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扛責任衝鋒前線斬窮根

苗鄉松桃,誓要摘窮帽。

今年,松桃要脫貧2.35萬人、54個貧困村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到2%以內,實現零漏評、零錯退、零問題和社會滿意度達98%的“00098”工作目標。

打贏脫貧攻堅戰,需有革新之舉。松桃構建縣、鄉、村三級作戰指揮體系,即成立縣級大決戰總指揮部、28個鄉鎮(街道)脫貧攻堅指揮部、503個村(社區)脫貧攻堅指揮部,助推脫貧攻堅。

層層壓實責任,級級傳導動力。三級作戰指揮體系凝聚磅礴力量,苗鄉大地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氛圍高潮迭起。

縣級主令決策部署政令暢通

“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緊緊圍繞‘00098’作戰目標……竭盡所能,背水一戰,堅決打贏脫貧摘帽攻堅戰”!

3月5日,苗鄉松桃向貧困發起進攻,盡銳出戰,503個駐村工作隊、5000多名攻堅幹部誓言出征,奔赴脫貧一線。

3月8日、3月22日、4月11日,該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發出關於結對幫扶責任人調整,脫貧攻堅幹部業務培訓,脫貧攻堅“大走訪、大排查”,全縣本籍幹部職工回家修繕房屋、整治庭院,示範帶動群眾改善人居環境的作戰令,鄉級指揮部、村級指揮部聞令而動,實現全縣指揮“一盤棋”。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松桃構建縣、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作戰指揮體系,實行指揮長負責制。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掛帥,各鄉鎮(街道)負責人、駐村(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村(社區)幹部等力量納入作戰體系。

縣級大決戰總指揮部下設綜合協調組、產業項目規劃組、貧困監測組、宣傳指導組和督查考核組等。負責調度指揮全縣脫貧攻堅工作,下達各個階段攻堅目標任務;指導各級各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並對各級各部門聯鄉包村幹部、駐村幫扶幹部、結對幫扶幹部履職盡責情況進行督查指導,確保脫貧攻堅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鄉級指揮部指揮長負責統籌統攬,對所聯繫鄉鎮(街道)的脫貧攻堅工作負總責;常務副指揮長負責本轄區脫貧攻堅日常工作,副指揮長協助指揮長開展工作。具體履行統籌調度、幹部管理、組織幫扶、就業產業、項目推進、信息審核和問題整改等工作職責。

村級指揮部實行指揮長負責所聯繫村脫貧攻堅全面工作,作為該村脫貧攻堅工作第一責任人。具體抓好歸檔會審、環境整治、強化管理、統籌調度、問題整改和政策落實等工作。

三級作戰指揮體系實行“縣級主令、鄉級主攻、村級主戰”,打破部門堡壘,實現了“上下聯動、思想統一、目標一致”。

鄉級主攻統籌安排調度有力

"能否在2019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對我們而言,既是歷史賦予的神聖使命,也是發展所需、百姓所盼、民心所向的頭等大事,這塊硬骨頭必須啃下,這場戰役必須打贏……"

3月5日,在全縣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該縣縣委書記、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總指揮長李俊宏說道。

這次會上,全縣28個鄉鎮(街道)指揮部向縣委、縣政府遞交了軍令狀,接過了作戰旗。

"我們按照安排部署,成立了5個督戰隊,對幹部作風、發現問題的真實性、走訪情況、研判問題的精準度等進行督查,確保脫貧攻堅任務能完成、質量能保證。"沙壩河鄉鄉長彭湃說。

各鄉鎮(街道)、村(社區)指揮部按照分級作戰機制,認真貫徹誓師大會精神和指揮部作戰令要求,迅速搭建縱向溝通機制和橫向聯絡機制,迅速開展行動,加強指揮調度,狠抓工作落實,確保脫貧攻堅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為確保縣委、縣政府及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該縣各管口領導主持召開推進會、專題會、調度會50餘次;組織開展脫貧攻堅業務知識培訓2100餘次;市縣聯合對各鄉鎮(街道)開展督查和專項檢查4期;對23名作風不實、履職不力的扶貧幹部啟動幹部召回管理機制,進行了"回爐"培訓;紀委監委對專項督查表現突出的40個村級指揮部通報表揚,對1個鄉鎮脫貧攻堅落實"兩個責任"不力問題和32名"問題"幹部進行通報批評。對各鄉鎮(街道)"大走訪、大排查"階段性檢查驗收成效排名前三的4個鄉鎮指揮部授予了"流動紅旗",對檢查驗收排名靠後的3個鄉鎮(街道)指揮部頒發了"警告黃牌"。

村級主戰衝鋒一線攻克堡壘

3月10日,該縣縣委副書記、縣脫貧攻堅總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長吳廷友在烏羅鎮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誓師大會上用五個"多一分"、五個"少一分"要求脫貧攻堅幹部在情懷、心態上做加減法,將出戰思想調整到決戰模式打決戰。

如今的松桃,廣大黨員幹部衝鋒陷陣在脫貧戰場。"大走訪、大排查"全面完成,"大整改、大蛻變"熱火朝天,"春季攻勢"如火如荼……

產業扶貧深入推進。堅持以生態畜牧業為重點,深入推進"1+N"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發展。目前,該縣發展蔬菜5.79萬畝、茶園1.2萬畝、中藥材1.14萬畝、食用菌1500萬棒、果園1.3萬畝,種植牧草及其他1.88萬畝;完成油茶基地建設1.7萬畝、低產林改造0.2萬畝;實現出欄生豬22.56萬頭、肉牛1.53萬頭、肉羊6.75萬隻、家禽138.06萬羽、禽蛋產量0.2萬噸;大坪3萬噸有機肥加工廠建成並投產,36萬噸飼料加工廠、60萬套(1億羽)蛋種雞等項目快速推進。完成產業結構調整11.46萬畝。

易地搬遷抓緊收官。2016年、2017年搬遷對象戶全部搬遷入住;2018年開工建設的城南安置點全面進入簡裝階段,背後坪安置點正在進行主體建設;解決搬遷戶適齡子女就近入學473人,實現搬遷戶子女就近入學100%;開展能力提升培訓95人,新增就業58人;搬遷戶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

基礎設施紮實推進。通組道路硬化序時推進:完成2017年農村"組組通"公路項目驗收204個;完成2018年農村"組組通"公路項目建設任務594個,已驗收194個。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穩步解決:完成全縣28個鄉鎮(街道)503個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大普查核查工作,制定了飲水問題整改方案;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123處,已完成管網鋪設、水池建設等總工程量的80%,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問題9.56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88萬人)。電力通訊網絡加快完善:新建(改造)線路797.8公里,新增變壓器244臺;建設及改造基站120個,全縣行政村通信網絡覆蓋率100%;完成松從高速公路沿線4G網絡信息覆蓋及縣城區、各景區景點及部分公共區域免費WiFi網絡AP點建設。

民生保障穩步推進。義務教育保障全面落實;完成春季學期控輟保學宣傳、勸返復學工作,共勸返復學學生102人;完成脫盲再教育培訓100人;營養改善計劃實現全覆蓋。醫療健康扶貧深入開展: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合率達100%、慢性病簽約率達到100%;貧困人口發生醫療總費用2723.27萬元,補償比例達90.76%。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達92%,建成使用鄉鎮衛生院中醫館7個,實現行政村衛生室全覆蓋。住房安全保障打好基礎: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1536戶,已驗收15858戶;開展縣鄉農村危房整治業務培訓34次,正對大排查疑似的1525戶C、D級危房進行核實,完成後將納入危房進行改造。(楊再橋 餘伶 胡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