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管理者:高水平倉儲運營是構建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

庫內的一切井井有條,人員有序的工作,這一切背後的支撐力量是什麼?

我們都清楚,倉庫是勞動密集型模式,員工文化水平不高,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欠缺。有的人從成本角度考慮,用所謂“管”的方式來壓迫,進行所謂的高效生產運營,在一段時期內的確也呈現了較好的效果。

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以人為本理念的不斷被人接納,靠“管”的方式越來越走不通了。

明明是人力成本的不足,非要抱怨員工不努力工作;

明明是業務流程的設計有缺陷,卻怪員工粗心大意;

長期以往,員工心裡委屈,管理者也越來越不好乾,問題出在哪?

答案是:觀念

好的管理 = 優秀的制度+清晰的業務流程+合理的績效 ≠ 強力壓制

再深入瞭解一下,如何構建高水平的倉儲運營?


致管理者:高水平倉儲運營是構建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


人性有弱點:趨利避害,自私,懶惰

績效考核是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弱點,在工作中避免問題的發生。

迴歸到咱們物流倉庫的管理中,如果說,所有的職工,都發一樣的工資。那麼,那些原本乾的不錯的,努力付出的人,就會因為自己的付出和回報不對等,也開始變得懶散,作業效率自然就會下降。

理想狀態是“不讓雷鋒吃虧”,儘量避免吃大鍋飯的情形發生。

幾點小建議:

績效考核的考察項,能夠量化的一定要量化考核,實現多勞多得,不能量化的,要給出標準。

績效考核的結果,要定期進行公佈,比如,每週甚至是每天出來一個排行榜,樹立榜樣。對於連續幾個月總是排在後幾位的,要適當地給予處罰,甚至是淘汰掉。

建立績效面談機制,主管們最好是每個月都要跟自己的直接下屬面談一次,幫助他們補足自己的短板,在職場的路上,拉他們一把。


致管理者:高水平倉儲運營是構建出來的,不是管出來的


將流轉較快的產品存儲區域設置在了貨架的最高層;庫存準確率低,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找貨上;同一個排位上存放了多個批次的貨物,發貨時不按照一定規範等等。

上述問題都是流程細節方面缺乏一定的管控導致的。

我們都是知道流程是倉庫管理環節當中最核心的部分,好的流程結合制度可以打造非常好的運營體系,反之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問題的頻出。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都需要對流程進行一番科學的梳理。

對於具體的商品來說,作業流程包含的作業環節、各環節的作業內容和他們之間的聯繫順序可能都不盡相同。在組織作業時,應當對具體的作業流程進行具體分析。分析的目的是為了儘可能的減少作業環節,縮短商品的搬運距離和作業時間,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費用。

因此流程的目的性應當是提升效率降低費用

在協調性方面,根據商品倉儲作業要求配備各作業環節的工人人數、機器設備的數量,相互協調、相互適應,防止上下工序或倉庫作業環節間發生脫節或比例失調現象。

保持倉儲作業過程的協調性,可以充分利用人力和設備,避免和減少商品在各個階段和工序上停頓和待料,從而保證倉儲過程的連續性。

空間方面,保證儲存商品在空間上的搬運距離最短、作業環節最少。在劃分各項作業過程時,應根據商品倉儲的特點,使儲存商品在生產過程中徑直前進,避免往返佈局。作業班組的設置主要應根據倉庫的吞吐規模、儲存商品的類別和生產過程的特點等因素而建立,一般按照專業化形式設置班組。

時間上,要安排合理,保證生產連續性,消除或減少停工時間,提高工效。商品在倉儲中的時間主要取決於供貨合同的規定。但倉儲作業各環節組織是否合理,同樣也影響著時間,特別是急需商品。

以上是流程的優化原則。

總結一句話,打造高效的運營體系,需要管理者用心的付出,主要在流程和績效方面多下功夫,切不可操之過急的用“管”的方式來進行改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