讓接親隊伍回去,其家人出來勸解出沒有用,後來他乾脆躲到了廚房裡,誰也不搭理。而那車隊的司機一個個都躲進了駕駛室,一言不發。看到這種情況,我便提著攝像機,走進廚房,說要喝杯水,順勢坐在新娘父親的對面,由於我是第三方,新娘父親與我沒有對立情緒,並向我訴說起來,原來,頭一天晚上,新娘父親給近門及、送親人員、包括一些親戚都說好了,讓他們8點半過來,現在,接親隊伍這麼早就來了,還要緊著走,讓我們臨時打電話通知都來不及,這新郎家老人說話怎麼就不算數呢!?我勸他,要真讓接親隊伍回去,男方家不好看,你家就好看了?你肯定也不願意讓這樁婚事就這樣黃了吧!老人家,消消氣,這大喜的日子,千萬彆氣壞了身子。我們來這麼早,是有原因的,原因不在新郎和他的家人身上,這還是等以後再說吧。這樣吧,我先慢慢進行著,你也讓家人打手機催一下,估計一會兒該來的也就來了,好吧?見新娘的父親不再反對,我進緊出門,與帶隊的打了個招呼,立即安排新郎敲門、遞紅包、照家人合影。等這一切結束,女方家的有關人員全部到齊了,一通鞭炮響過,一對新人順利踏上了返回新郎家的路程。

之二、緊要關頭,道具戒指發揮了大作用。這事去年國慶節發生在一對新人身上的事。男方家經濟條件一般,僅僅安排了單機全程攝像,所以,要求在接親現場,新郎要為新娘佩戴戒指。等到了女方家門口,新郎剛剛下車,突然臉色一變,小聲說,壞了,我把戒指放到新房梳妝檯了,忘了拿了,這可怎麼辦啊?此時,女方家人已經迎出了門,再回去取恐怕是不現實的了。無巧不成書,那一天,恰好早晨離開婚慶公司時,客服給了我一枚道具戒指,讓我捎到飯店典禮現場,另外一場同飯店的結婚典禮上要用。我心中一喜,忙把那枚道具戒指遞給了新郎,說就暫時用這枚吧!新郎接過戒指,慢慢也恢復了平靜,抖擻精神,在我的示意下,順利地完成了從敲門到與女方家人合影等接親現場的各項程序,圓滿“抱得美人歸”。自此以後,每次外出錄像,我總是在口袋裡裝個道具戒指,以備緊急情況下使用。

之三、臨危不亂,倆伴郎胸花戴到了倆新人胸前。上邊說的是一位新郎接新娘卻忘了拿戒指,這裡要說的是一位新郎進了新娘家院門口時卻想起忘了拿胸花。按照我們這裡的風俗,進了新娘的閨房,倆位新人首先要互相戴胸花,胸花下邊掛著紅布條,印著燙金字,分別是新郎、新娘字樣,主要是圖個喜慶熱鬧。現在沒有了胸花,下邊的程序就沒法進行,怎麼辦?一扭頭,我看見了圍在一旁的幾個也戴著胸花的伴郎,心生一念,忙叫住其中的倆位,讓他們摘下自己的胸花,把寫有“伴郎”字樣的布條除下,交給了新郎,雖然這兩朵胸花不是那麼完善,但起碼可以往下進行了,好在,新娘子及其家人誰也沒有說什麼,也可能是沒有看出有什麼不對。反正接親儀式是順順利利地結束了!

其四、去掉新郎胸花下的紅布條,新娘也笑了!這事發生在我老家的一對新人身上,兩位新人是鄰村,離得不遠,還是同學,他們是去年的“五一勞動節“結婚的。接親時,開始一切正常,可等新郎把新娘抱到院子裡,準備繼續往外走時,新娘卻發現,自己胸花下寫有“新娘”的紅布條不見了,這樣,新娘胸前就只有一個胸花,新郎胸前的胸花下邊還懸掛著寫有“新郎“字樣的紅布條,顯得有些不協調。此時,新郎看新娘,新娘看新郎,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我一看,這還不好辦啊!我說,新郎,快把你胸花下的紅布條拿掉,這你和新娘不就一樣了嗎!新郎聽了,馬上行動。望著倆人胸前一模一樣的紅豔豔的胸花,新娘也高興地笑了!

靈機一動,看農村婚慶攝像師如何為新人化解尷尬

靈機一動,看農村婚慶攝像師如何為新人化解尷尬

靈機一動,看農村婚慶攝像師如何為新人化解尷尬

靈機一動,看農村婚慶攝像師如何為新人化解尷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