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權術詭計本是躲在陰暗角落的臭蟲,卻古往今來無數人爭先恐後的使用,人人都在用,卻都閉口不談。《羅織經》作為千古謀術第一本邪惡詭計的大全,歷來被那些權術家狠狠研究。雖用當今眼光來看這是一本封建的惡毒糟粕。但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事物大多具有多面性,我們雖不學以致用,但也應謹慎提防,所謂駭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大抵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本次解讀卷二。

事上卷第二

為上者疑,為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譯文】上司的疑心重,下屬的恐懼就多。上司和下屬的心意不一致,禍事便由此產生了。

往逝者言:心存疑慮,保持警覺是多數人在社會上所存有的心態。古代封建等級的壓制深入人心,下層階級往往唯唯諾諾,上層的往往自視甚高。當今雖有改善但仍在各行各業屢見不鮮。

沒有利益的支配任何人都不甘人後。對資源的追逐,或尋求內心滿足是人類恆久的價值。支配的藝術無非利益、心理的感受(認同希望等美好願望,恐嚇等卑劣的情緒,麻木無意識等膚淺的盲目)。而做事很需要同心協力。

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上者驕,安其心以順。上者懮,去其患以忠。順不避媚,忠不忌曲,雖為人詬亦不可少為也。上所予,自可取,生死於人,安能逆乎?是以智者善窺上意,愚者固持己見,福禍相異,鹹於此耳。

【譯文】高高在上的人驕傲,順從他可使其心安。高高在上的人懮慮,忠於他可使其免除憂患。順從不要回避獻媚,忠心不要忌諱無理,雖然遭人詆譭也不能少做。上司能給你什麼,自然能拿回什麼,生死都控於人手,怎麼能違揹他們呢?因此有智慧的人擅長暗中猜度上司的心意,愚蠢的人只堅持自己的見解,他們福禍不同,都是源於這個原因。

往逝者言:人往往需要認同來自我滿足,上位者更難免於此。認同可以是溜鬚拍馬,真的假的只要是順心的都是好的,下位者順從忠心可以贏得信任。如果上位者不信任你、或者對你有意見,那你做任何事情都會或多或少受到阻礙,甚至你還有被替代的危險。人做事不是給自己添堵的,如何給自己不製造不必要的麻煩或損失這是我們應該好好思考的問題。人可以避免麻煩,但也不能害怕麻煩。

下位者應在溜鬚拍馬、為上位者排憂解難、勤懇明智工作、和明是非查善惡之中做好權衡取捨。要看清形勢,在集體組織和態度原則等問題上慎重考慮。

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人主莫喜強臣,臣下戒懷妄念。臣強則死,念妄則亡。周公尚畏焉,況他人乎?

【譯文】當主子的沒有喜歡手下的人勢力過於強大,當臣子的要戒除心中存有的非分之想。臣子權勢過大會招致死禍,想法荒謬會導致滅亡。周公姬旦尚且懼怕這些,何況是其它人呢?

往逝者言:人往往畏懼強權,身為上位者也是如此。上位者往往不喜外在能力強的人或者內心強稜角分明的人。人不喜失去,下位者能力強則意味著我的位子具有可替代性,人不喜心理受到負面影響,下位者稜角分明則會使上位者心中有礙。

而上位者所謂的威脅,來自於人的揣測,而這種揣測帶著惡意和主觀臆想,而這種揣測來自對人性的不信任:人對資源權利的佔有慾。人希望別人順從,無論是從實際還是心理,不喜別人反抗,但人有往往反抗別人或其他......

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上無不智,臣無至賢。功歸上,罪歸己。戒惕弗棄,智勇弗顯。雖至親亦忍絕,縱為惡亦不讓。誠如是也,非徒上寵,而又寵無衰矣。

【譯文】上司沒有不聰明的,下屬絕無最有德行的。功勞讓給上司,罪過留給自己。戒備警惕之心不要丟失,智能勇力不要顯露。雖然是最親近的人也要忍心斷絕,縱然是幹邪惡的事也不躲避。如果真的做到這樣,不但上司會寵愛有加,而且寵信不會衰減。

往逝者言:能當上領導的往往都有能力,我們如果不想被淘汰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人際。有些許能力被替代便難了,有能力有人際便順風順水。功勞歸於上位者但也莫忘記自己的辛勞,你不爭取更上面的領導便看不到你(當然更重要的是上位者也會舉薦你)。如果罪過自己承受的起而且上位者會給你更多補償,那你替上位者承擔過錯也無妨(或推給其他同位者);但罪過是上位者也遠遠承受不起的那就走為上計、推脫扯皮看你本事了。本句後面無非是講,用什麼來交換權利利益。此不贅述。善也不好惡也不好,善惡交織,人世間的事物是那麼矛盾。

事上:在古代是如何處理與領導的關係,對現在的我們又有何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