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李翰祥為了能拍攝一部衝擊國際大獎影片,將《聊齋》裡的《聶小倩》一篇改編成劇本,搬上銀屏。李翰祥的理由是,這個故事情節曲折離奇,戲劇性很強,容易吸引觀眾。而《聊齋》出自中國古代文人之手,雖多涉鬼神,其實很有中國文化特色,可以拍出一部文藝性很強的影片,而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影片,容易在國際上受到關注。李翰祥的提議得到了邵逸夫的首肯。他們議定,片名改為《倩女幽魂》。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海報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得到邵逸夫的支持,李翰祥即刻開拍《倩女幽魂》。他首先對蒲松齡的原著進行了研究,決定只取前半部,以使情節更為集中。除了保留原作的精彩情節外,李翰祥還加進了許多細節。比如,小倩以琴挑逗寧採臣、寧採臣由坊間畫冊得知小倩實為女鬼等情節,都為李翰祥所創,可謂曲筆妙趣,引人入勝。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電影《倩女幽魂》劇照

接下來,關於女主角“聶小倩”的人選問題,李翰祥卻出人意料地決定:不再用他的老搭檔林黛,而起用過檔“邵氏”不久的樂蒂。他認為,頻頻使用同一個演員,會令人覺得“邵氏”無人。同時,和林黛比起來,樂蒂的氣質更為古典清幽,和人物形象更為契合。

《1960年邵氏經典電影《倩女幽魂》幕後的故事》

導演及演員們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