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鎖鑰”清流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瀟瀟寒雨渡清流,苦竹雲蔭特地愁。回首南唐風景盡,青山無數繞滁州。”清代王世楨曾作《題清流關》一詩。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清流關位於滁州市西郊12.5公里處的關山中段。是古代重要關隘。始建於南唐(937-950),因當時地屬清流縣,又處於清流河上游,故名“清流關”。昔為南北交通必經之道,南望長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南京)的必經之地,被譽為“金陵鎖鑰”,有“九省通衢”等稱號。同西域古道、滇藏茶馬古道一樣,有其獨特的人文歷史價值。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南宋詩人陸游曾經寫詩《送張野夫寺丞牧滁州》聲援當時積極主張抗金的滁州刺史張野夫:“陣雲冷壓清流關,賊壘咿嚶氣如發。戰場遺蹟儻可畫,尺素寄我關何秋。”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民國元年,津浦鐵路(即今京滬鐵路最早通車的一段,從天津到南京的浦口)修通後,“國道”改轍,清流關古驛道隨之寂靜下來了。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通往關隘的村落。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沿路可看到垂楊、土屋、青竹,雞犬聲此起彼伏,群羊安詳地散步。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清流關除了作為古戰場和古關隘外,著稱於世的還有它的古驛道。“九省通衢”就是今天的閩、贛、浙、蘇經南京過皖、魯、豫、晉、冀,驛報頻傳,商賈雲集,車馬行人,日夜不息。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繁盛時滾滾的車輪,留下了今日仍清晰可見的深深轍痕。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清幽的湖水倒映著盈盈樹影,這裡曾經是車販走卒、部隊和戰馬補給水源之處。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傳說被關羽所劈的“試劍石”,至今仍立於古道邊。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關中的蝴蝶不知世事,翩翩起舞。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知名的藤曼爬上了殘垣斷壁,頑強地生長著。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代遺物—陰刻的“根”字石,古樸秀雅。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為了便捷軍事情報和政治文件的傳達,南唐開鑿了清流關,並在清流關上設兵把守。清流關的開鑿,不僅打通了南京過江通往南唐這幾個州的道路,由這條道路一路北上,可直通北京。置身此地,可窺見地形險要、懸崖峭壁,山高谷深,在此設關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U型門洞兩壁用塊石壘砌,深有10丈,基石2米之高,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明代陳璉曾在《清流關》詩中描寫到:“憶自南唐始於鑿,據守形勢真險惡”。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關前的古戰場現在大多已變為農田,一派欣欣向榮的盛世農耕景象。

來源|美好琅琊、滁州市紀檢監察網

主辦|滁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運維|滁州學院蔚然新媒體中心

聯繫|[email protected](如覺侵權請聯繫刪除)

突變!滁州天氣大反轉!大風+降溫!

爽!五一小長假,文旅活動豐富多彩

多彩百家倡導文明旅遊,突變!滁州天氣大反轉!大風+降溫!建設文明滁州!

快來白鷺島!2019滁州首屆親子旅遊文化節盛大開幕

流連忘返!五一來滁州這裡,真正玩起來

“金陵锁钥”清流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點亮

在看,世界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