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因為喜歡徒步登山的緣故,為了追尋那些原生態的美,走常人不常走的路,所以經常行走在那些人煙稀少的地方,遇到過很多山窩窩裡的村莊,這些村莊依山而建,村民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莊無論大小,也不論地域和風俗,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村子裡一定會有一眼滋養全村的泉水。因為遠離城市,交通不便,作為生命之本的水的來源——只有泉水這一個途徑。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村內最豪華的場所-廣場

泉是生命之泉,村是因泉而生,這是山村能夠繁衍生息的最基本的原因。所以在驢行的途中,發現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泉,雖然這些泉可能沒有響亮的名稱,或許也沒有什麼記載,但是它們依然經年流淌著,只為滿足山村裡人們的生活所需。

今天,不說村莊了,也不說無名泉,就說說一個曾經列入“濟南72名泉的——九女泉”,看到這裡,可能老濟南人馬上就急了:胡說,九女泉在市區,不在山區!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九女泉村

一看您就是愛泉人,對頭,我說的這個是和濟南的九女泉重名的泉,它位於東平老湖鎮九女泉村,山村位於南山頭山腳下,山的名字我問村內一老人,她說沒有名字,就是南邊叫南山頭。

村莊已經列入泰安的古村落保護名錄,所以該村還保留傳統的民居,古樸而清幽。村民們的房屋都是土坯、石板典型的魯西南建築,村內已經鋪上了水泥路面,但是隻能車輛通行比較困難,如遇到會車,必須一個倒車回到路口才能錯過。

我們輾轉走到九女泉的路口時,遠遠的就看到門口停著幾個電動三輪車和汽車,他們是附近村莊或者城裡人來接泉水的。九女泉的泉水甘甜清冽,據說富含多種礦物質,所以被周邊群眾喜愛也就不奇怪了。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九女泉前的車輛

九女泉又名龍頭泉,關於它的民間故事有太多版本,我問村民說的是此為九個仙女曾在泉邊洗浴,所以後來就稱為九女泉,和大家說的此泉為九仙女為了解決村民們的吃水問題而打出,有著較大的區別。不要認為我亂說,我有錄音為證!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泉水源頭被青石板圍牆給圈了起來,門口是一個龍王廟,供奉有水龍王,廟門口兩側刻有對聯:地中有水來渤海,山下有泉灌清河。或許這個對聯也有著不為人知的民間故事,是不是說此水和渤海相通呢?然後流入大清河,養育著大清河兩岸的民眾。

大家可以看看衛星圖,九女泉的水應該最終流入了 東平湖,是東平湖水源地之一。(紅色箭頭標註的就是河流,紅框處為東平湖)

圍牆內不像村莊那麼的幽靜,裡面熱鬧非凡,遊玩的兒童、排隊節水的來客、洗衣的村民,十幾個平方的圍牆內擠滿了人。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好熱鬧的場景

一顆傲然威武的龍頭內緩緩的流出泉水,這就是九女泉了,泉水順著地下的暗渠流入下面的蓄水池,多餘的水又流入下游,最終進入剛剛衛星圖顯示的河流,注入東平湖。

我詢問村民,九女泉村有2000多人,祖祖輩輩都是依靠這個泉水而生活,泉水終年不枯,想來是龍王注入渤海的水吧。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接水的民眾

泉畔山崖上有幾棵高大的柏樹,濃蔭正好遮擋了泉水,從而為來接水的人們遮蔽風雨,南側有幾十年前修建的水渠設施等,村民們為了生活曾經做出的努力可見一斑。

行攝九女泉:滋養一個村莊數百年,藏在東平湖畔不為人知

幾十年前修的水利設施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眼泉水養育一個村,這是眾多山村的一個縮影,您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也拿來分享給我們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