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提質增效的新變量 轉型升級的新藍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吳晟

從“結繩記事”到“文以載道”,再到“數據建模”,數據一直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遷。近年來,新一輪技術革命和制度變革正以數字化的形式發揮作用:無人機快遞平臺、人工智能診療系統、無人化超市終端、虛擬現實智慧教室等層出不窮,從活力無限的網上購物到蓬勃發展的大數據產業,從隨處可見的移動支付到“一掃即達”的共享出行……處處智能化的生活場景,無不閃耀著數字經濟的因子。

“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為主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於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峰會將成為我國信息化領域凝聚共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成為展示數字中國建設發展成就的新窗口,成為匯聚我國信息技術、產品、發展模式及技術標準的新高地。

每一次技術進步都勢不可擋,每一次發展契機又都轉瞬即逝。對中國來說,數字經濟既是提質增效的新變量,也是轉型升級的新藍海。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4.8%。這樣的數字背後,是創新帶來的機遇。以信息技術為槓桿,我國經濟結構和產業模式正發生深層次變革,供給和需求銜接更加有效,產業生態更加協同共享,產業內部、領域之間開放融通的格局也在逐步形成。

當然,數字經濟對中國的影響不僅體現在宏觀的經濟規模上,也滲透到國人生活中的各個角落。正如文章開頭所描述的那樣,如今你站在城市的街頭,從穿梭於街巷的快遞小哥、送餐員背後的電商標識以及無處不在的二維碼,就能明顯感受到數字浪潮帶來的衝擊。2018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25.4%,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高16.4個百分點,這些海量數據正是線上線下數字經濟的真實脈動。

人們常說,選擇正確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數字經濟發展帶來的不僅是理念的創新、技術的進步,更是思維方式、商業模式、消費模式的革新。正如中國的改革一樣,不斷創造著教科書上所沒有的新事物、新經驗,在沒有路的地方走出路來。數字經濟不斷髮展,也把“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當實體經濟插上數字化的“羽翼”,當全面深化改革乘上數字化的“快車”,數據安全有序流通,將會推動社會向著更高質量、更加公平的方向發展。

時間的意義,在於其蘊藏著的可能性,而唯有善於變革才能創造新的可能。1994年,中國接入互聯網。二十幾年間,中國從跟跑者、並跑者逐漸變成領跑者,發展變化令人驚歎。奔跑這一動作背後的支撐是體力、耐力、爆發力,而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也源於其始終保持著創新創造的能力。數字中國,創新未來。貫徹落實好建設數字中國的重大戰略部署,把好頂層設計的“方向盤”,緊緊牽住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將為中國帶來更多發展紅利,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可資借鑑的發展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