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如果可以這樣愛》貌似打破了我們看劇的常規,一向是男主控的我這次是唯一一次不喜歡男主而喜歡男二,也許這就是該劇的狗血所在吧!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為何如此說,因為男二的人設最豐滿。可從男一男二的人物關係來分析:

男一耿墨池(佟大為飾),一位鋼琴家。他的第一位有關人物就是他的助理達爾文,達爾文是耿墨池身邊出場最多的人物,這條線從頭串到尾。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第二位是黃鐘,耿墨池的律師。

第三位是,瑾宜,耿墨池的妹妹。這個人物一直像影子一樣貫穿全劇。但她出場場景並不多,到二十多集才出現。

第四位是,葉沙,耿墨池前妻,一開場就死了。

這些人物線,並不複雜,耿墨池這個人物刻畫得很單薄。幾乎只有跟女主白考兒(劉詩詩飾)的糾纏,甜膩膩的。

相比較男二祁樹禮(保劍鋒飾)這個人物,祁樹禮卻像一張網一樣編織成整部劇的主心來。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祁樹禮身邊人物,祁母,也是白考兒第一個丈夫祁樹傑的母親,瑾宜的第一位養母。這條線索讓劇變得撲朔迷離。

櫻之,白考兒的閨蜜,同時是祁樹禮的秘書。看劇情好像愛上了祁樹禮,隱形的戀人。櫻之同時是貫穿全劇的人物。

羅浩,米蘭的男友。羅浩這條線可以歸為祁樹禮的,也可單獨開來。

還有祁樹傑的手下,祁樹禮的助手帥氣的外國小哥。

祁樹禮整個人物有童年的回憶,有厚重的家庭矛盾,角色豐滿。人物性格沉穩,深情專一。對手下恩威並施。

記得有一場戲是賣祁樹傑的房子時,本來他不想賣,可當看到買房兩口子對房子的喜愛,夫妻恩愛,他就決定賣給他們了。從細節上,所看到的祁樹禮,是重情重義的,除了對白考兒好之外。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對祁母,他內心一開始是拒絕的,祁母對他與小靜都是冷酷無情。送走小靜,使他流浪出國。可是在劇中看到祁樹禮卻在祁母最孤單時,陪伴她一起吃飯。暖暖的親情,比任何感情珍貴。

反觀耿墨池,就缺少這些,除了愛白考兒全力以赴之外。就沒有了其他的線可刻畫了。

所以比起耿墨池我更喜歡祁樹禮。

耿墨池遇事第一反應就是逃避。

隨意聽信別人的話不願意相信自己愛的人,不懂得珍惜幼稚又自私,沒有白考兒勇敢沒有祁樹禮坦蕩。總是自以為自己做得就是對的就是對方想要的,所以後面才會幹出“逃婚悔婚”的蠢事!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祁樹禮直到最後一刻都沒有告訴任何人他是心臟捐獻者,當所有人都為耿墨池擔憂捏一把汗的時候沒有人問過祁樹禮的身體狀況。看到最後更看不懂白考兒和耿墨池之間的愛了他們在一起就是不斷的折磨。米蘭的趁虛而入也是因為耿墨池的武斷,白考兒不能再做母親耿墨池也有很大的責任。

而祁樹禮愛憎分明。

對喜歡的人就是偏愛就是無限的包容,他付出了那麼多又得到了什麼呢。無非就是白考兒內心的愧疚情到深處人孤獨。祁樹禮對白考兒的柔情、對瑾宜的柔情、對弟弟對母親的一切都讓他幸福又孤獨。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為此祁樹禮最終成了被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祁樹禮因一早就看穿耿墨池對白考兒“若即若離”、心存猜疑的愛情本質,所以才會千方百計去阻止他們在一起,事實也證明祁樹禮是對的,可他也在對考兒的這段感情中失去了自我變得有點病態。

而祁樹禮一系列的“病態”行為都是為了阻止白考兒跟耿墨池在一起。但其實都是為了襯托耿墨池的,如果他是男一,很多黑點就不會存在,他和考兒的互動也會更多更溫馨,3+2年的付出劇中幾句話就略過了,他對考兒的寵溺包容只用臺詞表現,讓觀眾很難帶入其中,如果是男一,就沒這些大問題。

《如果愛》中他人設最豐滿,卻成了用來襯托耿墨池的“跳樑小醜”

所以說編劇一直靠著作踐祁樹禮的人格去突出男女主兩人“偉大的愛”,讓祁樹禮給耿墨池背黑鍋體現他的不得已,讓白考兒去踐踏祁樹禮的感情從而體現她的深情專一,男女主兩個是人有血有淚,而祁樹禮的愛就一直被“糟蹋”,最後還要他自願獻出自己的心臟去成全白考兒的幸福。這樣的結局實在令人難以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