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信號”意味樓市大局已定,沒買房的人恭喜了

對於房子的價格高低,從來都沒有統一的看法,買了房的人希望自己的房價快速增值,沒買房的人希望房價最好回到十年前。當然,這些都僅僅是希望,房價的漲跌不會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它是市場、政策、人口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結果。

我們知道,房子跟其他商品一樣,商品房定價主要由成本和利潤組成。就目前拿地後售賣的商品房來說,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土地成本。據測算,土地成本基本佔到一套商品房售價的60-70%。從這個角度看,土地價格高低決定了商品房定價。所以,對於不瞭解房地產行業的購房者來說,只需要關注土地拍賣市場的一舉一動就可知樓市冷熱,甚至未來樓市走向。

這一“信號”意味樓市大局已定,沒買房的人恭喜了

這一連串“信號”預示樓市大局已定

1.2月20日,蘇州拍出6塊地,眾開發商競價超過百輪。僅隔1天,蘇州姑蘇區商服地塊競價133輪,最終溢價達189%;

2.2月27日,徐州一塊商住地,從下午二點拍到第二天凌晨3點,歷時13個小時,激戰644輪,溢價率達到73%;

3.2月28日,廣州天河區地塊,開發商以樓面8.3萬/平米摘下,比此前在廣州土地市場上拍出的最高地價高出達3萬/平米;

4.在3月份,安徽3城土拍價格再創新高。3月11日,阜陽連拍出兩塊高價地塊,樓面價高達5692元/平米和4920元/平米;3月19日,宣城樓面價被拍到5283元/平米;3月21日,合肥出讓6塊土地,攬金超124億,最低溢價率為63%,溢價率超過100%的地塊達到4幅。

5.3月29日,南京城北地塊,經過120輪報價,成交樓面價達到2.26萬/平米。另一塊西善橋宅地經58輪鏖戰,成交樓面價被推到1.66萬/平米。

這一“信號”意味樓市大局已定,沒買房的人恭喜了

據中原地產的數據顯示,鄭州、重慶、合肥、武漢等重點二線城市,在4月22日到4月28日一週內,監測的23個二線城市賣地收入達1167.5億元,較上月上漲134%,打破自2017年5月以來創下的單週最高紀錄。

另據根據克而瑞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今年整個一季度,監測的22個城市裡,土地溢價率相比上一個季度大幅提升。比如曾經的樓市四小龍合肥提升了42%,廈門提升了37%。不僅如此,其他熱門二線城市大都有10%以上的增長幅度,環都市圈的嘉興等城市土地市場也比較活躍。簡單地說,土地市場溢價率提升說明土地價格已經企穩並回逐步回暖。

恭喜沒買房的人

有人說,土地市場回暖,地價上漲,怎麼還恭喜呢?筆者想說的是,對於準備購房的人來說,在房價既定的情況下,會擔心購房後房價下跌而患得患失。不過,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這種擔憂或許沒多大必要。加之國家加大房地產市場環境淨化,應該說,當下是比較利於有利於購房者的,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這一“信號”意味樓市大局已定,沒買房的人恭喜了

一方面房價未動,地市先行,購房時機到來。土地市場全面開花,不斷回穩,起碼說明大多開發商看好後市,信心逐步提升。但在土地市場上行時,房價並未出現快速上漲,這主要是因為在國家“房住不炒”指導調控下,不允許房價短期大漲。不過,這僅僅是短期,開發商現在所拿地塊,大都需要在未來1-2年後才上市,土地成本擺在那,到時售價也不可能出現大面積虧損。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未來房價是有支撐的。隨著前期低價地塊消化殆盡,新上市地塊商品房價格只高不低,所以,現在摁住房價不漲,當前應該是購房者比較有利的買房時機。

另一方面,國家打擊房地產行業“黑惡勢力”,購房環境越來越好。自國家發出《關於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通知》以來,樓市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對損害購房者或者業主的2類情況可以舉報:一是購房者在收房過程中,遇到被開發商採取脅迫或者違法方式強行交付未竣工驗收、質量未達標的房屋;二是小區物業勾結社會人員騷擾業主,暴力阻止新選聘物業進場交接等情況。2019年是對房地產市場“掃黑除惡”的第二階段,一直持續到2020年結束。相信我們的購房環境、居住環境會越來越好。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