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李少紅版《紅樓夢》是由北京電視臺、中影集團等投拍的,最初確定的導演為胡玫。2006年,投拍方舉辦了聲勢浩大的《紅樓夢中人》大型選秀活動,為該劇選拔演員。

後來,據說胡玫導演對海選出的演員不滿意,所以不再擔任該劇的導演。接任的導演是執導過《大明宮詞》、《橘子紅了》等電視劇的知名女導演李少紅,所以觀眾也把此版的《紅樓夢》稱為“李少紅版《紅樓夢》”。

2008年,以打造唯美經典鉅著為目標的李少紅版《紅樓夢》正式開機。

經過四年的拍攝,在2010年李少紅版《紅樓夢》進行了首播。這部耗資不菲的經典翻拍推陳出新,大膽啟用年輕演員,在道具、特效、畫面剪輯、製作中充分運用了現代科技,旨在創造全新的經典之作。

但是在開播之後,口碑似乎與想象中的大相徑庭,質疑聲似乎超過了叫好聲,《紅雷夢》、《青樓夢》、《聊齋紅樓》等等“別號”紛繁出爐。

誠然,翻拍電視劇是一件冒險的事情,翻拍《紅樓夢》這樣的曠世鉅著更是冒險的難事,翻拍87版《紅樓夢》這樣經典中的經典更是難上加難的冒險事。

我們雖然應該為李少紅導演莫大的勇氣點贊,但是翻拍《紅樓夢》口碑差的問題卻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觀眾對李導翻拍《紅樓夢》會產生這樣的態度呢?除了87版《紅樓夢》“先入為主”刻板印象的心理規律之外,李少紅版《紅樓夢》的確是有那麼多不盡人意之處。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一是“開水白菜”與“全家桶”。“開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更是國宴上的一道精品菜餚。其食材以白菜和雞肉為主,但烹飪過程卻是嚴格和考究的,單單高湯就要熬製兩道,每道需要熬製四個多小時。成菜後色味俱佳、鮮香爽口。

這就像36集的87版《紅樓夢》一樣,拍攝前劇組對演員的琴棋書畫、禮儀舉止進行了相當長時間的專業培訓。在拍攝中,劇組在實景建造大觀園的基礎上,還先後走遍全國10個省市41個地區、219個景點,不可謂不是小火慢燉出醇香。

而李版《紅樓夢》在2006年啟動之後,前期耗用大量的時間去海選演員、去宣傳、去造勢,拍攝中極盡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和技術,拍成了50集的大容量的“全家桶”。

然而,是小火慢燉、不油不膩的“白菜湯”令人唇齒留香、久久回味,還是立等可取、熱油快炸的“全家桶”令人留戀嚮往,自然不言而喻了。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二是緊貼作品與迎合現代。這裡重點指的是在演員選用方面。87版紅樓在演員的甄選上可謂是用心至極,儘量緊貼小說中對人物外貌特點和性格特點的定位,反覆甄選,優中選優,成就了許多經典的絕版人物形象。如陳曉旭版的林黛玉,鄧婕版的王熙鳳,歐陽奮強版的賈寶玉,安雯版的晴雯,郭宵珍版的史湘雲等等,都是令人難忘的經典。

李版紅樓的演員雖是經過大型海選出來的,但其劇中的形象卻是令人一言難盡的。儘管導演李少紅再三表示,選出來的演員年齡、氣質都跟《紅樓夢》原著的人物相符,但是現實卻擺在了面前。比如蔣夢婕版的林黛玉,嬌弱不足,健壯有餘,甚至還有些嬰兒肥;再如賈寶玉,無論是于小彤版小寶玉,還是楊洋版大寶玉,皆是一張現代氣息十足的韓式清秀臉。

相比之下,中國人更容易接受的是歐陽奮強式的、天庭飽滿地閣方圓的年畫娃娃的喜慶臉。再如王彥華版的賈元春、歸亞蕾版的王夫人,扮相太過老氣,讓人不忍直視。周采芹版的賈母過於精瘦,顯得富貴氣不足等等。

李少紅導演在演員的選用上,考慮更多的是“現代”味道的審美標準,當然這也是電視劇過度商業化、市場化運作模式下的產物。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三是娓娓道來與強烈烘托。87版紅樓夢在故事的展開和推進中,快慢適度、舒緩有致、娓娓道來,沒有過多的鋪墊和烘托,情節設計乾脆利落、恰到好處。

而李版的紅樓中用了大量的原文朗誦旁白介紹劇情,加上詭異幽怨的背景音樂,還有時不時的煙霧升騰,來極盡烘托“夢”的氣氛,讓人容易產生光怪陸離、陰森恐怖的感覺,難怪被人戲稱為“聊齋紅樓”。

比如,有幾個片段有點夢幻過頭變陰森的味道。比如寶玉捱打後夢到琪官和金釧兒的場景,琪官背光以剪影方式出現在寶玉床前,投井而死的金釧兒也面目模糊地站在幽暗的角落,兩人都對著寶玉怨懟地說話,此情此景與一些驚悚片橋段著實有些相近,讓不少觀眾不由得心頭一緊。

在背景音樂上,李少紅導演在有意地向傳統崑曲藝術靠攏,來接近曹雪芹時代最盛行的藝術形式,但是傳統崑曲藝術的式微,對於廣大現代觀眾而言,可以說是相當陌生和難於被普遍接受和喜愛的。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四是雅緻簡約與華麗詭異。87版《紅樓夢》之所以成為經典,其關鍵就在於“用心”二字。尊重原著,吃透原著,嚴格遵循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禮儀行為規範,在服裝、道具、化妝等等方面精益求精,顯得自然真實,協調契合。

在李版紅樓中,各種妝容、道具卻是誇張和詭異的。先說說撲面而來的“銅錢頭”、“貼黃瓜片”。這種緊貼頭皮的髮型是一般人難以駕馭的,雖然女演員也都是明眸皓齒、花容月貌的,但是也被這“銅錢頭”的髮型拉低了顏值。由於其太過戲曲化、舞臺化,與現代觀眾審美習慣的差距太大了。

再說服飾,此次李少紅導演依然用的是其御用設計師葉錦添。葉錦添是一個水平頗高的服飾設計師,比如《橘子紅了》中的“秀禾服”就是葉錦添的成功的代表作。但在紅樓夢中,葉錦添卻大量使用暗色和冷色,而且還時不時的出現“顏色混搭”的情況,使得畫面壓抑和混亂。

網上更一度調侃“紅樓服裝N宗罪”,如“尼姑帶花(妙玉)、公子黃袍(賈璉)、二奶紅衣(尤二姐)、丫頭盤頭”等等搞笑之處。俗話說人要衣裝佛要金裝,失敗的服裝造型也是李版《紅樓夢》的硬傷。

10版紅樓比87版紅樓差在哪裡?這五個方面完敗

​五是實力滿滿與尬笑拼湊。87版紅樓夢中的演員個個實力非凡,不必說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釵、王熙鳳等等這些主要人物的表現,單是一些小人物的表演也是可圈可點。板兒初到賈府的調皮好動、饅頭庵中老尼靜虛對鳳姐的諂媚的嘴臉、春燕孃的“死魚眼”等等,把人物性格特點演繹的入木三分、呼之欲出。

但是李版紅樓夢演員的表現真是不敢恭維。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林黛玉在初進賈府的謹慎小心,被蔣夢婕演成了沒見過世面的呆萌妹,嬌柔病弱被演繹成有氣無力。姚笛版的鳳姐演得太造作,總是尬笑不斷,單單是林黛玉出場那幕,姚笛只會嘻嘻哈哈虛笑乾笑,沒有氣場,根本演不出王熙鳳張揚跋扈以及圓滑世故。

已小有名氣的唐一菲飾演的秦可卿,眼神妖媚的倒像風塵女子,賈府“第一得意孫媳”的內秀氣質全無;楊冪版的晴雯把在王夫人面前的西子捧心演成了釵橫鬢亂、衣衫不整。

還有一些情節的設計更讓人哭笑不得,比如再湘雲醉臥芍藥叢時,是一名小丫鬟啞著嗓子大喊大叫告訴大家。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黛玉最後竟然是像“馬拉之死”一樣,玉臂外露死在床上,這個情節被大多數人所詬病。

還有在臺詞方面,大部分演員像小學生背書,雖然節奏抑揚頓挫,但是不夠生活化,讓人看得不舒服。

當然,也並非說李少紅版紅樓夢是一無是處的,不可否認李少紅導演是一個有水平和口碑的導演。在李少紅版紅樓夢中也有許多可看之處,如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奇幻、黛玉葬花背景的唯美、劉姥姥與女婿王狗兒接地氣的交流、寧府祭宗祠的宏大場面等都是拍的不錯的。

只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87版紅樓夢是一部經典中的經典,是一部電視劇中的巔峰之作,實在是難以超越,觀眾難免更願意把最珍貴的情懷留給87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