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中小學招生網上報名5月6日開始

5月6日,長春市教育局召開2019年義務教育招生中考招生工作部署會。

會議就2019年兩項招生工作進行了部署。2019年長春市城區(不含雙陽區、九臺區)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從5月6日正式啟動,6月22日結束。雙陽區、九臺區、榆樹市、農安縣和德惠市依據市裡《通知》要求,結合本地實際進行安排。中考於6月27日—6月29日進行。

深入推進“大學區”管理改革

長春市教育局副局長崔國濤就做好兩項招生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

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認識招生入學工作的重大意義。要本著對孩子負責、對事業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提高站位,增強對招生工作的認識,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加強督導監管,認真排查並嚴厲查處社會培訓機構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二是進一步促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教育公平。各縣(市)區要加大薄弱學校改造力度,促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深入推進“大學區”管理改革,支持“溫馨村小”建設,縮小校際差距,努力把每一所學校都建成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三是加強組織領導。要按照“政府主導、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對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科學有序、運轉高效、公開透明的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機制。

四是進一步完善制度機制,進一步規範招生行為。嚴格落實教育部“十項嚴禁”紀律要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縣(市)區要加強對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指導和規範。各高中學校要客觀、準確、實事求是對本校進行宣傳,嚴禁進行任何形式的虛假宣傳、有償宣傳。

小學入學條件:凡年滿6週歲(2013年8月31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戶籍或具有本市有效居住證的適齡兒童均可入讀本市小學。

初中入學條件:凡具有本市戶籍或具有本市有效居住證,並已經完成小學階段義務教育任務的畢業生,均可入讀本市初中。

具體的入學程序為:

一是網上報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無論是選擇公辦學校入讀或選擇民辦學校入讀,必須於5月6日14:00-13日17:00,登錄“長春市教育局官網” (http://jyj.changchun.gov.cn),點擊“長春市2019年中小學招生網上報名系統”,按系統提示和要求,輸入相關信息,確認後完成網上報名。

不具備網上報名條件或因特殊情況未能按時完成網上報名的,可於5月14日9:00—17:00或5月15日9:00—17:00,持戶口或本市有效居住證到戶籍(或居住證)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門指定地點報名。具體安排請關注長春市教育局官網。

未在5月15日17:00前完成報名的,由各地結合實際統籌安排入學。

二是學位派送。5月21日-22日,各地依據本地方案和公安部門核准的戶籍信息派送學區學位。

三是信息審核。5月23日-30日,各地採取部門聯動方式,組織學校對預錄取的適齡兒童少年報名信息進行審核。

一是下達通知。5月31日,為適齡兒童少年發放《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及公辦學校入學須知,選擇公辦學區學校的適齡兒童少年需在6月11日—12日辦理入學手續。無論是選擇公辦學校入讀或選擇民辦學校入讀,均須領取《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否則不能建立學籍,也不能參加“長春市2019年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

二是民辦學校自主招生。6月1日—10日,民辦學校要按照審定的招生計劃和招生方案,依法依規進行自主招生。各地要加強民辦學校招生工作的監督、指導。

三是公辦優質學校空餘學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招生。

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的時間與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電腦派位時間一致,於6月20日進行。

6月14日,公佈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數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學位數額、網上報名時間及報名辦法、派位時間及網上查詢辦法。

6月15日9:00-17日17:00,按照自願原則,已於5月6日-15日完成報名並被錄入報名信息數據庫、領取《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的適齡兒童少年,登錄“長春市教育局官網”,點擊“長春市2019年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網上報名系統”,在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中選擇一所學校(只能選擇一所)進行網上報名。

6月20日9:00—11:00,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各地組織轄區內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

6月20日15:00-21日17:00,可登錄“長春教育網”,點擊“長春市2019年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和民辦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網上查詢系統”,輸入身份證號及姓名進行查詢。

通過以上各種方式錄取的學生,於6月22日15:00前持《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到被錄取學校報到並辦理入學手續。未在規定時間之前報到的,由各地結合實際統籌安排入學。

特殊群體入學

隨遷子女入學

堅持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將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城鎮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圍,實行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切實簡化隨遷子女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做好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

隨遷子女報名方式與戶籍子女報名方式相同,報名成功後,統一進行信息審核,由各地結合實際統籌派送公辦學位;隨遷子女可平等參與優質公辦學校空餘學位電腦派位和民辦中小學校部分學位電腦派位。

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各地負責組織轄區內民族學校制定招生方案和招生計劃,本民族適齡兒童少年可自主選擇本民族學校就讀。

各類殘疾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各地要對轄區內各類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情況進行摸底調查,並對其自然情況進行登記,組織專家組進行鑑定評估,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教育安置建議。建立殘疾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優先保障機制,對於能夠適應普通學校學習生活的,應當就近就便安排到普通中小學校隨班就讀。

入讀長春市希望學校

各地要對轄區內特困特優的適齡兒童少年進行摸底調查,確保其依法接受義務教育。全市範圍內低保或低保邊緣家庭子女、軍烈屬子女、烈士子女、孤兒,以及持市民政局等單位開具相關證明材料的困難群體子女,可採取自薦或由當地教育部門推薦方式入讀長春市希望學校。

入讀長春市晨光學校

初中階段學校學習有特殊困難、行為有偏差的在校學生,由各地負責進行調查、統計,依據自願原則,經原初中學校同意,安排到晨光學校學習。家長或學生本人主動申請,經晨光學校審核同意,也可辦理轉學手續。

特殊優撫對象入學

依據省教育廳和省軍區《關於轉發教育部、總政治部〈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的通知》(吉政聯〔2012〕69號),妥善安排軍人子女入學。

依據市教育局和市公安局《關於切實做好我市人民警察榮記二等功以上榮譽的子女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長教聯〔2008〕11號),妥善安排警察子女入學。

依據《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關於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吉發〔2018〕4號)和《中共長春市委辦公廳 長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集聚人才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長辦發〔2017〕50號),妥善安排引進人才子女入學。

其他群體入學

港澳臺子女、華僑子女、外籍子女等群體入學,按照相關規定執行。

長春市教育局要求,要按照《吉林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標準》控制辦學規模和班額,起始年級必須按照隨機原則均衡分班,均衡配備教育教學資源。

任何學校不準設立重點班、實驗班。

加強學籍管理,充分依託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切實發揮學籍管理系統在治理違規擇校問題上的基礎性、機制性作用。要通過學籍管理,及時掌握學生流動和輟學情況。

要依據招生計劃和學籍管理相關規定為新生建立學籍。學校校長對學生“人籍一致”情況負有第一責任,要定期進行自檢自查,規範管理。

就近入學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

一是依據國家、省相關規定,可以採取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等方式劃分片區。在教育資源相對均衡的地方,一般實行單校劃片;在教育資源配置不夠均衡、擇校衝動強烈的地方,統籌考慮過去片區劃分和生源分佈等情況,積極穩慎推進多校劃片。片區確定及調整時,要強化劃片工作程序和內容的公開、公正、公平,要提前廣泛告知,設置必要的過渡期限,給社會留出合理的預期時間。對於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學校,要加快推進集團化辦學、委託管理、強校帶弱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建立學校聯盟等方式,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

二是積極探索對口直升方式。鼓勵各縣(市)區、開發區結合地域、學校、課程等相關因素,積極探索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試點,採取對口直升方式入學。實行九年一貫對口直升的試點,可以選擇強弱結合、就近結合等方式做好中小學校全方位的銜接,確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正在實行九年一貫制的學校,要繼續規範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和招生入學工作。

三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佈、所在社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按照確保公平和就近原則依街道、路段、門牌號、村組等,進一步確定每所義務教育學校片區範圍。鑑於一些地方人口分佈和學校佈局具有不均勻性、街區形狀具有不規則性,就近入學並不意味著直線距離最近入學。要充分考慮可能影響公平的關鍵要素,確定相對科學的劃片規則,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整體上相對就近入學。

四是適齡兒童少年“入讀”(入:即入學;讀:即就讀,下同)片區學校,其戶籍應與其父母戶籍一致,戶籍地址應與其實際居住地址及父母的房屋權屬證明一致。學生在片區學校“入讀”期間,學校不再接收同一套住房地址的其他適齡兒童少年(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入學。不符合片區入學政策的適齡兒童少年,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東亞經貿新聞記者 王璐 實習生 王悅 陳美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