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樂然與山丹培黎工藝學校(上)

去年5月,在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絲路飛虹——韓樂然誕辰120週年館藏作品展”上,創作於1946年的《山丹學生看顯微鏡(河西走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1946年是培黎工藝學校從陝西鳳縣遷往山丹的第三年。韓樂然創作的這幅作品真實記錄了培黎學校把現代科技文明帶入河西,帶到山丹的歷史。

韓樂然與山丹培黎工藝學校(上)

山丹培黎工藝學校學生看顯微鏡


韓樂然1898年出生于吉林省延吉縣的一個朝鮮族家庭。1919年參加抗日運動,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被黨組織派往東北,是東北早期建黨的領導人之一。1929年秋,他離開齊齊哈爾,經上海去法國勤工儉學。1937年11月回國,年底到達武漢,參加東北救亡總工會工作,負責宣傳和聯絡。1938年他主動接近發起並組織“工合”運動的國際友人埃德加·斯諾和路易·艾黎等,與他們交流戰況與新聞,推動抗日鬥爭的國際宣傳工作。其後,他奔波於延安、重慶、西安等地之間從事革命宣傳工作。在往返途中,他經常去寶雞西北“工合”辦事處與路易·艾黎、盧廣綿等交流意見。1940年5月韓樂然去晉南戰地視察返回時,在陝西寶雞被國民黨特務機關逮捕關押在西安。在獄中,他一方面秘密做思想工作,安定難友的情緒;另一方面組織難友進行合法的鬥爭。1943年初,黨組織通過李濟深和東北人士的多方努力將韓樂然營救出獄。韓樂然回到寶雞後在路易·艾黎的幫助下去了成都。1944年他把家搬到了蘭州。在蘭州安頓下來後,他經常到西北的青海、河西走廊一帶寫生創作,並秘密從事西北地區國民黨高層的統戰工作。

1944年底,培黎工藝學校從雙石鋪遷到山丹後,韓樂然寫生創作期間多次到山丹培黎工藝學校與路易·艾黎促膝談心, 很快他就和學校的老師學生熟悉了,並同他們成了朋友。每次山丹培黎學校的學生去蘭州時,都會去韓樂然的家裡,他就藉此給學生們講些革命的故事。

韓樂然與山丹培黎工藝學校(上)

韓樂然畫的艾黎頭像

1945年7月喬治·何克去世後,為悼念這位鞠躬盡瘁的教育家,韓樂然為何克畫了一幅油畫肖像。 據聶廣濤老人回憶,作畫時是艾黎穿著培黎學校的校服,坐在擂臺臺階的磚墩上當模特,頭部是用何克的照片仿畫的,現在畫已不知去向。韓樂然還為艾黎也畫了一幅,艾黎把這幅肖像油畫寄回新西蘭的老家,現在被美國洛杉磯中國藝術館收藏。(山丹艾黎紀念館 趙謙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