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曾預測影視行業將有上千家公司關閉的王長田似乎也有了“春愁”。

近日,光線傳媒發佈了2018年年報。報告顯示,2018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14.92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09%,扣非淨利潤為負2.85億元,同比下降161.73%。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光線傳媒主營業務首次出現虧損。

受益於出售新麗傳媒27.642%股權,光線傳媒獲得投資收益33.2億元,股權出售佔光線傳媒貢獻的淨利潤佔淨利潤總額的120.5%。這一筆投資收益併入報表後,2018年光線傳媒實現淨利潤13.73億元,同比增長了68.74%。

如若拋開出售新麗傳媒股權所獲收益,2018年光線傳媒將會出現鉅額虧損。年報發佈後,光線傳媒連續迎來陰跌。截至4月30日,公司報收7.77元/股,總市值為227.9億元。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5年來首虧有因: 毛利率大幅下降

新聞工作者出身的王長田在2000年註冊成立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光線傳媒在深交所上市。光線傳媒曾經以電視策劃和製作為主營業務,如今成為擁有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等業務的傳媒娛樂集團。

因與華誼兄弟同屬國內較早上市的民營影視公司,市場上對光線傳媒與華誼兄弟曾做過多番對比。如今寒冬之際,兩家公司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虧損。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發現,光線傳媒主營業務出現虧損與遊戲直播及毛利率下降有關。

從光線傳媒2018年年報來看,2018年遊戲直播業務從報表中被剝離,公司營收直接面臨衝擊。該業務在2017年為光線傳媒帶來了4.91億元的營收,佔總營收的26.66%。對此王長田在路演之際曾表明,“我們只是不合並報表,並不表示放棄該業務”。

另外壹娛觀察注意到,2018年光線傳媒的電影、電視劇等產品營業成本出現普遍提高,更糟糕的是毛利率卻在大幅下降。

光線傳媒2018年電影及衍生品的營業收入為10.77億元,同比去年下降了12.99%。而營業成本為7.31億元,同比增加了5.4%。另外電影及衍生品的毛利率較上年同期卻下降了11.83%。

2018年光線傳媒增加在電視劇產品上的投入,營業成本為2.51億元,同比上漲了787%,與此同時光線傳媒2018年實現營收3.82億元,同比上漲了656.37%。但是即便加大投入,電視劇產品上的毛利率也下降了9.68%。

一位影視投資人告訴壹娛觀察,寒冬之際成本上漲,毛利率在下降是普遍現有趨勢,網絡視頻平臺、電視臺也都在下壓影視產品的價格。2018年光線傳媒參與投資、發行並計入2018年度票房收入的影片共15部,總票房為73.8億元。《一出好戲》《超時空同居》《新笑傲江湖》《悲傷逆流成河》以及《動物世界》5部影視劇營收排前五,合計實現營收為9.74億元,佔總營收比重65.33%。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超時空同居》劇照

另外被給予“拯救國產動畫”厚望的光線傳媒在動畫上可能面臨“失利”。2018年年報顯示,光線傳媒出品、發行了3部動畫電影,包括《熊出沒·變形記》《大世界》和《昨日青空》,但是這3部動畫電影卻並沒有為光線傳媒帶來較大收益。

從2018年年報中光線傳媒發佈的片單中可見,仍然有《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妙先生》等多部預上映及預製作的動畫項目。動畫的投入與收益並不成正比,此外動畫項目需要投入較長的週期,這也對公司的資金週轉速度放緩產生一定影響。

而對於影視劇投入成本加大,光線傳媒在其報告中稱,公司預付賬款的風險較大,該費用委託製作影視劇而預先支付給受託製作方的影視劇製作費,也均計入成本,報告顯示,2018年光線傳媒的預付賬款為5.56億元。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現金奶牛”,光線上馬多個影視項目

即便成本提高,毛利率下降,但光線傳媒在影視劇項目的投入上並不少。

報告顯示,2019年光線傳媒有23部電影上映,這其中包括已經上映的《瘋狂的外星人》《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光線傳媒是《瘋狂的外星人》的出品和發行方之一,該電影票房22.01億元,距離有報道稱的28億元(也有報道稱30億元)的對賭數字仍有距離。而由光線傳媒參與出品和發行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票房則為6478萬元。

而在2019年即將上映的還有《保持沉默》《南方車站的聚會》等多部備受關注的電影。另外光線傳媒還預計製作《兩隻老虎》《堅如磐石》等25部電影,《長河落日》《新世界》等近30餘部電視劇、網劇等。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南方車站的聚會》劇照

如此多的影視項目需要巨資投入,但是對於光線傳媒來說,依靠著多項投資,光線傳媒已經變身“現金奶牛”,與其他影視公司相比,光線傳媒似乎“不差錢”。

2018年3月10日,光線傳媒將其持有新麗傳媒的27.642%股權出售給林芝騰訊,取得投資收益33.2億元。根據壹娛觀察統計,自2013年投資新麗傳媒將其併入財務報表以來,新麗傳媒2013年-2017年分別為光線傳媒貢獻1.27億、1.31億、1.17億、1.56億、3.56億,其中2017年新麗傳媒貢獻利潤更是佔到了公司總利潤的44%。

光線傳媒2018年年報顯示,公司還投資了12 家影視、動畫公司,包括藍白紅影業、大千陽光等。其中以3000萬獲得藍白紅影業6.25%股權,該公司成立於2017年3月,成立一年估值達到了4.8億元。創始人周亞平曾任職於中央電視臺電視劇管理中心,《新圍城》即是該公司旗下項目之一。

另外光線傳媒在2017年7月以近10億元增資貓眼娛樂(Maoyan Entertainment,以下簡稱“貓眼”),獲得貓眼11.11%的股權。2019年2月貓眼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有券商分析稱,投資收益仍然可期,雙方共享流量,在發行、衍生品、廣告業務等方面協同效應佳,將進一步放大產業鏈價值。

入股貓眼被認為是“成功的收購”,藉助貓眼,此後光線傳媒也打通了在線票務渠道。

除貓眼外,光線傳媒還以4.13億元受讓了華晟領飛基金6.46%的份額,預計能夠提供現金流支持。華晟領飛重點投資於TMT、新媒體產業、與文化傳媒相關的產業、電商等大消費行業、醫療健康行業。

2018年年報顯示,光線傳媒獲得投資收益28.83億元,同比增長118.15%。光線傳媒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為59.7億元,同比增長了270.61%。而投資活動現金流出為38.85億元,同比增長了91.39%。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亟需提高的投資眼光和人才捆綁戰略

投資多部影視劇,但與近年爆款頻出的北京文化相比,光線傳媒並沒有表現出持續輸出爆款的能力。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從壹娛觀察統計的這15部併入2018年年報的電影可見,票房超過10億元的只有《唐人街探案2》和《一出好戲》兩部,票房不足1億元的多達7部。而從評分看,僅有《狗十三》一部豆瓣評分超過8分,但票房只有5126萬元。評分在6分以下的影片一共有5部。

併入2018年年報的電視劇共有4部,分別為《新笑傲江湖》《愛國者》《我的保姆手冊》和《盜墓筆記2》,有分析稱,光線傳媒的選劇的眼光有待提高,具體表現在劇集的評分普遍不高。

4部劇中,除《盜墓筆記2》還未播出外,抗戰題材電視劇《愛國者》豆瓣評分5.8分,《我的保姆手冊》豆瓣評分3.3分。而《新笑傲江湖》的豆瓣評分最低,僅有2.6分,豆瓣網友評價該劇為“把經典拍成這個樣子可見本劇不凡哪”,更有網友直接留言: 整部劇,就是一起因為每個角色都智商太低而釀成的慘案。

“現金奶牛”光線傳媒的一江春愁

《新笑傲江湖》豆瓣截圖

另外在光線傳媒發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公司確認了《八分鐘的溫暖》《逆流而上的你》《聽雪樓》等電視劇的收入,其中《八分鐘的溫暖》《逆流而上的你》評分也遠沒有想象中的高。

除了所投作品的市場反饋並不友好之後,光線傳媒亟需解答的是,市場對於其“人才問題”的焦慮。不同於華誼兄弟的一批導演,以及博納深度合作的香港導演,又或者是萬達長期合作的“唐人街IP”,光線傳媒在這幾年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和一些創作人的“若即若離”,長期友好合作的王寶強、鄧超、黃渤、徐崢等人,在他們完成從個人轉公司之後,光線傳媒對其作品的主控程度也越來越低。

再者,光線傳媒重金栽培的“中國皮克斯”動畫事業,漫長的開發週期中也在大量的花著真金白銀。

2019年已經過去4個月,但光線傳媒已經有《四個春天》《瘋狂的外星人》《夏目友人帳》《陽臺上》《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和《雪暴》等6部不同程度參與的作品上線,而唯一票房成績亮眼的《瘋狂的外星人》,也因爆出的對賭消息而讓外界多將目光轉向影片之外的其他方向。接下來的2019年,光線傳媒的這一場仗並不好打。

寒冬之下,如光線傳媒這般手握大筆現金,並有實力啟動大批項目的影視傳媒公司並不多見。然而,如何在現在的行業大環境下用好手上的籌碼,下好這局棋,卻並不簡單。“即便是現金奶牛,光線傳媒如果不提高投資眼光的話,再多的現金都砸到了空白處,還是會陷入虧損陷阱。”影視投資人曹海濤告訴壹娛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