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事改編,連殺9名警察的悍匪,怎麼就成了全民英雄?

有兩個人的名字,你一定聽過——

邦妮和克萊德。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雌雄大盜"。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真實人物照片(圖源:FBI官網)

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他們沿著洲際公路,一邊逃亡,一邊搶劫,成了政府的公敵,卻也成了全民的偶像。

在他們伏法之後,自發來參加葬禮的多達幾萬人。

鮮花擺滿了兩人的墳墓。

彷彿葬在此地的不是罪犯,而是英雄。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克萊德和邦妮之墓,其中克萊德的墓誌銘為:Gone but not forgotten(圖源:wiki)

這之後,追捧他們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

最著名的版本是在1967年的那部影史經典,《邦妮與克萊德》。

片中的他們危險而迷人,野性而浪漫。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邦妮和克萊德》

如今時隔半個多世紀,兩人的事蹟又被網飛撿起來重拍了。

但這次,他們不再如之前影視作品所塑造的一樣,是英雄。

而是變成了——

《劫匪》

The highwaymen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故事得從一場越獄開始說起。

1934年1月16日,美國德州,伊斯特漢(Eastham)監獄農場。

在緊張的勞作中,有幾個囚犯悄悄對著眼神,似乎在密謀著什麼。

一個人上前和獄警假裝聊天,另一個人抓了這個空兒去取藏在樹樁裡的手槍。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與此同時,農場外,一輛紅色的福特V8緩緩停在了附近。

車裡走出一位手拿湯姆遜衝鋒槍的女人,一瘸一拐地走上前,對著農場上的天空咔咔就是一頓亂射。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槍聲是干擾,是信號,也是掩護。

農場內的囚犯早已等候多時,趁此機會殺警竄逃。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越獄計劃。

五名罪犯被成功救走,兩名獄警中槍身亡。

但民眾和媒體根本不慌,反倒是興奮得很。

因為,被救走的是巴羅幫的成員。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巴羅幫,是20世紀30年代美國德州地區曾火爆一時的犯罪團伙。

其中最出名的,正是邦妮和克萊德。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殺人劫獄,關鍵罪犯還備受稱讚。

是可忍,孰不可忍。

商議了很久,政府決定派出兩名經驗老到的德州騎警去抓人。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弗蘭克·漢默(凱文·科斯特納 飾),曾經的騎兵隊隊長,退休後賦閒在家,無所事事。

年邁體衰的他,現在連射個飛瓶都費勁。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梅尼·高爾特(伍迪·哈里森 飾)的狀態則更差,沒有工作,整天窩在家裡逗外孫,還有酗酒以及前列腺問題。

用漢默的話來說就是,他走起路來像是85歲的老頭子。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與風光無限的雌雄大盜相比,這兩名警官簡直默默無聞得讓人心疼。

正如歷史曾經流傳的那樣,哈默和梅尼就像"邦妮和克萊德的影子"。

他們總是慢人一步。

每當他們趕赴推測的抓捕地點,邦妮和克萊德總是剛剛離開。

最接近的一次,也還是被邦妮和克萊德狠狠地甩在了車後,只留下騎警二人在漫天黃沙裡不知所措。

終究是老了,飆車都飈不過人家。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整部電影,幾乎就是兩人一遍又一遍地驅車穿越各個州,踏上追逐之旅的過程。

配上開闊寂寞的大遠景,更顯得徒勞而絕望。

PS:巴羅幫躲避追捕的方式就是跨州犯罪,因為根據當時的法律法規,漢默和梅尼無權跨州執法。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而除了抓捕總是棋差一招外,還有件事兒更讓漢默和梅尼糟心——

人們對於邦妮和克萊德的狂熱。

在片中,他們曾有一個機會將邦妮和克萊德當場擊斃。

結果邦妮和克萊德的車卻被慕名而來的市民們團團圍住,讓兩位警官無法下手,最後只能不了了之。

街上的女孩們模仿著邦妮的造型,公路上隨處可見支持這對雌雄大盜的標語......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最後當邦妮和克萊德被騎警們擊斃,屍體被運回小鎮時,人們更是哭天搶地,夾道相迎。

整個小鎮被聞訊而來的人們擠得水洩不通。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而實際上,真實情況遠比電影要誇張。

當邦妮和克萊德被亂槍打死的新聞放出後,舉國震驚。

在等待驗屍官來臨的時候,前來圍觀的人們越來越多。

幾個小時內,這個本來人口只有2000左右的小鎮湧進了上萬人,甚至還有人專門坐飛馬車、火車、飛機來湊熱鬧。

當地的啤酒因此都漲了價,從15美分一瓶變成了25美分。

據趕到現場的驗屍官後來回憶,狂熱的人們瘋了似地想留下點什麼,試圖拿走所有能拿走的東西。

滿是血腥的衣服、頭髮、碎玻璃,據說還有個人拿出小刀,割下了克萊德的左耳......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人們圍在車前搶奪紀念品,馬路被圍得水洩不通(圖源:FBI官網)

聽起來很魔幻,卻是不折不扣發生過的現實。

因為,那是美國的20世紀30年代。

經濟大蕭條時期。

銀行破產,百姓失業,社會動盪。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大蕭條時期人們集結在銀行外討債(圖源:wiki)

找不到工作的1500萬美國人成了流民,還不上錢的農民成了銀行的佃農。

俄克拉荷馬大批農民破產逃荒,賓夕法尼亞州的鄉下人窮到吃蒲公英和野草根......

而華衣錦服的富人依舊開著精美的轎車。

鴻溝般的貧富差距,政府的無作為,都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敢怒不敢言。

於是,邦妮和克萊德不僅幫他們說了,還幫他們做了。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這也正是那部影史流芳的《邦妮與克萊德》所講的事情。

在裡面,他們被塑造成一對苦命鴛鴦。

邦妮是一個貧窮的兼職女服務員,業餘詩人。

克萊德則是一個貧窮的理想主義罪犯。

兩個低得不能再低的人湊在了一起,拿起了槍,反抗起了整個社會體制。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左為真實照片,右為電影致敬版劇照

他們來無影,去無蹤,一路燒殺搶掠,卻被傳為了佳話。

百姓視他們為偶像,為楷模,為希望。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極具象徵意味的經典場景之一

更何況,這兩人還萌生出一段令人扼腕嘆息的絕地之戀。

英雄與美人的悲情故事,向來叫人憐惜。

沒有多少人能在影片最後強大的暴力美學中倖免於難:

飛鳥驚起,兩人相視一笑,旋即被埋伏在路邊樹林中的警察們射成了篩子。

在這之後,幾乎所有人都愛上了這部電影,也愛上了這對雌雄大盜。

他們的野性、他們的浪漫、他們的無奈,都讓無數觀眾深深迷戀,為之瘋狂。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這並不奇怪。

60年代的美國,反文化思潮日漸高漲。

民心渙散,反戰情緒倍增,學生運動頻起,經濟衰退,政治出現危機......

那對俠盜鴛鴦的不羈和反叛,正好應了這股時代的大潮。

在片中,有這麼一段經典情節:

農民看著被銀行收回的房子,面露戚色。

克萊德掏出手槍對著房子就是兩槍,然後突發奇想地告訴農民:我們是搶銀行的。

這一句,正中所有老百姓的下懷。

於是,這倆人繼30年代火遍全美后,又火了一次。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邦妮和克萊德》經典臺詞

當然,電影也火了。

1968年,在第4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邦妮和克萊德》可謂是出盡了風頭。

它不僅提名了當時幾乎所有主要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最佳男女配、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

還被稱為——新好萊塢時代的發軔之作。

這之後,一大批顛覆傳統的電影陸續出現(如《逍遙騎士》《畢業生》《2001:太空漫遊》《法國販毒網》等)。

結果就是,好萊塢重新稱霸了全球。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法國販毒網》

沒得說,這是部好電影,足以名垂影史。

邦妮和克萊德也稱得上是傳奇。

但,這對雌雄大盜卻似乎承載了過於美好的希望與想象。

不論是電影,電視、音樂、書籍,還是音樂劇,追捧兩人的作品一直就沒停過。

人們很少想過:

倒在槍林彈雨中的有沒有可能並不是自由,而是邪惡。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邦妮和克萊德的遺體

1968年11月,W.D.Jones(巴羅幫成員之一)在接受花花公子採訪時拒不承認他們銀行大盜的身份,因為邦妮和克萊德並不喜歡搶銀行。

他們喜歡搶的只是一些小商店、加油站便利店以及雜貨鋪。

一方面,是因為銀行根本就沒錢。

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們可能並不是什麼俠盜,而真的就只是劫匪。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他們可能確實想反抗這個崩壞的社會,但他們用的方法卻實在很難和正義扯上關係。

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在逃亡過程中至少殺了9名警察,4名平民。

1930年10月,他們搶劫一間商店時將店主打死,目的只是為了一些雜貨和28美元現金。

正如《劫匪》中漢默對克萊德父親所說的那樣:你的孩子可能以前沒有黑暗的靈魂,但現在有了。

人是會變的。

我們可以感慨於他過去的純真善良,卻也不能無視他現在的惡貫滿盈。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這兩部電影就像鏡子的正反面,一體兩面,互為補充。

在《邦妮與克萊德》中,雌雄大盜是生動的。

但警察淪為了愚蠢的符號。

編劇甚至杜撰了一個漢默被邦妮和克萊德抓住羞辱,懷恨在心的情節。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漢默被綁起來和他們拍照

而《劫匪》也沒好到哪兒去。

儘管騎警的形象終於鮮活了,邦妮和克萊德卻消失了。

整部電影裡,他們只露過兩次面。

但當把兩部電影放在一起看,你會驀然發現,這像極了一場隔了半個多世紀的對話。

年輕時,恣意飛揚,為了自由可以與世界為敵。

年老後,沉默寡言,縱有不解還是選擇了面對。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關於後者,也是《劫匪》裡,我最偏愛的一個點——

兩位騎警的老無所依。

垂垂老矣,但漢默和梅尼最終還是選擇踏上了這趟千里追兇的危險旅程。

他們被信仰中的正義所召喚,卻發現如今的一切都讓人難以理解。

你很難說,最後把邦妮和克萊德打成篩子的100多發子彈裡,不包含對這個瘋狂時代的控訴和洩憤。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而當最後一切都塵埃落定時。

兩位騎警站在櫥窗後,看著窗外成群結隊來圍觀劫匪的人們,像是在接受著一場幻想中的表彰與嘉獎,落寞而彷徨。

他們從來就沒有勝利過,邦妮和克萊德也一樣。

勝利的,永遠是滾滾向前的時代。

真事改编,连杀9名警察的悍匪,怎么就成了全民英雄?

坦白講,《劫匪》並不"好看"。

因為敘述視角的問題,片子難免顯得異常平淡,觀感普普通通。

但它給了我們一次機會,去冷靜下來再次回顧那個瘋狂的傳奇。

更何況,能看這兩位老戲骨飾演兩名硬漢,互相飆戲兩小時。

你還要啥自行車。

1. Bonnie and clyde,wikipedia

2. Bonnie and clyde,真正的雌雄大盜,袁曉輝,2014.01.09

3. 被美化的雌雄大盜:濾鏡下不可饒恕的惡,網易看客,2018.03.09

4. Bonnie and clyde,FBI

人在時代面前

都是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