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2015年6月30日,來自全國30餘個省市自治區的102名縣委書記,聚集在人民大會堂西大廳等待接見。他們從2800多名縣、區、市委書記中,經過層層篩選、考驗和公示,脫穎而出,當選為該年度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這是自1995年以來,時隔20年再度評選這一稱號,他們代表了中國政界的未來。

誰能看不出,這意味著什麼?

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取於州郡。自秦漢以來,縣域政治一直都是國家治理中最複雜也最關鍵的一環。2010年,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博士研究生馮軍旗,發表了他的博士研究論文《中縣幹部》,將他在中部某省掛職副縣長兩年的觀察和體會,公之於眾,也將中國縣域政治中最複雜和最險惡的一面撕開給人看。

“改革開放30年中,基層中國的政治精英是個怎樣的群體,這個群體的內部經歷了怎樣的變遷,他們內部又有著怎樣的政治生態和遊戲規則?”馮軍旗在論文引言中寫道,“縣鄉幹部,作為中國幹部隊伍中數量最大的一個群體,其狀況直接關乎國家的穩定與改革的推進。”

馮軍旗的這篇25萬字的論文,與此後多年對縣域政治生態的強硬治理是否直接相關,不得而知。但對於即將赴國家級貧困縣巴東任職的陳行甲來說,書中所寫的盤根錯節的“家族政治”,欲說還休的“利益交換”,水潑不進的“進退同盟”等等,都是即將真實的出現在自己仕途中的對手。

5年後,陳行甲出現在人民大會堂。在新華社拍攝的這張照片中,他笑的無比燦爛。他說,這是這輩子最讓母親驕傲的時刻。

一年後的9月,陳行甲出現在湖北省恩施州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候選名單中。

幾天後,陳行甲向湖北省委提出辭職,他以“裸辭”向底線和信念交出了答卷。

轉眼之間,路轉峰迴。

“領導也不都是好人。”陳行甲在鳳凰網《捨得智慧講堂》最新的一期節目中,這樣感慨當年的決定。在這五年中,究竟發生了什麼?在陳行甲的身上,又能看到一個怎麼驚心動魄的捨得故事?

雖千萬人,吾往矣


你們看的所有官場小說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陳行甲


2011年10月,陳行甲從湖北省唯一的百強縣宜都市市長任上,調任國家級貧困縣巴東,任縣委書記。

他走進了一個泥潭。

在《捨得智慧講堂》的節目中,陳行甲讀了一首巴東老百姓寫給他的短詩:

再見 甲哥

當你說 再見我的巴東的時候

我知道你是真的流著熱淚說的

一個政治前途無量的人

一腳踏進了巴東的叢林

以一種孤膽英雄的悲愴情懷

奮力搏擊 左衝右突

終於 把正能量的旗幟

乾淨自強的旗幟

插上了唯美的巫峽雲巔

再見 甲哥

你走了 不知你有沒有安排

送別的情節

如果有 巴東人民已是奔走相告

我要加入遠送故人的大軍

給你 日月永恆的注目

送給你 山谷迴響的祝福

再見 甲哥

我們是你背後永遠的眼

他不是衝著當孤膽英雄去的,而是進入了叢林不得不變成了孤膽英雄。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任湖北巴東縣委書記時,去村民家走訪)

巴東雖然窮,但從來不是一個“省油”的地。2011年6月,恩施州下轄利川市的一名反貪局長冉建新,在巴東關押期間莫名死亡,全身上下出現多處傷疤。冉建新案最終被定性為刑訊逼供,巴東和利川市多人被處理,但許多的細節仍然不得而知。

而在冉建新案之前,另一起女服務員殺官的鄧玉嬌案,更是讓巴東“聲名遠播”。2009年。巴東縣野三關鎮政府3名工作人員在該鎮雄風賓館夢幻城消費時,對當時在該處做服務員的鄧玉嬌主動進行騷擾挑釁,鄧玉嬌用水果刀刺向兩人,其中一人被刺傷喉部、胸部,經搶救無效死亡。這起沸沸揚揚的“桃色殺官案”,最終以鄧玉嬌的正當防衛被歷史銘記。

巴東的叢林密不透風,巴東的深潭魚龍混雜。

陳行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到的巴東。在巴東的5年中,陳行甲鐵腕反腐。巴東地區的鄉紳名貴,一半人被他得罪了,另一半則被他親手送進監獄鐵窗。其中就有當地的“中標大王”、九名局長、還有縣長和副縣長等八十七名老闆、幹部。一段陳行甲在全縣幹部大會上的發言,曾廣為流傳,甚至成為了《人民的名義》中“易學習”的原型:

一百萬的工程

最後結算兩百萬

一千萬最後結算一千五百萬

確保你發財 是吧

直接給他說一個字 就是滾

有多遠給我滾多遠。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在《捨得智慧講堂》接受採訪)


陳行甲剛到巴東縣時,不斷有老闆們到辦公室談工作。一次臨走,有老闆留下一個袋子,說是一件襯衣。陳行甲打開包裝盒,襯衣下有封信,裡面裝的是港幣。‘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面值1000元的港幣,一共20萬元港幣。’陳行甲說。還有一次,有一個老闆去找他,給他帶了點紀念品。陳行甲當時非要開包看看是什麼,打開一看,是兩根金條。過去兩年多了,陳行甲還能用手比劃出金條的長度和厚度”。

在節目中,陳行甲笑著說:你們現在看過的所有小說、所有的電視劇,所有的電影,都沒有我所經歷的精彩。我不願意描述他們壞成什麼樣子,這些人是真壞。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在《捨得智慧講堂》接受採訪)

在巴東縣的一次大會上,陳行甲當著全縣幹部和人大代表的面說:

去年七月以來,我陸續收到不少群眾舉報,反映國家投資4500多萬元的平陽壩河堤存在重大工程質量建設問題。老百姓的舉報很詳細,有圖有真相。我抽了一個週末的時間,只帶了辦公室的一個同志,親自到現場看了,感覺確實如老百姓所說。隨後我籤批到縣紀委和公安局調查處理。案子的調查歷時四個多月,過程很是弔詭。我認為弔詭的不是一些說情打招呼的情況,而是調查工作的舉步維艱,似乎縣紀委和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的一舉一動、所有進展,被調查對象都一清二楚。在元月初公安局掌握確鑿證據已經抓了幾個人的情況下,外邊居然還有人能買通看守的警員與其見面傳信息!能量之大讓人瞠目結舌。


撼山易,憾利益難,尤其是對於陳行甲這樣孤身而來的外地官。陳行甲轟轟烈烈的反腐,招來了赤裸裸的死亡威脅。巴東縣公安局政委擔心他的安全,在陳行甲的車上安裝了一個簡易排爆設備,以防有報復者暗中謀害。在巴東的五年中,陳行甲沒有單獨散過一次步,“辦公室的同志出於保護我,每天晚上我出去散步都陪著”。

她的妻子曾幾度接到來自不同人的威脅恐嚇電話,在第N次接到恐嚇電話後,妻子終於承受不住這份擔心,這才連夜為丈夫撥通電話:“你一定要保重,我不指望你飛黃騰達,但一定要活著回來,不要擔心我和兒子,我們永遠為你驕傲。”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與妻子)

這一段經歷有多驚心動魄,推薦去看看《捨得智慧講堂》陳行甲的這一期節目。

比起赤裸裸的死亡威脅,更難防的是來自身邊的流言和案件。查辦案子過程中,陳行甲收到過不少電話、短信以及傳話,意思大概有三類,一是“遇事留一線”,“工程質量問題花點錢再把工程搞好不就完了嗎?”。二是“其實你住的地方我們知道,不要把這事鬧得全縣人民都知道”。三是辦案過程中意外發現的“既然陳行甲想搞死我們,我們也要搞死他,搞不死也要搞臭他”,“我們到省紀委住著去告他!”

在被評為優秀縣委書記之前陳行甲未收到過一封舉報信。但是,被評為優秀縣委書記之後,舉報陳行甲的信件接連出現在恩施州政府,信中列舉了陳行甲的“七大罪狀”,包括“自我竭力炒作、撈取政治資本,思想意識差;心胸狹隘,借反腐洩私憤,做人品質差”等。陳行甲此前親自出鏡給巴東拍攝的形象宣傳片,也被羅織為他的“受賄”罪證:雖然沒有收受財物,但收受了老百姓的點贊,這是情感賄賂。

所謂小人之心,真是哭笑不得。

陳行甲在節目中,三次落淚。

那天早上走的時候呢

就是早晨六點鐘起床

然後收拾了一下

七點鐘從家裡出發

就是我和司機兩個人

沒有任何一個人送我

我也沒有讓任何一個人送我

也沒有舉行任何的歡送會 沒有

這就是我想象中間的

最理想的告別方式

我在巴東這個為官

五年零兩個月時間 任何時候

人民群眾是上到九十九

下到剛會走 都叫我甲哥

這就好比我們是親人 朋友

我們一同走了這一段路

我只能陪你們到這兒了

我到站了

我沒有辦法再陪你們走下去了

我選擇從事公益呢

主要還是我

主要是基於我人生價值觀的

主動選擇

百分之九十的因素就是這個因素

但也還有百分之十

有被迫的因素

就是我遇到了一些難過的坎兒

就是領導也不一定都是好人

但是我很欣慰的是

在我辭職兩年之後

我的一些領導

也被組織定性為壞人了

所以 所以這一篇

可以翻過去了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在節目中落淚)

時間,最終給了陳行甲一個交代。但人生,顯然是再也回不去了。從此中國政壇少了一名優秀的縣委書記,而社會由此多了一名公益踐行者。捨得之間,總是很難兩全。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我寧願被明火執仗的搶奪,也不願制度的尊嚴如此被羞辱!在這些人眼中和手中,制度算什麼?就是一紙空文,就是一個玩物,就是一個他們搞鬼的工具和在世人面前的遮羞布! ——陳行甲


2019年3月6日,已經沉寂許久的陳行甲,獲得了今年《我是演說家》的總冠軍。在冠軍爭奪的那場演講中,他是這樣開篇:

今天的演講,我要獻給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媽媽。

而在這一期的《捨得智慧講堂》中,陳行甲一共哭了三次。第一次是講到他的母親,拿出母親遺像的時候,他忍不住了。

陳行甲出生於離巴東不遠的興山縣,一個同樣非常窮的湖北山區,因“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上”而得名。除了山什麼都沒有,連縣城都建在山頂上。陳行甲就是從這個山溝溝裡,一步步走到武漢,走到清華,走到美國,再一步步走回湖北。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童年時與母親照片)

他小時候認為最大的幸福,就是一天能吃三頓飯。這些年網上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越窮的出身,當了官就越貪。《人民的民義》中侯勇所飾演的小官鉅貪“趙德漢”,和許亞軍所扮演的公安廳長“祁同偉”,都說過一句話:窮了三代,窮怕了。

陳行甲能在巴東這樣蠻荒的生態中守住底線,離不開他母親從小嚴苛的教育:人可以窮,但一定要乾乾淨淨。母親從小灌輸的“潔癖”,被陳行甲帶到了巴東的官場,並一以貫之的作為在任時的底線。

陳行甲的母親後來因癌症逝世,沒能看到陳行甲站在人民大會堂的那一天。但陳行甲從此將母親的遺像帶在了身邊,在巴東的時候,母親的遺像就在陳行甲辦公室的書櫃上;離開了巴東,母親的照片就貼身放在襯衣口袋裡。

在節目中,陳行甲拿出母親照片時,嚎啕大哭。

因為自己的出身和長期在困難地區的工作,陳行甲對於“窮”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同情。在巴東的5年中,他幾乎跑遍了巴東的每一戶貧困家庭。而在辭官而去的那一年,他就確定了此後一生,要把幫助窮人的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目標。

在這期《捨得智慧講堂》的節目中,陳行甲如此說道:

我也是在窮山村長大的

而且離巴東就不遠

到巴東去之後啊

我說我最感覺的是啊

就是已經過去這麼多年了

怎麼這個地方

還有這麼多地方這麼窮

走到這個大山村去

走到那個大山深處

就是不是家徒四壁

那是家徒三壁

因為它有一面都沒有牆壁

是勉強揭得開鍋

勉強能夠 就是能夠糊住肚子

那種而已

就是好像僅僅是活著

僅僅就是活著

看不到 就生而為人

就是看不到他們活著

還是在有尊嚴地活著


生而為人,他們僅僅是活著,毫無尊嚴的活著。作為父母官的陳行甲,身心之觸動無以復加。此後,他在全縣提出了一個口號:每個幹部要結一個窮親。

他自己收了一個艾滋病孤兒——小航,並認小航做了乾兒子。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與艾滋病兒童小航結為親戚)

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這種幫扶更多的是形式。但接下來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相信陳行甲的決心。在得知陳行甲收養了小航後,他的親兒子主動來到巴東,自願和小航一起生活。而這一生活,就一起過了快10年,直到小航都長大成人。

如果作秀能夠做到如此程度,那大概也沒有比這更真的秀了。

陳行甲與慈善結緣,還得益於他的網紅身份。他的那篇《再見,我的巴東》流傳甚廣,讓他結識了另一位傳奇人物,來自北大的劉正琛。一個清華,一個北大,年齡相仿,志趣相投。

劉正琛是中國第一個民間骨髓庫的創建者,已經幫助多名白血病患者找到了配型的骨髓。1995年劉正琛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學院,繼而又考入光華管理學院碩博連讀。2001年12月4日,劉正琛發現眼睛中心有一個斑點,後來被確診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自己的遭遇讓劉正琛認識到了白血病互助的重要性,隨後,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成立。


縣委書記辭官記:你們看過的所有電視劇 都沒我經歷的精彩


(陳行甲看望白血病患兒)

陳行甲的“辭官文”恰巧被劉正琛看到,兩個人由此相識,並開始在廣東河源推動兒童公益基金,幫助身患癌症的兒童實現免費醫療。一名浙江的老闆向陳行甲捐贈了1000萬元,成為公益基金的啟動資金。

在陳行甲從事公益的幾年中,他也看盡了人世間的炎涼。當初因為他是書記圍在他身邊的人,早已作鳥獸散。曾經引為知己的人,也因為怕他“化緣”而躲得遠遠的。

在本期節目快結束的時候,陳行甲讀了一首弗羅斯特的詩歌《未選擇的路》

林中有兩條

小路都望不到頭

我來到岔路口佇立了好久

一個人沒法同時踏上兩條征途

我選擇了這一條

卻說不出理由。

祝福甲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