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企業的收購、併購,本是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另人想不到的是,美國跨國公司的兼併收購,竟然還能動用國家的政治力量,真讓人唏噓,商業社會何來的自由與平等?

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這可不是胡編亂造的陰謀論,是真實的歷史事件。事情發生在2013年,美國通用電氣強制收購法國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做為阿爾斯通公司高管弗雷德裡克•皮耶魯奇,在2013年4月14日晚,突然被美國司法部在紐約肯尼迪機場逮捕,罪名是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項目中涉嫌商業賄賂。而這一抓,直接把他關到了2018年9月。皮耶魯奇出獄後,他為了述說多年的憋屈,把親身經歷寫成了書,叫《美國陷阱》。接下來對問題的解惑,都來自這本書。

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為了搞清楚來龍去脈,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就是通用電氣為什麼要強制收購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呢?

通用電氣公司稱稱GE,它的創始人是大名鼎鼎的發明家愛迪生。愛迪生在發明燈泡後,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之後收購了多家競爭對手,在1892年時改組為通用電氣公司。可以說它的發家史就是通過收購來實現擴張。阿爾斯通公司則是全球發電和軌道交通基礎設施的領先企業,被譽為法國的“國之重器”。有多厲害呢?全球發電站大約1/4的裝機都來自阿爾斯通,這意味道全球每4度電裡,就有1度電是通過阿爾斯通的設備發出來的。

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通用電氣怎麼就看上阿爾斯通了呢?這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通用電氣本是靠製造業起家的,卻一度靠金融業賺得盆滿缽滿,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金融業不再是躺著賺錢了,於是企業決定要回歸製造業。按照發展的慣例,與其自己動手,不如直接收購,於是盯上了阿爾斯通。另一方面,美國政府從奧巴馬開始,就掀起了“再工業化”大潮,政府高員清楚的認識到製造業的重要性,開始大力支持發展本土製造業。這樣,商業目標就和政治目標形成了高度統一。

第二個問題:美國怎樣通過非商業手段來進行收購的?

這裡涉及了兩個關鍵詞,一個叫《反海外腐敗法》,另一個叫“長臂管轄權”。美國政府頒佈的《反海外腐敗法》在1998年進行了一次修訂,規定它對外國企業在海外發生的行為也具有管轄效力。你可能會說,這沒道理啊,是的,就是這麼不講道理,因為它還有一個叫“長臂管轄權”。美國司法部自認為有權起訴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它在交易中使用了和美國有關的“國際貿易工具”。比如,在合同中用美元計算價格,或通過美國的服務器收發和存儲郵件等等,就算滿足條件。

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有了這個武器,通用收購阿爾斯通就簡單了。

首先,美國通過無處不在的情報部門發現,阿爾斯通公司在印尼的一個工程中有賄賂行為,直接從高管抓入手,於是有了上面說到的抓人事件。皮耶魯奇在書中說到,美國司法部要他轉為汙點證人,開始他拒絕了,司法部威脅他說不認罪就面臨終身監禁。最後,皮耶魯奇還是沒能頂住壓力,簽了認罪協議,可簽字後,等了四年半的時間才獲得終審判決:監禁12個月。所以,皮耶魯奇總共失去自由長達五年時間。

第二步,有了皮耶魯奇的認罪協議書,美國司法部就馬上重啟對阿爾斯通的調查,並且起訴了最高管理層員霍斯金斯。阿爾斯通公司開始人人自危。於是阿爾斯通的董事長柏珂龍最先坐不住了,為了表示誠意,他派出親信和通用電氣公司洽談收購事宜。也就是說,通過出賣公司來獲得美國司法部的豁免。

收購的開始是秘密進行的,後面被媒體爆光後,整個法國頓時為之轟動,這時跳出了一位堅決反對這一收購案的人物,就是時任法國工業部長的蒙特伯格。為了阻止收購,他引入了通過電氣的死對頭,德國的西門子公司,想通過與西門子組成合資公司,共同對抗通用電氣。

強制收購,美國司法部的政治黑幕

最後,美國司法部再次介入,他們放出話來,說是與西門子還有一些舊賬沒算。請注意,2006年西門子就被美國司法部指控,在阿根廷賄賂當地官員,兩年後,西門子決定破財免災,向美國司法部認罪,並支付了8億美元的罰款。所以,面對美國司法部的威脅,西門子選擇了退讓。最後,通用電氣對阿爾斯通的收購案,終究是大局已定,難以挽回了。

第三個問題:對我們來說有什麼啟示?

這場收購戰不難看出這背後有兩股力量在支撐:一是美國強大的綜合國力。因為有了硬實力的支撐,美國司法部才敢為所欲為。二是美國無孔不入的情報系統。美國利用人員滲透,以及各種軟硬件產品,從外國企業獲取了大量的信息,這是美國司法部能精準打擊的根本前題。

我們要怎樣應對呢?皮耶魯奇等阿爾斯通的高管提出了幾條建議:一是在國際業務的開展中要注意表達的慎重,尤其對電子郵件的文字要慎之又慎,做好風險隔離;二是企業有必要建立完整的商業道德與合規體系,在企業員工遭受類似迫害時提供法律援助;三是企業要有核心競爭力,降低對中間人的依賴。當然,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只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才可能令對手心存顧忌,還能在本國企業遭遇陷阱時施以援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